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鞠通对张仲景复脉汤之继承与发挥

2024-05-19 15:09谷劼楠王国为王永涛田笑新彭彬徐世杰
环球中医药 2024年4期
关键词:吴鞠通复脉张仲景

谷劼楠 王国为 王永涛 田笑新 彭彬 徐世杰

复脉汤,也称炙甘草汤,出自《伤寒论》,原文提及其治疗“伤寒,心动悸,脉结代”,因此其方长期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心律失常、高血压等心血管病[1-2]的治疗,这符合“方证相应”的思想。尽管在临床实践中,该方对治疗此类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但是其应用范围似乎过于狭窄,难以完全适用于临床诸多其他病症。若一个方剂能够切合疾病的证候和病理机制,其应用范围必然可以扩大。同时,根据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对方剂进行灵活的加减化裁,可以使之更加贴近病人的病机和证候,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无论是将复脉汤原方应用于不同疾病,抑或是针对病人不同的状况进行化裁,都需要对复脉汤之法有深入的理解。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张仲景在复脉汤方中的用意,这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扩大该方的应用范围,并进行灵活的化裁。

吴鞠通作为温病四大家之一,因其对温病领域的杰出贡献备受赞誉。《温病条辨》序言曰:“见其(吴鞠通)治疾,一以仲景为依归,而变化因心,不拘常格……非有得于仲景之深者不能。”[3]该书中有相当多的方剂是化裁自张仲景方,如连梅汤、椒梅汤、新加黄龙汤、宣白承气汤、导赤承气汤、牛黄承气汤、增液承气汤等[4],用以治疗与伤寒之病机迥异的温病各阶段证候。由此可见,吴鞠通得张仲景真传,其在临床实践中善于运用张仲景方,并且已达化境,能够自如变化。因此,分析吴鞠通对复脉汤的改进和发展,可能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张仲景在书中对复脉汤之尚未详尽阐明之意,从而拓展复脉汤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并进行更加灵活的化裁使用。

1 吴鞠通加减复脉汤对复脉汤的继承与发挥

1.1 养阴为复脉之本

脉以液为精,养阴为复脉之根。《灵枢·决气》言:“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中焦在受纳和消化水谷后,吸收其中的精微物质,称为“汁”。“汁”包含了营气和津液,两者进入血脉后变为血液。因此,营气和津液是血液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复脉汤所治心动悸脉结代,其病机为阴阳气血亏虚,其中血虚以阴虚为基,故重用生地黄一斤为君药,用麦冬半升、阿胶二两、麻仁半升,形成恰当的滋阴药物组合,以补津液,而充血脉。

吴鞠通洞悉其方理,继承其养阴,发挥其应用,不变其组合,在继承张仲景的基础上加减化裁复脉汤,以复津液,填肾精,奏养阴之功,并贴合温病下焦证的阴损的病机。“温邪久羁中焦阳明,阳土克少阴癸水……以复脉汤复其津液,则阴复而阳留,庶可不至于死也”。在邪热煎灼日久,耗伤津液与精,至温病后期,阴虚所涉及得脏腑广泛,全身津液皆枯,伤阴程度深,并非单纯伤津液,且伤及肾精。寻常滋阴方剂,如麦门冬汤、增液汤等,针对病位并非全身,因此所选取的滋阴方剂需要同时满足补周身之液、补津液而填精的作用。

第一,复周身之津液。血脉布周身,脉中之液可达周身,濡润脏腑。复脉汤可复脉中之津液,随血脉而至身体各处,吴鞠通取其滋阴药物组合而成加减复脉汤,即为此意。在《温病条辨》中多处论述即可作证。《产后三大证论》提及用三甲复脉汤治疗产后胃肠津液不足所致的大便难。可复胃肠津液,复脉汤中有麦冬、地黄,本有增液汤之意,可增胃肠津液,而解大便。又可复心液,汗为心之液,温病烧灼津液,误表发汗,心液受损,心中大震,舌謇神昏,使用三甲复脉汤治之。加减复脉汤方中麦冬可滋肺胃心之阴;阿胶润肺,如补肺阿胶汤所用,治疗肺热阴虚,又滋肾阴,如吴鞠通在注释连梅汤中称阿胶可救肾水。但麦冬、地黄二药用以救阴之时,则并不涉及肾阴,如清燥救肺汤中即用阿胶、麦冬、麻仁,而不用复脉汤之地黄,所治为肺燥,病位并不及肾,因此还需要配伍其他药物,如阿胶来针对下焦证的肾阴已伤,肾精亏耗的治疗。

第二,填肾精。《金匮真言论》曰:“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温病伤精,肾精告竭,阴液不得上潮,可致口干;阴伤精脱,可致耳聋。吴鞠通认为,复脉不局限于复血脉中之津液,也可复肾精。如下焦病篇第3条“温病耳聋,病系少阴,与柴胡汤者必死,六、七日以后,宜复脉辈复其精”。吴鞠通应用加减复脉汤治疗温病后期少阴肾之精亏耳聋,其自注言:“瑭于温病六、七日以外……耳聋者,悉以复阴得效。”可见临床应用疗效佳,此言复脉为热邪劫阴之总司也。又在本篇第8条的自注曰“盖少阴藏精,厥阴必待少阴精足而后能生,二经均可主以复脉者,乙癸同源也”。复脉汤之生地入肾经,能填精生津,为滋肾阴之主药,伍阿胶而滋肝肾之阴,复肾精。因此共同解决了阴虚涉及病位广泛,阴虚程度耗伤津液、肾精的问题,其原理是借助张仲景复脉汤之养阴药,复脉中津液而复周身津液,借胶、麦、地、麻四味药物本身特性而针对阴虚之津液精亏病机。

1.2 脉动有阴阳之分

1.2.1 伤寒需复脉动之阳 心动悸脉结代,需要复其脉正常之律动。脉之动,需要阴之营血的充足,也需要阳之卫气的推动,如《紫虚脉诀》所言:“人身之脉,本乎荣卫;荣者阴血,卫者阳气。荣行脉中,卫行脉外。脉不自行,随气而至;气动脉应,阴阳之义。”[5]伤寒伤阳气,因此在养阴的基础上,补阳气,来恢复卫阳对脉的推动,以复其脉动。桂枝在桂枝汤中与芍药同用,来调和营卫,在桂枝甘草汤中又可以治疗心阳虚证,因此伤寒之复脉汤取其补卫阳、心阳之意[6-7],用于配合养阴药物以复正常脉律。

1.2.2 温病需复脉之营阴 吴鞠通面对的传染病,温病的病邪已经与伤寒大不相同,伤寒伤阳,温邪伤阴[8]。在风温等以热为主的温病中,伤阴的病机贯穿疾病始终。在温病的后期,也就是温邪传入下焦,此时阴津损伤严重,并且伤及肾精。脉道干涸,脏腑枯槁,营阴亏耗是其最重要的矛盾,因此并不需要桂枝来温煦心阳和卫阳。白芍与桂枝同用为调和营卫的经典组合,在伤寒的心动悸脉结代中用桂枝,以桂枝温煦卫阳以推动血行,于温病下焦津液大伤中用白芍,以白芍可养脉中营阴。张仲景常常在胸闷时去芍药,提示治疗上焦阳虚证时则不用或少用白芍[9],这可能是复脉汤不用白芍的原因之一。

1.3 去参姜枣以顺寒温之性

前文阐明了复脉汤中四味养阴药的保留意义。并介绍了桂枝与芍药取自桂枝汤,以调和营卫,分别用于复脉汤与加减复脉汤。然而,复脉汤中的参、姜与枣的作用尚未解释。人参在加减复脉汤中不被使用,与温病和伤寒的病邪耗伤阳气的区别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伤寒病程中,病邪为寒邪。寒邪入里后郁闭卫阳,体内阳气外出受阻,久积不散,最终过盛化热[10], 伤津耗气,转属阳明。在此转化过程中,寒邪也在不断消耗人体的阳气,化热之后再伤津液,因此阳气伤在前,津伤在后,伤阳气是基本问题。而温病病因为温热邪气,其发病以发热为主症,在疾病之初就无须借助人体的阳气而化热,起初就大量耗伤津液,从始至终阴液的耗伤就是主要矛盾。如同伤寒之四大证与温病之四大证,前者使用白虎加参汤,后者使用白虎汤[11],洪脉来盛去衰,本身就是带有阳气耗损之象,但是伤寒之阳明四大证时,阳气的耗伤较温病的要强,因此前者需要用人参,后者不需要。病邪的寒热不同,对阳气的损耗不尽相同,这是用人参的重要参考。在《温病条辨》中焦篇姜枣性味辛温甘温,加减复脉汤不用此二药,亦怕恐其补阳气而助邪热,而煎灼已伤之阴。亦有学者认为吴鞠通去复脉汤之姜枣尚可,然去人参为误,认为温邪耗气,且人参可补气以养阴[12]。然而吴鞠通于加减复脉汤的亦使用人参,只是并非作为主要药物,《温病条辨·下焦篇》第十九条注直言:虚盛者加人参。第二十八条亦言:“大凡体质素虚之人,驱邪及半,必兼护养元气,仍佐清邪,故以参、甘护元阳。”皆提示人参在阳气虚衰重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重点为阳气是否虚衰。

2 吴鞠通复脉汤系列方之拓展

2.1 三甲固阴潜阳以防肝风内动

阴液广泛分布于周身,濡润各个脏腑,以维持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阴液的受损往往会影响相应部位的脏腑,从而导致其功能的受损[13]。肾开窍于二阴,司二便开阖,温邪深入下焦,耗伤肝肾之阴,可影响肾的封藏功能,致肾虚不固,恐见滑脱伤阴,当以固阴法。如《温病条辨》下焦篇所言:“温病深入下焦劫阴,必以救阴为急务……复阴之中,预防泄阴之弊。”三甲分别是牡蛎、鳖甲、龟板。吴鞠通在加减复脉汤的基础上,去麻仁加牡蛎为一甲复脉汤,留麻仁加牡蛎、鳖甲为二甲复脉汤,二甲复脉汤再加龟板为三甲复脉汤。下焦温病加减复脉汤证,若有大便溏,需用牡蛎预防肠道“泄阴”,有固阴之义。

温邪深入下焦,耗损肝阴。《素问》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阳失于肝阴的濡润,而肝风内动,“热邪深入下焦……手指但觉蠕动,急防痉厥,二甲复脉汤主之。心中憺憺大动,甚则心中痛者,三甲复脉汤主之”。故吴氏视肝风内动的程度不同,由轻到重依次加入牡蛎、鳖甲与龟板,若仅仅手指蠕动,加牡蛎、鳖甲潜肝阳;若至心动悸,则加龟板镇肾气。此外,鳖甲可清虚热而存阴。龟板能固冲任而止血,二药可协助牡蛎加强固阴作用。

2.2 定风珠填阴而防阴阳离决

“热邪久羁,吸烁真阴,或因误表,或因妄攻,神倦瘛疭,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时时欲脱者,大定风珠主之”。温热之邪长期伤阴,或因汗下不当,导致阴液大伤而致阴脱。大定风珠的证候是三甲复脉汤证候的发展阶段,表现为精神萎靡,身疼、脉弱无力、舌绛红而苔剥脱,“此邪气已去八、九,真阴仅存一、二”,此时的阴伤程度较加减复脉汤和三甲复脉汤更深,真阴欲竭,阴虚风动为其主要病机。大定风珠是在三甲复脉汤的基础上,加入鸡子黄和五味子而成。 “亢阳直上巅顶,龙上于天也”,提示肝阳失去肝肾之水的制约,则上窜而成风,且出现“时时欲脱”的阴阳离决之征象。

使用“鸡子黄实土而定内风;龟板补任而镇冲脉”的组合是吴鞠通用于潜阳、息风的重要方法。“定风珠”之名因鸡子黄形似珠物,具有巽木之精,能息肝风。肝属巽木,巽为风。龟亦如珠,有真武之德,能镇震木。震为雷,在人为胆。雷动必有风,雷静而风亦息。吴鞠通运用八卦中的巽卦和震卦来说明鸡子黄和龟板配伍抑制阳盛、息风的机理,提示定风珠能息肝风的关键药物组合就是鸡子黄和龟板。

“以大队浓浊填阴塞隙,介属潜阳镇定”,因此大定风珠在三甲复脉汤的基础上,加入小定风珠的鸡子黄,增强阿胶血肉有情之品填阴之效,配伍大量的养阴药物以大补肝肾之阴;采用鸡子黄和龟板配伍抑制阳盛、息风的思路,使阳气归于下焦;并且使用五味子的酸收敛阴,加强脱证的预防,共同达到填补阴液,制肝阳而息风,并防阴阳离绝。

3 结语

对方剂之机理认识的突破,可以突破其原有的适应证限制,解决当时的临床需求。张仲景所创之复脉汤,用以针对伤寒阴阳两虚之心动悸脉结代。吴鞠通深入研究张仲景理论,在复脉汤的基础上进行化裁,去除其温阳益气的成分,形成以补阴药物为核心的加减复脉汤系列方。通过对吴鞠通化裁的分析,可以看出养阴是复脉汤治疗的根本,这深化了对复脉汤机理的认识。此外,吴鞠通理解桂枝汤中桂芍调和营卫的意义,张仲景取桂枝以复脉中之阳,吴鞠通则取芍药复脉中之阴,补全了复脉阴阳法的体系。在此基础上,吴鞠通又加入三甲,以应对阴虚加深变证,扩大了复脉汤的适应范围,使其在外感病治疗体系中更加系统完整。尽管吴鞠通的化裁直接针对外感病,但其变化复脉汤的机理,为化裁复脉汤应用于内伤之寒热阴阳各科提供了参考。通过机理的深化和拓展,可以突破复脉汤原有的应用限制,实现其在更广泛病证中的应用。

猜你喜欢
吴鞠通复脉张仲景
山阳医派宗师吴鞠通
悬壶济世的张仲景
张仲景:经方善用姜
运用吴鞠通寒湿理论治疗中焦寒湿证疗效观察
复脉汤治疗心脉痹阻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胺碘酮联合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
复脉汤对心肌缺血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率及Cx43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
钩吻
张仲景脾胃理论探析
“医圣”张仲景临证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