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领会“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

2024-05-17 15:30鲁长安黄佩璠
党员生活·下 2024年3期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总书记

鲁长安 黄佩璠

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题中之义。正如恩格斯所说:“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革命。”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同年12月,他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由此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术语革命”,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今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我们要以历史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深刻领会“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的演进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正确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以历史思维深刻领会“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的演进逻辑

历史思维,就是知古鉴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创立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大历史观,深刻领会“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的演进逻辑。

纵观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一切生产力都归结为自然力”是“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的理论依据。 生产力是参与物质生产过程并生产出物质产品的各种自然要素、主体要素和社会要素形成的合力系统。而自然力是一种源于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的,并被无偿应用于生产过程,带来额外收益的生产要素。马克思指出:“科学作为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产品,……表现为自然力本身。表现为社会劳动本身的自然力”。自然力是生产力的自然基础,是生产力基本要素、社会财富和科学技术生产力的生态源泉。然而,“资本的生产力”以掠夺式使用自然力为代价,破坏了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为此,马克思指出,要认识和尊重自然力规律,依靠科学技术创新,“从外延方面或内涵方面,加强对这种自然物质的利用”,实现对自然力的可持续利用。

纵观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历代领导人注重通过优化科技与生态良性互动来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今天,‘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依然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科学的春天依然在祖国的天空上播洒阳光,科教兴国战略依然给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着强大驱动。”毛泽东同志领导人民“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植树造林、兴修水利、保持水土、治理废水,也不忘技术革新、号召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邓小平同志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同志写下了《论科学技术》,强调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指引着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贯彻实施。胡锦涛同志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绿化祖国”,从确立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建设生态文明到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在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懈追求科技、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这一战略论断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二、以系统思维深刻领会“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的理论逻辑

系统思维,就是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把握规律。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系统观念,将新质生产力与綠色生产力联系起来,整体考察它们的科学内涵、辩证关系。

关于“新质生产力”和“绿色生产力”的科学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为此,他深刻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他指出:“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外延,也为我们准确把握“绿色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所谓“绿色生产力”,就是坚持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摆脱传统生产力高能耗、高碳排放、高污染的路径依赖,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符合新发展理念特别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关于“新质生产力”和“绿色生产力”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些重要的发展理念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基本原则,为我们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和“绿色生产力”的辩证关系指明了方向。绿色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的自然底色和生态基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绿色生产力发展的题中之义和必由之路。两者都是先进生产力,共同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实践。“新质生产力”和“绿色生产力”关系的实质是正确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总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三、以创新思维深刻领会“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的实践逻辑

创新思维,就是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辩证统一,开拓创新、守正创新、推陈出新,固本培元、革故鼎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他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这一重要论述连续五次提到“新”,科学概括了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这就为贯彻落实“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提供了根本遵循。

绿色理念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想先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此,必须坚持“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的先进理念,必须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特别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扎实推进的高质量发展,是以绿色发展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

绿色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新质生产力的实践动力是新技术。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等催生,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因此,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高质量发展,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以科技创新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两大部类产业发展,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这两类核心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作者鲁长安系湖北省委党校副教授,黄佩璠系湖北省委党校硕士生;本文系2022年教育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重大专项课题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新质生产力总书记
寻找新质生产力
形成新质生产力要先锻造新质思维
构建训练伤一体化防治模式 为新质战斗力生成提质增效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基于体系仿真试验床的新质作战能力评估
总书记的告诚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