热汽

  • 660 MW超超临界机组提高主再热汽温的方法研究
    顾荣摘 要:主再热汽温对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主再热汽温低,将会降低机组效率,增大耗汽量,降低经济性,汽温过低还会使汽轮机末级叶片的蒸汽湿度增加,侵蚀叶片。鉴于此,分析了提高主再热汽温对机组指标的影响及主再热汽温的影响因素,并针对长兴电厂#2机组制定了提高主再热汽温的方法和措施。关键词:660 MW机组;超超临界;主再热汽温;调节措施中图分类号:TK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0797(2023)09-0052-03DOI:10

    机电信息 2023年9期2023-05-18

  • 面向APS的过热汽温系统抗扰预测控制
    热力计算方法,过热汽温平均温度提高1℃,机组效率直接提高1%左右,但超温或者低温有时会影响锅炉的效率,更严重会引发安全事故。因此,APS过程中过热汽温系统的控制水平对锅炉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有重大意义。文献[1]针对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的汽温系统提出了一种ADRC与DMC相融合的串级自抗扰预测控制策略,并分别用过串级控制系统的内外回路,固定工况点处的仿真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控制品质。文献[2]在常规的串级PID控制基础上,通过DMC算法抑制对象的大迟延特性,获

    计算机仿真 2022年11期2022-12-24

  •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优化堆栈自编码器的过热汽温预测模型
    为常态[1]。过热汽温作为锅炉运行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其控制效果直接关系着电厂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2]。锅炉过热汽温存在较大的时延、惯性和较强的时变性[3]。当机组大范围变负荷时,常规的过热汽温控制方法控制效果较差[4]。因此,提高过热汽温控制质量一直是电厂优化运行的重要课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先进智能预测控制方法在电厂运行优化和控制系统中逐渐得到应用[5]。实现过热汽温的高精度预测,是提高智能预测控制效果的前提。文献[6]建立了基于改进烟花算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22年10期2022-11-07

  • 基于改进型状态变量控制算法的再热汽温控制研究
    法,例如火电厂再热汽温控制中就常用到状态变量控制技术。针对状态变量控制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文献[10]由锅炉蒸汽流程关联状态观测进而提出应用状态变量控制技术进行单级再热汽温控制的构想。文献[11]将状态观测得到的汽温变化量引入调节器的前馈环节,实现对再热汽温变化的超前调节。文献[12]提出基于Hammerstein模型的增量式函数观测器IFO-KΔx,通过理论推导得出增量式观测器IFO-KΔx的鲁棒性要优于鲁棒Luenbe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2年4期2022-09-01

  • 600 MW亚临界机组再热汽温低原因分析及对策
    阶段,炉侧出口再热汽温会从满负荷时能达到的额定值573 ℃,快速减至50%负荷阶段时只能维持的530 ℃左右,在此后较长一段运行时间内无法有效回升,严重影响低负荷阶段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并且过低的再热蒸汽温度会造成汽轮机低压缸末级湿度增加,对机组运行安全性造成影响。为了更好地了解再热汽温欠温情况,通过拉历史曲线的方式,制作了一个星期内再热汽温欠温统计表,如表2所示。表2 再热汽温欠温统计表2 再热汽温偏低原因分析2.1 串级PID控制方法不适用大滞后对象在电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2年7期2022-07-29

  • 基于多变量前馈的再热汽温自动控制应用研究
    悬吊Π型结构。再热汽温采用布置在锅炉尾部烟道一级过热器和低温再热器的烟气挡板调节为主、喷水调温为辅的方式,喷水减温仅用作事故减温。机组投运初期,再热汽温运行正常,通过烟气挡板和少量事故喷水减温控制汽温,减少超温,减温水用量也很少[1]。经过长期运行,以及后期引增合一、超净排放等系统和设备的改造,锅炉运行工况发生了变化,受热面温度和汽温整体升高,易造成汽温和金属温度超限,需要大量投入减温水喷水以控制温度。原来的控制策略难以适应当前复杂的运行工况,再热汽温的控

    能源与环保 2022年3期2022-04-08

  • 外挂系统在分散控制系统优化中的应用
    力、主汽温度、再热汽温等热工系统,难以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为了提高机组的自动发电控制AGC(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综合调频能力,适应电力市场化改革,需对锅炉主控、汽机主控、锅炉中间点温度、一二级过热汽温、再热汽温等控制系统采用先进控制策略[2-4]。为保证系统调试安全与控制策略修改的便利性,随时下装逻辑,采用外挂系统容易实现,即通过第三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山西电力 2021年4期2021-10-11

  • 港电660MW机组再热汽温优化策略
    机至投产以来,再热汽温日常运行中基本维持在590℃以下,且两侧存在一定的偏差,再热汽温低,影响了机组运行的效率,增加发电煤耗,为提高再热汽温,通过燃烧调整试验、炉内动力场试验等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再热汽温仍达不到设计值。二、选择课题按照设计要求成电厂2号机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在50%BMCR~BMCR负荷范围内维持额定值603℃,在低负荷运行下通过采用烟气挡板调温、摆动燃烧器和适当增加过量空气系数可保证再热蒸汽温度达到额定值。为提高再热汽温减小两侧偏差

    家园·电力与科技 2021年3期2021-09-10

  • 基于随机搜索算法优化XGBoost的过热汽温预测模型
    组运行中,维持过热汽温恒定在目标值附近,对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发电效率及锅炉汽轮机组的寿命至关重要[1]。火电主力机型向高参数、大容量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发展,使得过热汽温系统的大惯性、大时延特性更加明显,加大了过热汽温控制难度[2]。随着区域电网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电源的比例不断增加,为消纳清洁能源并保证电网供电品质,火电机组参与AGC深度调峰频繁大幅变负荷灵活运行已成常态,这更加增加了汽温调控的难度。因此采用先进的汽温控制策略改善过热汽温控制效果一直是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4期2021-08-09

  • 基于T-S模糊建模的广义预测控制系统在热工过程中的应用
    数之一[1]。过热汽温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过热汽温控制系统的热循环效率,甚至会造成生产事故[2]。广义预测控制(GPC)是预测控制中最常用的控制算法,此算法有三大特点:第一,模型参数少,优化相对简单;第二,具有自适应控制的优点并且比自适应控制的鲁棒性更强;第三,分为多步预测、滚动优化、反馈校正3个部分。模糊建模[3]就是根据已知的输入输出,建立一系列的模糊规则,辨识出被控对象的结构和参数,从而得到特定的模糊模型。此类辨识方法适用于航空航天、军工、火电厂等非

    仪器仪表用户 2021年7期2021-07-23

  • 300 MW机组锅炉低负荷下再热汽温和脱硝入口烟温提升方案研究
    切圆燃烧方式。过热汽温通过在分割屏过热器入口、后屏过热器出口位置设二级四点进行喷水减温调节;再热汽温通过调整过量空气系数和改变燃烧器摆角进行调节,其中燃烧器一、二次风喷口均可以上下摆动,最大摆动角度±30°,此外再热器入口布置事故喷水减温器。锅炉设计燃用煤种为霍林河褐煤。目前机组锅炉在低负荷下再热汽温和脱硝入口烟温偏低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机组低负荷工况下的安全经济运行和调峰能力,解决上述问题已经成为电厂的当务之急。本文主要根据电厂目前实际运行参数、设备状态以及

    东北电力技术 2021年12期2021-02-14

  • 330 MW燃煤锅炉蒸汽超温分析研究
    侧汽温偏差,使再热汽温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当低负荷时还可以同时增大炉膛进风量,作为再热蒸汽温度控制调节的辅助手段。2 存在问题两台330 MW机组作为该发电厂的主力机组,需根据电网调度中心的要求运行,机组基本上处于AGC模式。当投入AGC-R模式时,机组负荷经常出现大幅度调整,在较短时间内负荷突升或突降50~80 MW。为适应负荷的变化,机组燃料量和风量也出现大幅度变化。由于机组各项自动调节参数在短时间无法适应调整,导致汽温忽高忽低,很难维持在正常范围,出现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6期2021-01-29

  • 基于神经网络的超临界机组过热汽温设定值优化补偿
    温度(以下简称过热汽温)是电厂锅炉运行中的关键参数,其过高或过低都会显著影响锅炉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由于锅炉过热汽温的影响因素较多,且具有较大的惯性和迟延,大型锅炉普遍采用串级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来改善过热汽温的控制品质。但随着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大规模入网,火电机组参与电网一次调频和自动发电控制(AGC),经常处于深度变负荷工况下运行,现有的串级汽温控制策略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控制效果。为适应机组负荷的频繁变化,往往需要对各PID控制器参数进行分段

    动力工程学报 2021年1期2021-01-21

  • 某2 030 t/h W火焰锅炉低负荷下再热汽温偏低原因分析及对策
    次中间再热锅炉再热汽温主要通过燃烧器摆角和尾部烟气挡板进行调节[1],并配置有再热器喷水减温器,以适应机组负荷、燃煤煤质、配风方式、受热面积灰等因素对再热汽温的影响,保证再热汽温在不同负荷下能够达到设计值。一些锅炉再热器受热面积布置不足,或者过热器与再热器受热面积的分配比例不当,额定负荷下再热汽温能够达到设计值,在中低负荷下即使充分发挥燃烧器摆角或尾部烟气挡板对再热汽温的调节作用,仍无法使再热汽温达到设计值[2-5];一些锅炉再热器分为壁式再热器和高温再热

    热力发电 2020年9期2020-12-05

  • 电厂集控运行关键技术问题分析
    的问题2.1 再热汽温系统控制存在的问题集控运行系统在电厂的应用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同的控制单元,而再热汽温控制单元是集控运行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再热汽温系统在实际的操控过程中相对较为复杂,所以很多小型的发电厂仍然没有掌握再热汽温系统的操作方法。现阶段很多小型发电厂中所使用的再热汽温系统的控制方式主要是通过减温水对发电的整个系统进行温度的控制,但是由于喷水点距离蒸汽出口较远,反应滞后,所以其再热汽温系统的控制效率相对较差,并且性价比也相对较低,所以采用集

    商品与质量 2020年15期2020-11-27

  • 二次再热塔式锅炉主汽温和再热汽温优化调整
    的主汽温、一次再热汽温、二次再热汽温的调节越困难,且主蒸汽、一次再热蒸汽与二次再热蒸汽间的强耦合性[3],进一步提高了主汽温和再热汽温的调节难度。某电厂锅炉为超超临界参数、变压直流炉、切圆燃烧方式、固态排渣、单炉膛、二次再热、平衡通风、半露天布置、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塔式锅炉,锅炉型号为 SG-2717/33.42-M7052。 50%BMCR(锅炉最大出力)以上主蒸汽温度设计值605℃,再热蒸汽温度设计值623℃。锅炉投产后主汽温、一次再热汽温、二次再热

    山东电力技术 2020年8期2020-09-02

  • 探索提升#33炉再热汽温的举措
    的改造,改造后再热汽温远远低于设计值,甚至长时间低于500℃以下,严重影响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通过不断的总结经验,分析数据,找出了一些提升再热汽温的方法,为#32机组提升再热汽温指明了方向,实现广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节能降耗目标奠定了基础。【关键词】#33机组;再热汽温;低氮氧化物技术改造1、引言为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和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切实抓好四川广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节能降耗工作,进一步深挖存量效益、进一步提高可靠性能、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推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0年8期2020-08-23

  • 660MW超超临界直流锅炉汽温控制策略分析
    ,对一种全新的过热汽温控制方法加以介绍,就是选用控制给水中间点焓值的相关方式实现对过热汽温进行粗调,并选用物理减温水的控制手段细调过热汽温。经工程现场的投运试验表明,此种控制对策是完全可行的,既能实现过热汽温控制质量的改善,还能促进机组运行经济性的全面提升。关键词:660MW超超临界;直流锅炉;汽温控制策略基于660MW超超临界直流锅炉来讲,过热汽温的加强控制属于强耦合多输入特点,在汽水流程中能够一次性可通过,无汽包合理地隔开过热段、蒸发段、加热段,所以,

    科技风 2019年33期2019-12-17

  • 低氮改造后再热汽温偏低的燃烧调整研究
    可法低氮改造后再热汽温偏低的燃烧调整研究胡胜林1,李源1,毛睿1,詹胜平1,任利明1,郭志成1,岑可法2(1.润电能源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河南省 郑州市 450042;2.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浙江省 杭州市 310027)针对某330MW燃煤锅炉低氮改造后出现的再热汽温偏低问题,从锅炉燃烧调整策略角度进行对策研究,主要分析了燃烧器摆角、配风方式、燃烧器投运层分布、上层煤种、上层煤粉细度、水平烟道吹灰和机组自动调节品质等因素对再热汽温的影响

    发电技术 2019年5期2019-11-06

  • 变结构预测控制算法在1000MW二次再热机组过热汽温控制中的应用
    方案, 但由于过热汽温系统典型的大滞后特性,常规的PID控制往往难于对该类被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原过热控制系统的具体性能有减温水控制:减温水调节对过热汽温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大滞后特征,原控制系统在稳定工况时尚可,当出现大幅变负荷、启停磨等扰动工况时,运行人员必须退出自动进行人工干预。整体过热汽温性能:实际过热汽温运行性能很差,变负荷过程中汽温波动幅度达20℃以上,且平均汽温仅为600~601℃,加上经常需要解手动调节,值班员工作量大,运行效率、经济性明显受损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18年6期2019-01-15

  • 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再热汽温控制研究
    次再热机组锅炉再热汽温控制策略和优化调整手段。1 二次再热机组汽温控制难点泰州公司1000MW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锅炉为SG2710/33.03-M7050型超超临界直流炉,单炉膛塔式布置、四角切圆燃烧、摆动喷嘴调温、平衡通风、全钢架悬吊结构、露天布置、采用机械刮板捞渣机固态排渣。锅炉设计煤种为神华煤,锅炉制粉系统采用中速磨冷一次风直吹式制粉系统,每台锅炉配置6台中速磨煤机,BMCR工况时,5台投运,1台备用。过热器蒸汽出口额定温度为605℃,一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18年6期2019-01-15

  • 基于自抗扰Smith预估补偿方法的超临界机组再热汽温控制研究
    电机组普遍存在再热汽温波动大、挡板自动难于投入以及喷水量大造成机组循环效率低等问题[1-3],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挡板调节再热汽温存在大惯性、大滞后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挡板与喷水阀门以及负荷的变化均会带来再热汽温系统的非线性特性问题。再热汽温系统挡板自动不能投入则汽温调节主要依赖事故喷水,造成再热器喷水量大,从而严重影响机组的经济性。因此,设计再热汽温系统的先进控制策略十分重要。国内外学者对再热汽温系统控制的研究分为两类,一类研究未考虑挡板调节,仅考虑喷水调节

    发电技术 2018年4期2018-09-10

  • 1 000 MW二次再热机组汽温控制策略
    任公司针对二次再热汽轮机自行研制的新型锅炉,此技术提高了机组的热效率,但也使锅炉受热面布置及调温方式变得更加复杂。二次再热机组需要控制主汽温和两级再热汽温,考虑到3个温度之间的影响,二次再热机组汽温要比一次再热机组汽温难控制,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再热汽温具有非线性、大惯性、大延迟的动态特性,并且过热汽温、一次再热汽温、二次再热汽温之间存在很强的耦合关系,这使得3个温度的调节更加困难[1]。本文结合国电泰州发电有限公司1 000 MW二次再热机组实际应用,分

    综合智慧能源 2018年5期2018-07-19

  • 尾部三烟道挡板调温技术让大型燃煤机组更高效清洁
    2.45兆帕、过热汽温605℃、一次再热汽温623℃、二次再热汽温623℃……一组组运行数据显示,3号、4号机组表现出了极高的经济性,多项指标全面超越了目前国内其他已建成的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进一步降低了供电煤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节能减排效果显著,达到国家要求的“超净排放”标准。该项技术解决了长期困扰二次再热锅炉发展的技术瓶颈,跨越了工程应用中的最后一道障碍,清洁高效的二次再热锅炉有望得到大规模推广。这项专利也使我国高效清洁燃煤发电装备技术水平迈上一个新

    电力勘测设计 2018年6期2018-04-16

  • 细化燃烧调整,消除低氮燃烧器改造后负面影响
    负荷期间,主、再热汽温与设计值偏差较大,后屏过热器13点金属壁温偏高,锅炉再热器出口温度偏差较的问题,通过控制磨煤机的运行方式、调整SOFA开度、二次风配比,控制炉膛风箱差压、氧量措施,解决了低负荷主再热器偏低的问题。大唐宝鸡热电厂电厂一号炉为上海锅炉有限公司生产的330MW亚临界自然循环锅炉、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燃烧器摆动调温、平衡通风、四角切向燃烧、固态出渣、运转层以上露天布置、全钢架悬吊结构。锅炉燃用烟煤。锅炉的制粉系统采用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配置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43期2017-11-21

  • 超临界机组基于Smith预估的过热汽温控制策略
    mith预估的过热汽温控制策略刘 岩1,郭 琦2,祖光鑫1,贾长阁1(1.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哈尔滨 150030;2. 国网黑龙江技能培训中心齐齐哈尔分部,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阐述了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及基于Smith预估计的过热汽温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结合超临界单元机组过热汽温的控制特点,以常熟1 000 MW机组过热汽温控制策略为例,提出一种基于Smith预估计控制方法的过热汽温控制策略,实际应用中,该系统

    黑龙江电力 2017年5期2017-11-16

  • 自抗扰控制在串级过热汽温系统中的应用
    抗扰控制在串级过热汽温系统中的应用马永光,邢 建,王 朔,石 乐(华北电力大学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3)针对串级过热汽温控制系统对象的大惯性、大时滞和动态模型随负荷等要素变动而变动的共性,将非线性自抗扰控制(ADRC)应用在串级过热汽温系统中。利用自抗扰控制不依赖精确模型的特性,及时进行扰动估计和补偿。惰性区回路使用自抗扰控制,导前区回路使用比例积分(PI)控制,形成串级过热汽温控制回路。应用S函数编写自抗扰控制算法,并在Matlab

    自动化仪表 2017年8期2017-08-30

  • 煤质差时再热汽温的控制措施
    么要控制锅炉的再热汽温蒸汽再热器是锅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在汽轮机高压缸做功之后的蒸汽再次加热到新蒸汽温度,然后送到汽轮机中压缸继续做功,进过再热循环,一方面可以提高循环热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使汽轮机的末级叶片的湿度控制在容许的范围内。再热器循环可以降低汽轮机末级叶片的蒸汽湿度,降低消耗,提高电厂的热效率。高压缸做功以后的乏汽,回到锅炉以后,主要提高蒸汽的干度,进入汽轮机做功,不会对汽轮机产生损坏,控制再热汽温的目的也就在于此,提高机组的热效率,降低汽

    商情 2017年14期2017-06-09

  • 迭代学习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在锅炉过热汽温中的应用
    控制算法在锅炉过热汽温中的应用毕 磊1,杜文艳2,雷鹏娟1(1.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电气与电子工程系,河北 承德 067000;2.中核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176)为提高锅炉经济有效且安全运行,采用一种模型预测控制融入到迭代学习控制的算法,不仅能够迅速准确地完成对期望轨迹的完全跟踪任务,而且具有实时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加快过热汽温稳定,控制跟踪速度,提高锅炉运行效率。过热汽温;模型预测控制;迭代学习控制在电厂实际运行当中,想要提高经济效益并且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6期2017-01-17

  • 二次再热机组再热汽温控制方案研究
    )二次再热机组再热汽温控制方案研究许龙虎(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63)再热汽温是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参数之一,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增加了一级二次再热循环,再热汽温的调节更加复杂。简单比较了几种不同的二次再热机组再热汽温控制方案,并以某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为例介绍了尾部三烟道平行烟气挡板调节为主、引射烟气再循环调节为备用、并辅以事故喷水的再热汽温控制方案,以期对后续同炉型二次再热机组的再热汽温控制设计起到示范作用。二次再热;超超临界;再热汽

    电力勘测设计 2016年4期2016-10-14

  • 超临界机组再热汽温预测控制策略研究与应用
    司)超临界机组再热汽温预测控制策略研究与应用朱 祥(江苏南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设计简单、易于实现的变结构预测控制算法,并针对超临界机组再热汽温被控对象具有大滞后及时变性的特点,提出了超临界机组再热汽温变结构预测控制策略,并成功应用于江苏南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650MW超临界机组再热汽温控制中,确保了再热烟气挡板的长期稳定投入,有效减小了再热汽温的波动范围,减少了再热事故喷水量,确保了超临界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超临界机组;再热汽温;变结

    电气技术与经济 2016年2期2016-08-24

  • 300MW机组过热汽温控制系统设计
    300MW机组过热汽温控制系统设计史堃 李治国300MW单元机组过热汽温控制通常采用分段控制系统,由二段相对独立的串级控制构成,串级控制系统对改善控制过程品质极为有效。过热汽温的控制系统对于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都非常重要,整个系统是维持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保持在允许的范围内,并且保护过热器是管壁温度不超过允许的工作温度。电力系统;过热汽温;串级控制1 过热汽温控制系统概述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的意义和任务:锅炉过热蒸汽温度是影响机组生产过程安全性和经济性的重要参数。

    大科技 2016年7期2016-08-19

  • 黄金埠电厂再热汽温偏低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1)黄金埠电厂再热汽温偏低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刘志荣(黄金埠发电有限公司,江西上饶335101)国内燃煤电厂600MW机组再热汽温在锅炉正常运行中低于设计值运行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我厂的情况同样没有例外,特别是近期,随着负荷率的不断走低,这一现象显得更加严重,针对这些情况,从锅炉设计、配风、磨组运行方式、煤质等方面对再热汽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运行调整方面的建议。锅炉;再热汽温低;煤质;中间点温度国内燃煤电厂锅炉再热汽温在锅炉正常运行中低于设计值运行是较为

    低碳世界 2016年29期2016-03-21

  • 350MW超临界直流锅炉运行调整
    在满负荷运行时再热汽温高,减温水用量大;低负荷运行时脱硝SCR反应器入口烟温低,脱硝系统投不上,NOx不好控制,通过运行调整得到有效解决。350MW超临界直流锅炉;燃烧调整;再热汽温;NOx内蒙古某国产热电厂2×350MW机组,1号机组于2013年12月投产,2号机组于2014年1月投产。锅炉为上海锅炉厂制造的第二台350MW超临界直流炉,国内尚且没有完整的运行调整经验。本文根据该热电厂1、2号机组在调试、运行期间再热汽温高,事故减温水用量大、低负荷时NO

    大科技 2016年3期2016-03-12

  • 600MW亚临界机组再热汽温控制优化
    MW亚临界机组再热汽温控制优化张祺(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上海 200240)某电厂600MW亚临界燃煤机组,锅炉的汽温控制分为过热汽温控制和再热汽温控制。其再热汽温控制,主要采用减温水控制配合摆动燃烧器的调节方式进行调节。减温水喷水点布置在再热器进口管道上,减温水来自给泵的中间抽头,经隔绝门后分为两路,分别控制两侧的再热汽温。摆动燃烧器,通过调节炉膛内燃烧火焰的位置,以达到控制汽温的目的。实际运行中,再热汽温自动控制存在控制不稳定的

    中国科技纵横 2015年23期2015-11-22

  • WGZ1100自然循环锅炉再热汽温偏低问题的解决措施
    0自然循环锅炉再热汽温偏低问题的解决措施顾卫东 (江苏新海发电有限公司,江苏连云港222023)针对某330 MW汽包锅炉存在再热气温偏低的问题,从设计燃煤特性、供热量大小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总结了以往改造的实际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加再热器面积的改造方案,实施改造后取得了预期效果。锅炉;再热汽温;改造锅炉再热汽温偏低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性,对发电机组安全经济性有很大影响。江苏新海发电有限公司15号锅炉是WGZ1100/17.45-4型亚临界(330 MW

    电力工程技术 2015年5期2015-09-29

  • 1000MW机组磨组运行方式对机组经济性的影响
    效率。为了提高再热汽温,将原来的下层磨运行方式调整至上层磨运行方式,再热汽温得到了显著增加。本文通过对磨组调整前后参数的对比,分析磨组调整前后对再热汽温、排烟温度、脱硝系统的影响。磨组;燃烧器;再热汽温;排烟温度随着火电机组容量的发展,市场竞争激烈化越来越严重,为了进一步降低发电机组的煤耗,各发电企业对机组的技术改造项目投入越来越大。锅炉的主再热汽温是锅炉的重要经济指标,但由于锅炉安装、受热面积灰、实际煤种便离设计煤种等因素的影响,再热器汽温偏离设计值是一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年13期2015-09-24

  • 基于TDFMD PID 的锅炉过热汽温控制系统研究
    036800)过热汽温控制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机组的安全、经济和稳定运行,其原因是过热汽温过高会使锅炉受热面及蒸汽管道金属材料的蠕变速度加快,影响使用寿命;过热汽温过低会使循环热效率降低,煤耗增大,还会使汽轮机尾部的蒸汽湿度增大;过热汽温变化过大还将引起汽轮机转子与汽缸的胀差变化,甚至产生剧烈振动,危及机组安全运行.由此可见,过热汽温的稳定对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2].但是,由于过热器工作在高温高压区,工艺上允许的过热汽温变化范围又很

    动力工程学报 2015年12期2015-06-06

  • 低N Ox燃烧器改造引起锅炉再热汽温降低的调整和改进
    有些锅炉改造后再热汽温明显降低,难以达到设计值;由于再热汽系统的吸热量远小于过热汽,低NOx燃烧器改造对再热汽系统的影响比过热汽系统更大。1 锅炉低NOx燃烧技术改造及对汽温的影响1.1 设备概况某电厂3号、4号锅炉为上海锅炉厂生产的亚临界、一次再热、控制循环锅炉,型号为 SG-1025.7/18.3-M840,采用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配有5台RP923磨煤机,四角布置、切向燃烧摆动式燃烧器,每台磨煤机向同层4只燃烧器供粉;锅炉设计燃用烟煤,干燥无灰基挥发

    山东电力技术 2015年5期2015-04-24

  • 超(超)临界机组再热汽温优化控制策略研究与应用
    超临界机组的再热汽温主要以调节再热烟气挡板来控制,而以事故喷水为辅助调节手段(喷水点在低再的入口)。改造前的再热汽温控制系统基本上都没有投入运行,烟气挡板和事故喷水均依靠手动操作,每天的操作量约占整个机组操作量的80%左右,运行的操作强度大。主要原因:再热汽温被控对象具有很大的滞后和惯性,通过现场测试,在低负荷(350 MW)时,烟气挡板对再热汽温影响的纯滞后时间达190s,整个响应时间达1 487s左右;而对于事故喷水,由于喷水点在低温再热器的入口,在

    机电信息 2015年36期2015-04-13

  • 人工智能技术在再热汽温建模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再热汽温建模中的应用唐志炳, 王明春, 陶成飞, 刘劲权(东南大学 能源与环境学院, 南京 210096)应用神经网络中的径向基函数(RBF算法)及支持向量机算法(SVM算法),分别对某电厂再热器左右两侧汽温进行建模,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人工智能技术都有快速建模的特点,但在精度上,RBF算法比只靠交叉验证进行参数寻优的SVM算法更精确。人工智能技术; 再热汽温; 建模在大容量、高参数火电机组运行中,再热汽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处于不

    发电设备 2015年4期2015-03-27

  • 电站锅炉汽温的调控分析
    发,这样过热、再热汽温与压力才会相匹配。3.2、针对汽机跳闸,锅炉灭火等事故,为避免气温下降过快,应首先关闭所有的减温水调门,总门;过热、再热器的疏水门。再次点火前,旁路降压尽可能开大,投油选择上层,保证火焰中心的高度,足够的氧量,使汽温尽快正常。3.3、滑参数启动过程中,付、主阀切换后及启首台磨,应提前调整燃烧控制汽温。4、变工况时汽温的调节变工况的时候容易出现汽温变化大的状况,造成影响的因素也很多。汽温的变化主要来自于锅炉的燃烧负荷与汽轮机的机械负荷不

    科学中国人 2015年26期2015-03-12

  • Preference-based multiobjective 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for optimization of superheated steam temperature control
    目标蜂群算法的过热汽温控制系统优化周 霞1,2沈 炯1李益国1(1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南京 210096)(2金陵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南京 211169)为了将决策者的偏好综合到多目标问题求解过程中,提出了一种偏好多目标蜂群优化算法PMABCA.在PMABCA中,给出了一种新的偏好距离计算方法,基于非支配等级与偏好距离定义了适应度分配函数,并引入了归档集用于非支配解的存储.为了清除非支配集中多余的解,提出了改进的偏好拥挤距离算子.针对经典函数优化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14年4期2014-09-06

  • 压水堆核电厂再热汽温及影响因素分析
    要的监测数据,再热汽温与机组相对内效率、热耗率和汽轮机理想内功率密切相关。目前对核电机组汽温特性的研究并不完善,研究核电机组再热汽温的特性及影响因素,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本文以压水堆核电机组为例,推导了该机组再热汽温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相关影响因素,对核电厂再热汽温的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 再热汽温模型的建立1.1 压水堆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压水堆核电机组是利用低浓缩铀作为核燃料,将裂变能量通过介质传输给蒸汽,从而推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核电机组的再热蒸汽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14年10期2014-03-25

  • 热汽温串级模糊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行的重要参数。过热汽温过高,会对过热器和汽轮机设备造成威胁甚至损坏,影响设备使用寿命;过热汽温过低不仅会使机组循环热效率降低,煤耗增大,而且汽轮机的安全运行也无法保证;过热汽温变化过大,除了使管材及有关部件产生疲劳外,还将引起汽轮机汽缸的转子与汽缸的胀差变化,甚至产生剧烈振动,危及机组安全运行。因此,在锅炉运行过程中,必须把过热汽温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目前,火电厂过热汽温控制广泛采用喷水减温,系统结构主要采用串级控制系统。但由于过热器具有大滞后、非线性、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2014年2期2014-02-09

  • 多模型块结构Laguerre函数预测控制在再热汽温系统中的应用
    6)超临界机组再热汽温系统存在大惯性与大滞后等特点.大多数针对再热汽温系统控制方法的研究仅考虑了喷水调节[1-2];然而,实际的再热汽温系统是受挡板调节与喷水调节共同控制的,为了提高机组的经济性,喷水量应尽量小.在工程实际中,大部分再热汽温系统使用的是手动调节方式,而未投入自动调节方式;手动调节方式会使再热汽温喷水量大,且再热汽温经常超温.模型预测控制可以较好地解决大滞后问题[3-4],但传统的线性模型预测控制主要存在以下2个缺点[5]:① 用于非线性对象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4期2013-12-29

  • 锅炉再热汽温偏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往出现负荷降低再热汽温随之下降的现象。当再热汽温降低超出允许范围时,会使汽轮机中压缸末级叶片的应力增大、湿度增加,蒸汽损失增大、热效率降低,若长期在低温下运行,末级叶片会受到严重侵蚀,通流面积改变,机组末级效率降低,经济性下降。当再热汽温发生急剧变化时,则会引起中压缸金属部件的热应力、热变形大幅度变化,导致机组轴系发生物理变形,动平衡受到破坏,极易诱发机组支撑点轴承、轴瓦振动事故。因高参数大容量机组的轴系比较庞大,这种变化也尤为明显,所以,对再热汽温的监视

    浙江电力 2013年4期2013-11-28

  • 热汽温串级PID 控制系统建模机理分析与验证
    410007)过热汽温是锅炉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过热汽温过高或过低都会显著地影响电厂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过热汽温调节对象是一个大惯性、大迟延环节,其模型参数随工况变化较大。串级控制系统适用于对象容量滞后较大、纯滞后时间较大、扰动幅值大、负荷变化频繁、剧烈的被控过程〔1〕。因此,串级控制在过热汽温调节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4〕。由于工况变化时对过热汽温调节对象的动态特性影响较大〔1〕,而PID 控制器对被控对象特性变化比较敏感,没有自适应能力,工况变化影

    湖南电力 2013年2期2013-11-25

  • 热汽温自适应逆控制方案研究
    01)0 引言过热汽温是影响机组安全运行及经济运行的重要参数之一,过热汽温较高时,机组热效率则相对较高,但过高的过热汽温是金属材料不允许的[1]。过热汽温对象具有非线性、大惯性、大迟延、参数时变的特点,受到的扰动因素较多,随机组负荷变化又表现出参数快时变的特性,使过热汽温的控制较为困难。当前,过热汽温控制系统的典型方案有串级控制、导前微分信号控制、相位补偿控制、状态观测器控制、分段控制等,控制器多采用常规PID控制器[2]。但是针对典型工况整定的PID控制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3年9期2013-10-24

  • 超临界600MW锅炉汽温控制分析
    可达540℃;再热汽温为525~590℃,经常超过报警值574℃。《技术监督管理标准》中,对主汽温、再热汽温的控制要求见表1。由表1可知,标准对主汽温、再热汽温的超温控制要求严格。目前金湾发电厂锅炉运行情况与表1要求相差甚远。通过分析导致锅炉汽温波动的因素,找出控制难点,提出应对措施和整改建议。表1 锅炉主汽温、再热汽温控制要求2 主汽温、再热汽温波动原因2.1 AGC负荷指令频繁变动由于调度部门经常在自动发电控制系统(AGC)负荷指令中加入调频信号,负荷

    电力与能源 2013年3期2013-08-31

  • 先进AGC及汽温控制系统在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的应用
    年负荷。(2)再热汽温自动调节品质不良,影响机组的经济性。(3)脱硝系统的喷氨自动调节效果差,影响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图1为优化前的某次变负荷试验曲线,可以看出汽温控制存在较大偏差,设计汽温为600℃,最大偏差达到17℃,压力不够平稳,实际压力与压力指令最大偏差达0.8 MPa。图1 优化前压力、负荷、温度曲线2 基于预测控制等先进技术的AGC优化控制2.1 AGC优化控制系统2.1.1 闭环控制的核心环节AGC优化控制系统在整体控制结构上采用前馈+反馈

    浙江电力 2013年8期2013-06-19

  • 多模型块结构Laguerre函数预测控制在再热汽温系统中的应用
    6)超临界机组再热汽温系统存在大惯性与大滞后等特点.大多数针对再热汽温系统控制方法的研究仅考虑了喷水调节[1-2];然而,实际的再热汽温系统是受挡板调节与喷水调节共同控制的,为了提高机组的经济性,喷水量应尽量小.在工程实际中,大部分再热汽温系统使用的是手动调节方式,而未投入自动调节方式;手动调节方式会使再热汽温喷水量大,且再热汽温经常超温.模型预测控制可以较好地解决大滞后问题[3-4],但传统的线性模型预测控制主要存在以下2个缺点[5]:① 用于非线性对象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4期2013-03-23

  • 把火山当锅炉
    年在利用地下热水热汽发电的时候,同时又得到了上万吨各种盐类物质。意大利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地下热水、热汽发电的国家,1904年就开始了这种尝试,在托斯卡纳地区的拉德瑞罗,多年有温度高的水蒸汽从地下喷出,它们喷到地面时仍保持为气体状态,不含液态的水。这种来自地下的“干蒸气”,可以直接用来推动发电机,意大利人用它作发电的试验,首先获得成功,虽然这个装置的发电能力只有1瓦,但为人类开拓了一种新的能源。1913年一座发电能力为250千瓦的地热电站在意大利建成。1926

    聪明泉·少儿版 2012年5期2012-09-22

  • IMC预测控制在德州电厂摆角控制再热汽温的应用
    。该机组改造前再热汽温调节运行工况为:运行人员手动改变摆动燃烧器倾角为主,自动调节再热汽事故喷水阀门为辅的调节方式。具体运行方式如下。1.1 喷燃器 (火嘴)摆角手动调节目前德州电厂只能凭借运行人员的个人经验和习惯,跟随机组负荷手动操作再热汽温温度的变化。通过摆动燃烧器倾角,改变锅炉内煤粉燃烧火焰中心,沿炉膛中心线高度位置上下平移,达到使炉膛出口烟温发生相应的变化,改变炉内辐射传热量和烟道对流传热量的分配比例,从而改变再热器的吸热量。1.2 再热汽减温水喷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12年3期2012-09-19

  • 600 MW火电机组再热汽温的调节
    有力措施之一。再热汽温偏低不仅降低了机组的热循环效率,而且会增加汽轮机末几级叶片的湿度,影响了机组的安全运行。因此,有必要寻找合适的措施来调整再热汽温,提高机组的经济性。1 再热汽温偏低问题宁海发电厂3号机组锅炉为引进GE公司的600 MW亚临界燃煤锅炉,配置6台HP-983型中速磨煤机;A-F层燃烧器由下至上依次排列,四角切圆燃烧方式,燃烧器摆角变化范围为50%~80%;再热蒸汽设计温度为541℃,正常运行允许波动范围为-10~+5℃。3号机组投入运行后

    浙江电力 2011年5期2011-05-29

  • 浅谈影响火电厂锅炉汽温的因素及调整措施
    主蒸汽压力对于过热汽温的影响是通过工质焓升分配和蒸汽比热容的变化实现的,过热蒸汽的比热容受压力影响较大,低压下额定汽温与饱和温度的差值增大,过热汽总焓升就会减小。当汽压降低时,饱和蒸汽焓值增加,汽化潜热增加,过热热汽焓会减小,在燃烧量不变时,汽化潜热的增加使水冷壁产汽量(过热器流量)减少,相同传热量下的工质焓升增加,汽温升高;同理,汽压升高时,汽温就会降低。1.2 给水温度的影响当给水温度降低时,如,高加的退出,在锅炉出力不变的情况下,低的给水温度势必导致

    科学之友 2011年12期201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