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从岱庙始

2024-05-19 10:16王立群
山东画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岱宗东岳天门

王立群

春暖花开,正是登高望远的好时节,看花开四野,赏流云飞星,观日升日落,才对得起这稍纵即逝的春日。而最近几年的春天里,泰山出人意料地成为年轻人眼中最出圈的存在。这一度被认为“高不如峨眉山,险不如华山,奇不如黄山,秀不如庐山”的东岳,“专治各种嘴硬”,会让每一个到这里的人真正明白为什么泰山才是五岳之首。但有一个问题一度让准备登山做攻略的游客人未至,心已懵,那就是登泰山到底该从哪里开始,起点到底在哪里?

有人说,登泰山要从岱宗坊开始,因为这里是登山第一坊;

有人说,要从一天门开始,因为这里有“盘路起工处”大字碑;

還有人说,孔子登临处才是登泰山的起点,因为在石坊台阶下,左右各立一方“第一山”和“登山必自”石碑;

当然更多人的登山之旅是从红门开始的,这是登泰山的第一座宫坊,第一座规模巨大的建筑物,自古有“红门晓日”之景;

但自古以来,登泰山真正意义上的起点,自秦汉时期就已经有“官方认定”,那就是岱庙。岱庙遥参亭入口处的牌匾上,“登泰山起点”五个大字就是标准答案。

遥参岱岳

岱庙,位于泰安东岳大街与岱宗大街之间。岱庙之于泰安城,就如同故宫之于北京城,著名建筑学家陈从周先生说:“岱庙是泰安的修眉,是泰安的明眸。”

泰安老城依山而建,如果把它看作一幅地图,东西横折,得到的南北中轴线几乎就是自古以来登泰山的标准线路。这条中轴线的最南端,就是岱庙,最北端则是泰山极顶。

岱庙的第一组建筑,是遥参亭。“遥参”,顾名思义,为遥遥参拜之意。东坡先生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登山之前,一览泰山全貌,是对东岳之首的尊重,更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一览泰山之魅的绝佳角度。春日,天空如洗,站在遥参亭前抬首望去,泰山极顶就在视线的尽头。泰山慑人的气势扑面而来,平地千仞,高山仰止,给人最直观的感知。南天门隐约在葱翠的松柏之中,十八盘如一条玉带,垂延下来,中天门、斗母宫、万仙楼、红门,到岱宗坊,直至岱庙,一泻千里,荡气回肠。

未踏入泰山山门一步,这“小天下”的东岳已经深深印在心里。

入亭,进庙,登山!

金碧辉煌

如果你去过故宫,那么对岱庙会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虽然没有故宫的庞大规模,但整个岱庙的建筑结构、形制与故宫颇为相似。

南北长406米,东西宽237米,四周环绕长度超过1.5公里的巍峨城墙,城墙四周设角楼,如山峦,层层叠叠,威严又不失精致,岱庙内有各类古建筑68组共579间。自古以来,宫廷建筑的建造原则便是“非壮丽无以重威”。岱庙作为按帝王宫城样式营造的宫殿,自然也不例外,其殿宇高大,结构严谨,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整个岱庙严格按照轴线对称设计。出遥参亭,过岱庙坊,依次进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至天贶殿、后寝宫,最终由厚载门出,笔直一线。轴线左右两侧对称建有汉柏院、唐槐院、东御座、雨花道院、鼓楼、钟楼、东西寝宫。依“九五”之制最高规格营造的天贶殿,坐落在高大的台基之上,为整个岱庙的中心。刘慧先生《泰山岱庙考》中形容整条轴线“前接通天街,后连登山盘路,因山就势又平添了一种庄严感”。

在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颜色使用上,有明确的等级限制,金黄、朱红色几乎是皇家宫殿的专用色,是权力与等级的绝对象征;青、绿次之,多用于百官宅邸;黑、灰最下。岱庙中轴线上的建筑均采用红墙,覆黄色琉璃瓦,这是古代帝王对泰山的尊崇,也造就今天我们眼中绚丽多彩的中国古建。

巍然千年

高门大殿的金碧辉煌是岱庙光鲜亮丽的一面,而更真实更有味道的岱庙,隐藏在更多的细节里。那是岱庙巍然千年中被岁月侵蚀留下的痕迹,是泰山之下古人与今人跨越时间的碰触与交流。

城墙上缺损的砖块、破墙而出的松柏,牌坊上残损的狮子,阶梯两侧光滑如镜的青石板,汉柏枝干上遒劲有力的轮廓线条,汉白玉栏杆上粗粝的触感,宋碑下龟趺昂起的头,甚至每一束透过枝丫洒在石刻上的阳光都在告诉我们,时光已经过去了很久,但岱庙一直在这里。

种种考古及文献研究都证明,至少在西汉时期,岱庙就已经建造完成。北魏时期,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就有关于岱庙的记载:泰山有上、中、下三庙。下庙“城阙严整,庙中柏树夹两阶,大二十余围,盖汉武所植也”。

1961年,西安阿房宫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刻有“泰山公鼎”字样的铜鼎,被学界认为其出自汉武帝封泰山时所建的泰山神祀建筑。1995年,岱庙配天门、仁安门下发掘出完整的汉代瓦当,刻有“长安未央”“千秋万岁”字样,为揭开岱庙创建年代之谜找到了实物佐证。

岱庙因泰山而建,因泰山而名,它是泰山魅力风景和绵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它又是独立的存在,有太多独特的魅力等待我们去挖掘、去静静欣赏。

猜你喜欢
岱宗东岳天门
东岳集团有限公司
东岳集团有限公司
洞开天门
东岳访古
天门
望岳
岱宗青未了
70年,我们一路同行
天门石
天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