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中的起重机械管理与优化研究

2024-05-19 16:58陈奎
中国设备工程 2024年7期
关键词:起重机械吊装轨道交通

陈奎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

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的施工中,起重机械的管理与优化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起重机械在土建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可以完成各种吊装和运输任务,还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并保障工程质量。然而,起重机械的管理与运用并非一项简单的任务,它需要充分考虑到工程的特点、安全性要求以及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对于轨道交通土建工程中起重机械的管理与优化进行研究,对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和保障工程安全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轨道交通土建工程中起重机械的管理与优化,希望能够为轨道交通土建工程中起重机械的管理与优化提供有益的指导,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并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1 起重机械的种类和功能

1.1 塔式起重机

塔式起重机是一种具有垂直支柱和横臂结构的大型起重机。它通常被用在高层建筑工地进行吊装和运输工作。塔式起重机具有较大的吊装高度和半径,能够承载较重的物体,并具备较高的工作效率。

1.2 履带起重机

履带起重机是一种以履带作为行走装置的起重机。它具有良好的越野性能和稳定性,适用于各种地形条件下的工程施工。履带起重机可以在不同工地之间迅速移动,并能够进行吊装和堆载等作业。

1.3 轮式起重机

轮式起重机是一种以轮子作为行走装置的起重机。它具有快速移动和机动性好的特点,适用于城市建设和道路施工等场合。轮式起重机通常配置有可伸缩的臂架,能够灵活调整工作范围。

1.4 千斤顶

千斤顶是一种手动操作的起重机械,通常用于临时或小型的吊装工作。它通过人工施加力量,使千斤顶活塞上升或下降,从而实现物体的举升或下降。

2 起重机械在轨道交通土建工程中的重要性

2.1 吊装和安装

轨道交通土建工程通常涉及大量的吊装和安装作业,如铁轨、梁、柱、桥梁等的吊装和安装。起重机械能够高效地完成这些任务,提高施工效率并确保准确的安装位置和对齐度。

2.2 运输和堆垛

起重机械在轨道交通土建工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运输和堆垛角色。它们可以用于运输大型构件、材料和设备,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以满足工程的需要。同时,起重机械还能够进行物料的堆垛,确保工地的整洁和材料的安全储存。

2.3 施工效率

起重机械的运用可以显著提高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的施工效率。相比人力操作,起重机械能够快速完成吊装、运输和堆垛任务,减少了施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4 安全性

起重机械在轨道交通土建工程中对于施工安全至关重要。通过使用起重机械,可以减少人力搬运的风险和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人受伤和事故的概率。起重机械还能够提供更稳定、可控的吊装和运输过程,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3 起重机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资源浪费与效率低下

起重机械资源的浪费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缺乏全面的规划和调度,有时会出现起重机械数量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当存在过多的起重机械时,其中一些可能处于闲置状态,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和资金。相反,当起重机械数量不足时,施工进程可能会受到限制,导致工作延误和效率降低。起重机械管理中的效率低下也是一个常见问题。这可能由于起重机械的调度不合理、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不足以及通信协调不畅等原因造成。例如,起重机械可能没有被充分利用,存在空载运行或在工作位置之间的空闲时间过长。此外,起重机械操作人员的不熟练和缺乏协调配合也可能导致施工效率的降低。

3.2 安全风险与事故隐患

起重机械的管理不当可能导致安全风险的增加。这包括起重机械的不稳定性、超载操作、操作人员不熟练或疏忽大意等情况。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起重机械的倾覆、坠落或失控,对工人和周围环境造成伤害和损害。起重机械管理中的事故隐患存在潜在风险。这包括缺乏定期的维护保养和检查、设备老化或损坏、缺乏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起重机械的故障和意外事故,对工人的人身安全和工地的安全环境造成了威胁。

3.3 人员管理与培训不足

人员管理不足可能导致起重机械的操作人员缺乏必要的技能和经验。起重机械的操作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包括起重机械的操作原理、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等。如果操作人员缺乏足够的培训和教育,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可能不足,从而增加了施工现场的事故风险。

人员培训不足可能导致起重机械的不正确使用和操作。如果操作人员没有接受充分的培训,他们可能不了解起重机械的使用限制和操作要求,可能会产生错误的操作,导致设备损坏、事故发生甚至人员伤亡。此外,人员管理不足还可能导致起重机械的协调与配合问题。在复杂的施工环境中,多个起重机械可能需要同时进行作业,并需要协调和配合工作。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人员管理,操作人员之间的沟通和配合可能不畅,导致施工效率低下和安全风险增加。

4 优化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中起重机械管理的对策

4.1 技术创新与应用

4.1.1 智能化起重机械技术

智能化起重机械技术的应用可以带来多项益处。首先,通过引入传感器、监控系统和自动化控制技术,智能化起重机械可以实时获取和分析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从而提供准确的状态监测和预警功能。这有助于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异常情况或危险因素,以避免事故发生,并提高施工安全性。其次,智能化起重机械技术可以提升起重机械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先进的算法,起重机械可以实现更精确的运动控制和操作。这有助于提高吊装精度、降低人为操作误差,并提高施工效率。此外,智能化起重机械技术还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远程操作。通过网络连接和远程通信技术,操作人员可以实时监控起重机械的工作状态和性能,远程调整和控制操作,无须直接接触设备。这在大型工地和复杂施工环境中尤为重要,可以减少人员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风险,并提高操作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要实现智能化起重机械技术的应用,需要加强研发和推广。相关技术领域的研究人员和企业应该不断探索和创新,开发更先进的传感器、控制系统和算法,以适应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的需求。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大支持力度,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促进智能化起重机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4.1.2 远程监控与控制系统

远程监控与控制系统的应用允许操作人员在远离起重机械的位置进行实时监控。通过传感器和数据传输技术,系统可以收集并传输起重机械的工作状态、运行数据和环境信息。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远程终端(如电脑、手机等)随时了解起重机械的运行状况,包括位置、负载、倾角等,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全面监测。

远程监控与控制系统使得操作人员可以远程进行起重机械的控制和调整。通过远程操作终端,操作人员可以对起重机械进行指令传输,实现对吊装和运输过程的远程控制。这使得操作人员可以更加方便地对起重机械进行调度和协调,提高施工效率和减少人员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风险。

要实现远程监控与控制系统的应用,需要结合先进的传感技术、数据传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同时,也需要在起重机械设计和制造阶段考虑系统的集成和兼容性。此外,为了保障信息安全,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密技术和权限控制,防止潜在的安全风险。

4.2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4.2.1 数据采集与处理

通过有效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可以获取关键的施工信息,为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从而提高起重机械的管理效率和工程施工的整体效果。通过采集起重机械的运行数据和施工现场的环境数据,可以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全面监测和记录。这些数据可以包括起重机械的工作状态、负载情况、能耗数据等,以及施工现场的温度、湿度、风速等环境参数。通过准确采集和处理这些数据,可以为施工管理人员提供全面的信息,帮助他们了解起重机械的运行情况和施工环境的变化。

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和洞察。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应用于预测设备故障、优化起重机械调度、评估施工进展等方面。例如,基于历史数据和算法模型,可以进行设备健康状态的预测和故障诊断,及时采取维护措施,避免设备损坏和工期延误。同时,通过分析起重机械的使用情况和施工进展,可以优化起重机械的调度安排,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要实现数据采集与处理的有效应用,需要使用合适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也需要建立相应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平台,采用合适的算法和模型,以实现高效的数据处理和洞察。

4.2.2 基于数据的决策支持系统

通过建立基于数据的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实现对起重机械管理过程的全面监控、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提高施工效率和管理水平。基于数据的决策支持系统利用先进的数据采集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将大量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和环境数据进行收集、整合和分析,为管理决策者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洞察。通过对起重机械运行数据、施工现场数据和其他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系统能够提供全面的指标和指导,帮助管理决策者制定合理的决策方案。

基于数据的决策支持系统可以进行数据挖掘和预测分析,帮助预测起重机械的故障和维护需求。通过建立机器学习模型和故障预测算法,系统能够识别设备运行异常的模式,并提前发出预警。这有助于避免设备故障造成的工期延误和安全风险,并提高起重机械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基于数据的决策支持系统还可以进行资源优化和调度规划。通过综合分析施工现场的数据、人员信息和物资需求,系统能够自动生成最优的起重机械调度计划,合理安排起重机械的使用和运行路径,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施工效率。

4.3 人员培训与管理

4.3.1 培训人员技术和操作技能

通过充分培训人员的技术和操作技能,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质量,从而提升起重机械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培训人员技术是培养起重机械操作人员所必需的。通过系统的培训计划和培训课程,操作人员可以掌握起重机械的工作原理、安全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知识。培训应覆盖起重机械的各个方面,包括操作技巧、安全意识、应急处理等。通过全面的技术培训,操作人员可以提高对起重机械的理解和掌握,降低操作失误和事故风险。

培训人员的操作技能对于起重机械管理至关重要。除了理论知识外,操作人员还需要通过实践培训来熟悉起重机械的实际操作。实践培训应包括起重机械的正常操作、不同工况下的应对策略和危险情况的处理方法。通过反复的实际操作训练,操作人员能够掌握起重机械的操作技巧和灵活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另外,培训人员技术和操作技能的提升需要建立持续的培训机制和评估体系。培训计划应定期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技术和工作要求的发展。同时,通过定期的技能评估和绩效评估,可以及时发现人员的技术短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进一步培训和提升,确保操作人员始终保持高水平的技术和操作能力。

4.3.2 加强人员管理与监督

加强人员管理是培养高素质操作人员的基础。在招聘过程中,应严格筛选操作人员,优先选择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的人员。同时,制定明确的操作人员资质要求和岗位职责,确保每个操作人员都具备所需的技能和能力。此外,建立完善的人员档案管理制度,记录和跟踪操作人员的培训情况、资格证书和绩效评估结果,以便及时进行管理和调配。

加强人员监督是确保操作人员按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程序进行工作的关键。建立监督机制,包括定期检查、巡视和随机抽查等,对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和安全意识进行监督和评估。监督过程中,应强调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确保他们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工作,并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同时,及时发现和纠正操作人员的不规范行为和安全隐患,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

5 结语

在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中,起重机械的管理与优化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和安全高效的关键因素。通过加强起重机械的管理与监督、优化资源利用、引入技术创新和强化人员培训与管理等对策,可以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升施工效率和安全性。同时,结合智能化起重机械技术、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等先进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起重机械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和决策支持能力。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资源浪费、优化施工计划、提升工作效率,保障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并为建设高品质、高安全标准的轨道交通系统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起重机械吊装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起重机械安全监管问题及应对
起重机械检验常见问题及处置
基于低压供电系统防护特性的起重机械接地要求探讨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起重机械安全隐患与缺陷的统计分析
再谈液压吊装
立式设备吊装抬尾吊车的选择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
争分夺秒的吊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