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

2024-05-17 13:00钱雪萍
求知导刊 2024年4期
关键词:反思能力初中物理自主学习

摘 要:物理课程知识以理论知识为主,虽有趣味实验,但占比不多,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是教师应重点思考的问题。新课标背景下,物理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反思能力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主要阐述了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重要性,分析了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并对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反思能力;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钱雪萍(1978—),女,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第九中学。

初中物理课程具有明显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特征,学生如果在学习时仅进行机械背诵和记忆,就无法深入理解相应知识,很难有效解答相应问题。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转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弥补,进而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重要性

就学生而言,在物理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对其反思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如下:课前反思可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预习,提升其预习效果;课堂反思可促进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探究,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课后反思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就教師而言,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重要意义,并在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过程中,对自身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这样不仅能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还能为自身教学方法的调整提供支撑,为物理教学的顺利实施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基础保障[1]。

二、初中物理教学现状

和其他课程相比,初中物理课程的学习较重视学生的逻辑思维,由于其涉及很多定义和公式,且这些定义和公式较为抽象,因此对于许多学生来说物理课程学习难度较高。在物理学习中,部分学生仅以机械背诵的方式记忆相关知识,无法深入理解知识的本质,难以实现相应的学习目标,这容易导致其对初中物理产生抵触情绪[2]。结合初中生物理学习情况来看,一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十分认真,笔记做得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对于相关基础公式也背得滚瓜烂熟,对教师的提问也能清楚回答,但在课后自主练习时却不知如何下手,在题目改变表达方式后,就不知道如何解答,知识应用能力不足。这说明这些学生只是机械地记住了相关知识,并没有深入理解知识的本质,因此不会迁移运用知识。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

(一)借助物理问题,培养反思意识

要想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与反思能力,教师在讲解教学内容后,要设计相关问题,以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反思。受能力和经验影响,在物理课堂学习中,学生经常会产生各种疑惑与问题,教师应借题发挥,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反思能力。多方面的学习反思可使学生详细地梳理知识脉络,串联各个知识点,进而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找到有效的解题方法,深入理解知识。以“声现象”一课的学习为例,为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促使其主动学习,教师可围绕“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反思。该章节知识相对简单,只是其中包含的知识点较为散乱,基于此,教师可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1)只要物体震动就一定会有声音吗?(2)在人对话时声音是如何传播的?(3)“声音响度越大,音调越高”这一观点是否正确?(4)在百米竞赛中,我们为什么要从枪冒出烟雾开始计时,而不是根据枪声计时?(5)在买西瓜时,很多人会用拍打的方式来判断西瓜是否成熟,这是为什么呢?(6)为什么蝙蝠可以在夜间捕捉飞虫,并且在漆黑环境中不会撞到其他物体呢?借助上述问题引导学生反思,可帮助其有效掌握声音三要素以及音调、响度等知识。长时间进行此类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让其在不断反思中进行自我纠正。

(二)课堂互动反思,提升学习能力

学生能力有限,很有可能无法利用现有经验对自身学习的优势与不足进行总结与反思,此时便需要他人及时帮助和引导。同时,教师也要认识到,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学生很难客观、清楚地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需要他人进行引导。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反思,这样能提升学生反思的质量。例如,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课的教学中,在学生反思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围绕自身不足提出物理问题,并与其他同学互动,这样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反思活动质量。一些学生可能对凸透镜特点和作用了解不够全面,因此会向他人提出“请阐述一下凸透镜的特点是什么?这种特点和凸透镜成像有什么密切关系?”等问题,而被提问者在听到这些问题后会围绕具体问题进行反思,从而加深对相应知识的理解。在这样的互动反思中,学生能逐渐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总的来说,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反思,可使学生快速掌握一些易被忽略或者较分散的物理知识点,突破一些物理学习难点,并让学生在互动反思中真正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3]。

(三)结合错题反思,积累学习经验

在物理学习中,反思是积累学习经验、纠正错误的一个重要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样的活动带领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主学习,可使其将教学要求与已有学习经验有效融合,从而逐渐形成“在反思中进步”的学习意识。在以往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进行教学反思多以思考为主,仅对自身的学习经验进行回忆,而对于反思的具体作用和内容有所忽视。教师在课堂上结合错题素材引领学生反思,不仅可为其展示具体的错误问题,提供有用的学习经验,而且能激发其物理思维,让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4]。以“升华和凝华”知识点的教学为例,本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基础概念辨析能力,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相关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首先,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墙角处冰块渐渐消失,但地面上并无水迹的视频,随后问学生这是什么现象。对于该问题,一些学生表示冰消失只是融化的一种。这一答案是错误的,忽视了“升华”这一概念。此时,教师要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进行全面反思,让学生明白视频中墙角处冰块的温度显然没有达到蒸发所需的最低温度,因此“蒸发”这个答案也是错误的。结合错题反思,学生能对同一问题进行反复思考探究,从而逐渐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加深对相应知识的理解。

(四)利用实验探究,训练反思能力

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探索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活动。实验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既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关键。教师科学组织实验教学,能帮助初中生深入理解和运用物理知识,但如果在实验教学中忽视反思,就难以保证教学成效[5]。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反思,训练其反思能力。

首先,反思实验设计思路。例如,在测量某一石块密度的实验中,首先我们要依据实验目的明确实验原理,然后结合实验原理确定实验需要测量的量,接着开始设计实验方案,最后根据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并开始实验。教师可让学生结合以上实验设计思路,反思这类实验的关键点在哪里。

其次,反思实验研究方法。在物理实验中我们要运用一些科学研究方法,如转换法、控制变量法等。初中生如果想熟练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就要在认真听教师讲解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分析、自主领悟,主动运用。因此,在完成实验设计后,教师可让学生思考如下问题:实验设计中采用了哪些物理研究方法?這些研究方法以前在哪些地方使用过?例如,在教学“滑动摩擦力”的知识时,在学生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并让学生思考问题:滑动摩擦力实验有什么特点?该实验和哪个实验相似?采用哪种研究方法会更为有效?在之前的实验中是否也用了相同的研究方法?从该实验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设计这一实验需要特别注意哪些方面?这样引导学生反思实验研究方法可让其充分了解实验设计过程,并有效提升其反思能力。

再次,反思实验结论。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实验得出的结论,反思实验数据是否科学充分。例如,在探究焦耳定律的实验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反思该实验的现象反映了什么,反思相关实验数据是否科学充分。

最后,反思实验步骤。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是否合理、可行,并让学生明确在正式实验时要从哪步入手。例如,在探究石块密度的实验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其设计的实验步骤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能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对实验步骤进行反思,学生能对实验操作流程有更清晰的认识,提升科学探究意识、反思能力。

(五)写反思日记,掌控学习进度

教师引导学生写反思日记是提高学生反思意识与能力的一个有效方式。在写反思日记的过程中,学生能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并思考如何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指导学生写反思日记前,教师要与其一起确定写作方向,提出一系列有较高反思价值的物理问题,这样更方便其了解个人不足和学习优势,有效地掌控学习进度。例如,在“熔化和凝固”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便可设计一些有反思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结合这些问题写反思日记。学生会在反思日记中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并明确自己的不足。教师通过学生的反思日记,能对班级学生学习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能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案[6]。

(六)培养反思习惯,激发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物理教学中,部分教师并不重视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而注重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结果,这样的授课会导致学生无法清晰地认识自身的学习情况,对物理课程学习产生抵触心理。要想有效改变这一情况,物理教师就要重视对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物理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反思效果与综合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给予学生启发和点拨,还要为其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激发其学习主动性,提升其学习自信。以“压强”一课的学习为例,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呈现生活中的压强现象,引导学生对压强知识进行主动探究。随后,教师可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最后,教师可列出公式,让学生验证自己得到的答案是否正确。教师通过不断引导,能让学生逐渐形成反思习惯,并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结语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有效方式。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从课堂互动反思、结合错题反思、利用实验探究、写反思日记和培养反思习惯等多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创新,有效调动学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王玉林.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3(21):105-107.

焦晓靓.基于“小实验”,创造新活力:初中物理教学新形势[J].读写算,2023(12):44-46.

袁吉法,张霜.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3(4):92-94.

李睿.常思己过 砥砺前行: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反思能力[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8):77-79.

杨卫.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路径探究[J].考试周刊,2021(11):131-132.

许光曙.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路径[J].中学物理,2020,38(14):40-42.

猜你喜欢
反思能力初中物理自主学习
高中数学教学中反思性学习的运用分析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