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工程规划与设计要点探究

2024-05-19 16:58梁飞
中国设备工程 2024年7期
关键词:人流量道路设计城市道路

梁飞

(北京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北京 102200)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道路交通的支撑,重视城市道路建设直接关乎城市布局的规划、物流运输的发展、交流出行的优化。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是加速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城市化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城市管理部门需要从道路的规划设计入手,从源头优化道路交通,坚持科学设计理念,通过城市道路建设为城市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要求及原则

1.1 要求

1.1.1 经济性要求

城市道路建设固然需要重视工程质量,但是,在此基础上也必须保证工程工期、降低工程造价,保证工程的经济性。对此,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现状及公共设施需求,确定道路区域性质及周边流量,同时结合地形条件,选择最科学合理的断面形式,提升道路设计的经济性,同时保证交通运输的流畅性。

1.1.2 环保性要求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原则之一,也成为社会各界关心的重点问题。另外,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机动车辆的数量大幅增加,这不仅造成了交通拥堵问题,大量废气排放致使的城市环境质量问题也不容小觑。对此,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要将城市道路的环保性纳入考量,按照城市实际情况制定环保建设方案,其中主要是中心绿化带、道路旁绿化景观等的设计,最大程度减少交通运输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优化道路环境质量。

1.1.3 安全性要求

城市道路安全性是民众最关心的问题,也是道路设计者在进行规划时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要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完成其他设计工作。保证道路交通安全性是道路设计的核心,设计人员需确保交通运输的流畅性和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准确判断道路性质,妥善处理交通路口,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增加互通立交设计。

1.2 原则

1.2.1 兼顾功能性和可行性

进行城市交通建设时,需要首先考虑的便是通用性和功能性,设计人员需要按照城市车流量以及人流量合理规划道路的走向、宽度以及交叉口,提升道路功能性。此外,非机动车道的规划设计在城市道路中同样重要,当前多数城市已经实现了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的分离,这对于提升道路安全性有重要作用。在设计时,也要特别重视特殊地区道路的设计,如大型商业区、火车站、医院等,此类地区人流量、车流量均较大,需要格外重视道路的实际需要,确保道路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城市道路功能性和可行性的兼顾意味着市民出行的高效、流畅,防止由于设计不合理造成的交通堵塞。

1.2.2 保证前瞻性和持续性

城市道路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现状,但是也要超脱现状,运用前瞻性眼光分析城市未来发展情况,将城市人口变化情况、发展趋势、经济发展速度等纳入考量,避免当前道路设计成为制约城市未来发展的阻碍因素。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居民私家车数量不断增多,城市道路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这一现实需求,在设计时预留道路容量,避免出现交通拥堵,力求通过道路设计优化交通体系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助力。

1.2.3 重视道路景观设计

重视道路景观设计不仅意味着城市绿化面积的增加,更是城市环境质量的优化和整体品味的提升。在道路设计环节重视景观设计的美化装饰功能,能够有效缓解驾驶员疲劳感、提升出行幸福感。此外,道路绿化的增加也能够有助于实现城市生态与交通的融合,打造城市特有绿化景观,且能够减少尾气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因此也是道路规划设计的重点环节。

1.2.4 考虑城市文化底蕴

城市道路的设计离不开城市整体风貌的支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城市道路也代表着城市形象,是迎接来客的重要窗口,因此,在道路规划设计环节要充分考虑城市整体气质,力求与城市文化底蕴相契合。以西安、沈阳等具有浓厚历史底蕴和旅游资源的城市来说,旅游淡旺季人流量、车流量均有较大差距,道路设计者就需要在充分考虑城市底蕴、实现人文价值的同时兼顾道路的实用性,既契合城市居民出行需求,又满足大量游客旅游需要。另外,城市文化底蕴的实现还在于道路设计的人性化,重视以人为本,充分考虑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需要,体现人文关怀。

2 城市道路规划和道路设计要点

2.1 结构优化要点

当前部分城市的道路建设仍存在较多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便是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3个方面:首先,道路宽路设计缺乏科学性,部分城市的市中心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是因商业用地密集,主干道用地不足,道路狭窄,无法满足车流及人流道路需求,易造成交通拥堵,甚至可能增加安全隐患。其次,城市主次干路比例存在不足,主要是主干路占比较高,但是,对于次干路和支路的建设重视度不够,造成后者密度低,城市居民即使进行短距离出行也要通过主干道,这就在较大程度上加大了城市主干道负荷,在增加风险的同时也可能加剧交通拥堵。最后,城市道路等级结构设计不科学,并未针对不同出行距离的道路予以分级,造成道路在投入使用后功能性不强,无法有效满足车流及人流的需要及分流。

因此,在进行城市道路规划时,需要按照城市发展实际及未来发展情况进行道路整体结构的优化,考虑的内容包括人口规模、经济水平、城市规划、城市性质、道路需求及城市用地现状等。在进行规划时,就需要首先了解城市道路需求,针对性划分和调整道路等级,实现车流分流;此外,也要合理提升次干道和支线道路所占比例,增加人均道路面积,减少主干道车流压力,降低交通拥堵发生的可能性。

2.2 纵断面设计要点

优化城市道路纵面设计能够更好地发挥道路功能,提升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同时可以发挥道路的景观功能。部分城市在进行道路设计时,也存在纵断面设计不合理的问题,需要重视和优化。在实际道路工程规划和设计时,需要提前了解国家道路设计规范,根据城市需求进行纵断面设计,保证设计符合各项相关指标。对于城市道路而言,纵面设计的重点在于道路曲线设计及中心线标高设计,需要提前考虑道路所在区域的地质地形、道路等级、地下管线铺设情况等,把握好道路长度及坡度,实现纵断面这一空间线的优化,合理利用道路地形,保证道路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坡长及坡度方面,虽在极限值之下均是符合国家道路建设相关要求,但是,一般情况下并不会使用极限值,因为极限值的使用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驾驶的舒适性;在特殊条件下,为缩短路线长度、避免道路涉及地质条件复杂路段也可以合理使用极限值。城市道路的地形也对坡长及坡度的选择有较大影响,在平原地区,纵断面设计的难度较小,因为坡度多较为平缓,需要进行最小坡度和最小填土高度的相关要求;而在丘陵山区,由于地势复杂、坡度较陡,在进行设计时,就需要保证纵坡的顺畅性,通过多种设计方法避免出现坡度过大起伏,也防止坡度突然变化给驾驶带来的安全威胁。

2.3 平面设计要点

城市道路平面设计是设计环节最重要也是设计者最容易忽略的内容之一,直接关系道路整体布局的合理性。但是,当前部分城市在进行道路设计时对此重视度不高,并未严格按照道路建设相关规范予以优化调整,可能会造成道路转点角度不规范、平曲线长度及半径不达标等诸多问题,无法最大程度发挥城市道路的作用。因此,在进行设计时,需要首先考虑平面设计上需重视的重点内容,其中关键点就是道路曲线设计、公交站点选择。首先,道路曲线设计上,在道路交叉口需要保证曲线半径弯曲度,外距在20cm以上,避免出现急转弯。此外,对于断背曲线和复曲线要减少使用,适当增加转弯半径,减少过度急转弯造成的安全隐患。其次,公交站点选择上,设计人员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在尽量选择交叉口的情况下避免对行人造成影响,各个站点间的换乘距离需要在50m以下,提升居民公交出行的便利度。若人流量、车流量较大,则需要适当拓宽进口车道,尽量设计公交车专用道,缺乏专门道路设计也需要将公交站点设置于交叉路口出口。若路为三幅路,即一条行车道被两条分隔带分割成三大部分,则需要充分考虑隔离带断开位置,若人流量较多,则需要保证断开位置对齐,保证非机动车辆、行人过街的便利性。

2.4 功能及安全性设计要点

保障城市道路功能性是道路设计的关键,但是其中保证道路通行安全性更是核心项目。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时,需要增加安全设施的设置,提高道路安全保障。如在主干道设置安全岛或分隔带,为行人、非机动车辆过街提供安全保证,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道路设计的美观性,实现景观功能;此外,在商业区、医院、学校等人流量较多的区域,也需要设计行人专门通道,减少机动车行驶带来的安全威胁,同时也能保证机动车行驶的通畅性和舒适感。

2.5 交叉路口设计要点

部分城市在进行城市道路规划时,并未充分考虑交叉路口车流量、人流量等实际情况,缺乏对于环境的整体考量,单纯用统一的规划模式进行交叉口设计,可能造成车道数不合理、交叉路口和红线选择不当等问题,致使交叉口出现拥堵的概率较高。另外,交叉口分流设计也需要引起设计者的关注,在机动车、非机动车种类及数量都在显著提升的情况下,人流量较高的学校、居民区等若不做好分流设计就很容易造成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相互拥堵干扰,不仅造成了道路资源浪费,也会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另一个可能发生交叉口设计不合理的原因在于,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先于交叉口道路设计,在规划时能够使用的地块条件有限,因此无法通过增加渠化车道优化交叉路口通行能力。因此,在进行交叉口设计时,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者需要格外重视道路通行的安全性和顺畅性,将安全问题和车辆疏导能力作为设计要点,一方面,需要合理利用信号灯及其他交通标识,合理调整车流量,保证车辆及行人使用道路的安全性和流畅性。另一方面,也需要增加渠化车道,合理调节不同时间段的人流量、车流量,在提升道路功能性的同时,减少交叉路口交通堵塞情况的出现。

3 结语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是城市整体建设的重点环节,涉及内容广泛、系统性强,城市管理者及道路设计者必须充分重视道路设计质量的提升。在经济发展背景下,人口数量、机动车数量都在显著增加,也对城市道路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设计人员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道路的实际需求,并在此基础上预估城市的未来发展情况,提升道路设计的前瞻性。此外,设计者必须保证道路设计的功能性、安全性、人文性,提前了解城市道路实际需要,优化道路设计,减少常见问题的出现,进一步探究在道路设计过程中可能用到的专业技术知识,从整体出发,制定出最符合城市发展需要的、贴合居民出行需求的道路建设方案,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满足城市交通需求的情况下,为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助力。

猜你喜欢
人流量道路设计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城市道路照明电气设计常见问题探究
城市道路清扫之我见
某码头大件运输道路设计浅析
基于道路设计中的选线优化设计研究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轨道交通疏解道路设计研究
提高高职院校图书馆现刊阅览室人流量的策略研究
三级客运汽车站服务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小吃店选址实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