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段语文教学中词串的妙用

2024-05-17 21:19石文丽
教师博览 2024年4期
关键词:词串高段词语

石文丽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江苏 苏州 215028)

一篇课文的教学往往涉及字词句篇、主旨情感、修辞手法、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知识,且散落在文本的每一个角落。小学低段的教学多以字词为基础,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与梳理。但进入中高段以后,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已然不同,若不与词语积累、课文理解、“慧学”能用等目标结合,字词教学必然会拖课堂后腿。所以词串的整合与使用成了中高段语文教学的一个关键点,也是让“慧学”落地生根的手段之一。

每篇课文中的生字词并不相同,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也不同,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将相关的词语重新设计成词串,让词串为整篇文章的教学服务。词语和词语之间形成一条光辉的语链,与文章的义理、情感一起成为学生掌握语文要素的法宝。

一、词串提取之法:多元融合,成为课堂“慧学”的抓手

对一篇课文中的词串,我们并不是单一地提取整合,而是多元融合地去看待,从识字解意、文本主题等方面进行考量,让词串教学成为课堂“慧学”的抓手。

(一)以识字解意为导向,解课文的阅读之惑

一篇课文是由不同的字词组成的,学生对基本词语的识读与理解关系到对文章的认知与体悟。面对中高年级动辄十几个字会认、会写的需求,教师在词串的设计中可以以文中重点的二会字、四会字为导向,帮助学生扫清理解障碍。

以四年级上《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为例,会认字中包含了4个多音字,难读难辨。可提取课文中4个带多音字的词“露脸、角色、哄堂大笑、唉声叹气”让学生朗读,随后出示多音字的读音和义项,让学生辨义正音,加深印象。

有时可以根据文体特点提取特色词串,比如在教学七律《长征》时,可以提取“岷山、五岭、腾细浪、乌蒙、磅礴”等字词,引导学生关注这首诗的韵脚,为读出课文的感情与节奏做准备。

面对中高年级生字多的情况,也可以把难理解、易出错的二会、四会字词放在一起,组成词串。在教学《草船借箭》时,我提取了“妒忌、擂鼓;都督、丞相;周瑜、曹操”三组词串,分别归类为动词、官职、人名。在这种对比整合中学习,学生对汉字会有更深刻、更整体的印象。

如果没有提取、整合、归类的意识,而是根据课后的二会字、四会字的顺序进行教学,依靠学生的机械记忆,教学效果必定一般化;而通过词串的整合与归类,学生可以在联系中对比,在对比中体悟、记忆,自主梳理汉字形、音、义,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以词语积累为导向,获得语言的内化之功

词语有极强的表现力和生命力,他们是文章富有情趣、义理的基石,也是学生行文充满意趣的基础。准确地把握词语,不仅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还可以成为作文的台阶。观文者若能借词入文,那便是学习的集大成者了。所以,有时可以从学生的角度整合词串,为学生的行文、交流、表达打通词语的“任督二脉”。

在中年级阶段,课文中的“的”字短语、叠词等是学生可模仿使用的习作素材,所以在教学时可以提取整合。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我提取了“湿漉漉的水泥道、亮晶晶的水洼、金黄金黄的叶子、闪闪发光的地毯”等词语,在课堂上展示一些风景照,让学生照样子补充拓展。对于作文起步阶段的学生来说,扩充这些有规律的词语能让他们的习作形象生动。

一些课文中有丰富的四字词语,这些词语表意凝练,富有文采,将它们整理出来,让学生感知记忆,将对学生的行文有极大的帮助。在教学《观潮》时,我发现课文中对大潮来临景象的描写颇具匠心,一连串的四字词语涌现在学生面前,所以我提取了“闷雷滚动、山崩地裂、风号浪吼、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浩浩荡荡、漫天卷地、齐头并进”等词语,让学生理解、朗读、记忆,感受大潮的势不可当与奇特卓绝。在随后的课文练笔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用这些四字词语重写钱塘江大潮之美。学生将文中的词语内化,展现了词语的灵性之美。

一些课文中有俗语或文言类词句,这些词语往往富有感染力和历史文化内涵,在教学时,也要帮助学生积累。以《忆读书》为例,我将文章中关于四大名著的文言类词句放在一起,“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给学生画出停顿符号,让学生读出节奏,并结合名著简单介绍。

张祖庆老师说:“当词语未与学生的精神领域建立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时,这些词语在学生的心中是了无生命的,这样的词语是生机勃勃的心灵之树旁一片枯萎的叶子。”教师对词语的有效提取与整合、展现与拓展、对比与强调,都会让学生的语言场更广,让学生对语文之美感悟得更深一些。

(三)以文本主题为导向,产生文本的情理共鸣

一篇课文的文章脉络、主旨情感、道理意趣靠的是一个个词语。一些情感色彩较为强烈的课文,每一个词语都能显示作者的态度。将这些词串提取归类好,就可以成为学生理解文章的“针线”,这一个个词语在学生理解时“穿针引线”,实现文本、学生、教师之间的有效对话。

在教学《巨人的花园》时,我提取了这样四组词串:

叱责 不允许 布告牌 高墙 拆除(巨人的动作)

柔嫩的青草 星星似的美丽花朵 丰硕的果子(花园美丽的样子)

北风 雪 凄凉(花园凄凉的样子)

搂住巨人 亲吻(孩子的动作)

四组词串既对应了故事的主角——巨人和孩子,又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花园。在朗读正音后,我让学生找出了每一类词语的共同之处。又让他们概括两组形容花园词语的不同,学生总结出了美丽可爱与寒冷凄凉两种感觉。于是围绕着巨人、孩子、花园的变化这三点,展开了对故事的探讨——巨人和孩子做了什么让花园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呢?所以,以文本主题为导向提取词串,能帮助学生疏通文章脉络。

有时,词串的提取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中人物的形象。在教学《麻雀》时,我提取了这样三组词串:

嗅到 愣住(狗)

呆呆 无可奈何(小麻雀)

掩护 嘶哑 拯救 搏斗(老麻雀)

在学生正音释义之后,我请学生思考,这三组词分别描写的是文中的谁?学生很快发现,文章围绕狗、小麻雀、老麻雀展开。我再请学生仔细揣摩这三组词语所描绘的形象,学生能发现狗的胆怯、小麻雀的弱小无助、老麻雀的勇敢坚定。通过揣摩一组词语,体悟人物形象,让词串教学服务于文本情理,词串便活起来了。

二、词串利用之道:探文本之骨血,达到课堂的“慧学”目标

(一)品析情意,感受文本

词语有着极强的表现力和生命力。课文中往往有那么几个词语能够“一叶知秋”,能借以悟出文中人物的心情、性格、特点,文章的意境、情感也因这些词语油然而生。中高段的语文教学,需要学生通过词语体悟人物形象,所以提取词串时,可以把能体现人物形象的词语进行归类。

《“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通过危难来临时乘客的惊慌失措与船长的镇定自若的对比,突出哈尔威船长的人物形象。单元要素也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体会人物形象。所以,我关注了环境描写的词语,并梳理了能展现不同人物动作、情态的词串:

烟雾弥漫 阴森森 阴惨惨 一片混乱 汹涌湍急(环境描写)

一窝蜂 你推我搡 失魂落魄 惊恐万状 惊慌失措(乘客情状)

镇定自若 威严 巍然屹立 忠于职守(船长情状)

学生在正音释义后,便进行了词语的归类,发现三组词串描写的分别是环境、乘客和船长。随后,我让学生思考,这些词串能勾勒出怎样的情状?学生便发现,描写环境的词串显示情况的危急,描写乘客的词串突出紧张和无序,描写船长的词串凸显镇定自若、临危不乱。将描写乘客和船长的词串一对比,学生得出,对乘客情状的描写是对船长形象的衬托。词串的利用一举多得。

(二)厘清脉络,概括文章

进入中高段后,学生需要具备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长课文如果不提供有效的抓手,将会让学生一头雾水。教师在设计时,可以利用词串帮助学生厘清文章脉络,概括文章。

在教学《普罗米修斯》时,结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我设计了以下四组词串:

普罗米修斯 宙斯 赫淮斯托斯 赫拉克勒斯(人物)

悲惨 拿取 驰过 喷射着火焰 驱寒取暖 驱赶猛兽(起因)

气急败坏 严厉的惩罚 吩咐 敬佩 归还 饶恕遭受 屈服 鹫鹰 啄食肝脏(经过)

愤愤不平 挽弓搭箭 砸碎了锁链 获得了自由(结果)

在正音释义后,我让学生联系故事情节,发现词串特点。学生很快就发现:第一组指向故事的主要人物,第二组指向故事的起因,第三组指向故事的经过,第四组指向故事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上词串,简单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生相对容易地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词串一用再用,成了字、义、文、理的结合体。

(三)述说画面,进行创作

词语学习的终极目标是能运用和表达。只有积极运用词语,词语才会鲜活起来,焕发出生命力,成为学生内化的知识。教师要在学生揣摩词语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运用词语进行表达。

用词串写话,素材众多,写作范围广,内容也会丰富多彩。比如《白鹅》一文围绕“高傲”写白鹅的叫声、步态、吃相。我在词串教学时,提取的也是这三方面的词语。在品读完全文之后,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自由写话,任选词串中的3~5 个短语,重新组织语言,描述高傲的白鹅,达到词语的内化。

严肃郑重 厉声呵斥 厉声叫嚣 引吭大叫(叫声)

步调从容 大模大样 毫不相让(步调)

三眼一板 一丝不苟 从容不迫(吃相)

学生在课堂中即兴发挥:

白鹅十分高傲。它的叫声严肃郑重,如果遇到有陌生人经过院子旁,它必然厉声叫嚣、引吭大叫,势必要吓退外来人员;它的步调从容不迫,经常大模大样地从人们面前经过,毫不相让,十分“霸道”;它吃起饭来也是三眼一板,有着自己独特的速度和步骤。真是一只十分“高傲”的小动物!

活学活用,收到了语言的内化之功。

扎实有效、讲究创意的字词教学,能让小学中高段的语文教学充满效用和诗意,让学生收获更多的信息与知识,并成为接下来阅读教学的基石和骨架。一条条充满创意的词语之链,抽丝剥茧般地把服务于课文教学的内容剥离出来,给予学生前瞻性的阅读体验,体现出语用的价值。妙趣横生的词语之链构成课堂教学之美,形成诗意课堂之味,成就课堂的“慧学”与“乐学”。

猜你喜欢
词串高段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找词语
灵动的词串,写话的纽带
报纸新闻标题中的“热词群”和“热词串”
关于小学高段散文阅读教学现状的相关思考
提升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
回归生活 以生为本——场景模拟为培智高段数学插上快乐的翅膀
“依凤画凰”巧迁移——谈小学语文中高段课文精彩开头仿写尝试
美语口语词串You Know What探析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