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随文练笔”的有效实施

2024-05-17 16:37陈新平
科教导刊 2024年11期
关键词:随文练笔阅读文章随文

陈新平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九墩镇九年制学校 甘肃 武威 733000)

分析小学语文教学结构内容,可以发现阅读与写作教学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备受教师关注,同时也一直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出“随文练笔”的教学策略,教师通过指导学生依据阅读内容进行合理练笔,可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迁移能力,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针对性的锻炼和提高。为此,小学语文教师需明确“随文练笔”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基于教学实际研究可行的教学策略,稳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随文练笔”的重要意义

首先,随文练笔是依托于阅读内容进行的,教师应用“随文练笔”教学,会有效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使学生在大量素材阅读中形成阅读思维,明确阅读方向,掌握阅读方法,提高写作水平。随文练笔必须从阅读内容出发,学生会在阅读中自主记忆阅读内容,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其次,随文练笔要求学生对阅读内容有深刻的理解认知,教师应用“随文练笔”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阅读深度的强化,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与创新能力更全面发展。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章很多,且无论是校内课文还是校外读本,内容深意都有很强的探究性,有助于学生在深度阅读中形成写作意识,明确写作的方向,养成写作习惯,进而在教师布置“随文练笔”作业时,积极且主动地完成写作练习。

最后,“随文练笔”教学并不局限于课内教材,教师可以选择大量适合班级学生阅读水平的文章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此时学生会接触到大量的阅读文章,尤其是教师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阅读时,学生的阅读视野会拓宽,阅读兴趣会增强,阅读感受也会更加丰富。此时,教师应用“随文练笔”教学,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

2 “随文练笔”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

2.1 增加仿写练习,分析表达技巧

仿写是一种常见的写作入门级练习方法,学生通过语言描写仿写、环境描写仿写、心理描写仿写、语句仿写、片段仿写、篇章仿写等明确写作的具体方法和方向是什么,进而当教师布置写作练习时,学生将依据仿写经验完成写作学习任务。仿写简单又容易开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无需多做语言解说就能实施仿写教学。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积极应用仿写教学方法,增加仿写练习,助力学生在仿写中分析表达技巧,锻炼仿写技能。例如,在《草原》教学中,教师开展“随文练笔”教学活动,增加仿写练习次数,指导学生分析所阅读文章的表达技巧。《草原》是一篇蕴含浓浓草原风情的散文,通过阅读文章内容,可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草原的美,体会到人情美,进而在深度分析阅读文章含义与思想情感时,对蒙汉两族的深厚友谊有正确感知。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接着鼓励学生划分课文段落,总结每个段落的具体意思。为保障“随文练笔”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组织学生“随文练笔”时需保持一致性,也就是说班级所有学生要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与引导,统一进行随文练笔。如教师鼓励学生仿写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学生首先再一次用心朗读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接着对第一自然段中使用的修饰词语、修辞手法以及表现方法进行总结,最后动笔写作。经过多次仿写练习后,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语言运用和建构能力等都将得到培养和锻炼,这对学生写作质量的整体提高有积极促进作用。

2.2 引导想象联想,练习语用能力

想象联想是写作能力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若拥有良好的想象联想能力,能在看到一幅画面、一串词语、一个场景时展开想象与联想,进而就能写出有质量的好文章。小学生年龄虽小,但其想象力丰富,其联想能力也很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会使学生在阅读文章的同时,在大脑中形成画面感,进而加深阅读记忆与理解,当教师应用“随文练笔”教学策略时,学生会利用画面感进行自主写作,练习语言运用能力。与此同时,选入教材中的课文大部分都有留白部分,可供学生想象联想,此时教师借助课文留白部分实施随文练笔,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丁香结》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度阅读课文,并进行合理的想象与联想,练习语用能力。这是一篇典型的借物抒情文章,前半部分介绍“丁香花”,后半部分介绍“丁香结”,让读者顺其自然地完成课文阅读,理解课文为什么以“丁香结”命名[1]。因小学生的阅读经验和想象联想意识不够,所以教师必须要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如引导学生阅读思考“为什么“结”是解不完的?”此时,学生会依据问题给出的线索进行扩散性想象与联想:“结”是什么?为什么会有“结”,“结”在此处出现的原因有哪些?随着反思性问题的提出,学生的想象与联想空间会扩大,进而推动学生选择合适的语言描述自己想象与联想的内容,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运用与建构能力会明显提高。

2.3 实施穿插练笔,开展读写结合

穿插练笔是一种更具效果的、更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写作方法,也是“随文练笔”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开展“随文练笔”教学时,应重视结合实际教情与学情,适时实施穿插练笔,开展读写结合教学。例如,在《竹节人》教学中,教师一改传统的讲解式贯穿课堂的教学模式,转而实施穿插练笔教学手段,开展读写结合[2]。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竹节人”这个70 后流行的玩具,通过故事性的描述形成阅读文章,这对喜爱故事的小学生而言是极具阅读吸引力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明确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不同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感知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的学生在课文阅读与分析中的表现是不同的,如对细节关注比较多的学生会更关注能否通过课文中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制作出一个新的竹节人;如对竹节人存在价值关注较多的学生会更关注竹节人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由此可见,不同学生的关注点不同,课堂上的阅读表现也不同。此时,教师可依据学生在课堂中的阅读学习表现适时开展“随文练笔”教学,在穿插练笔读写结合教学活动中,学生会通过段落续写、语句仿写等穿插练笔方式来提升写作技能,同时也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阅读中主动积累,有效锻炼阅读思维。

2.4 联系生活实际,形成读写情感

小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感知力是很强的,其会发现成人常常忽视的一些细节,也会依据看到的现象或者事物提出个性化的见解和想法。教师可依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开展阅读教学活动,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并在随文练笔中形成读写情感。分析目前小学生的写作现状,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的作文是“流水账文”。为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视创新阅读教学方法,积极运用“随文练笔”的优势特点来开展读写结合的教学活动,既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延展性思考阅读,又启发学生动笔写作时融入情感。例如,在《刷子李》教学中,教师应从这篇文章的立意和表达思想入手带领学生有效阅读。第一步,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刷子李”是一种职业,还是职业人的特殊叫法[3]。此时,学生联系生活了解到的与“刷”相关的职业,知道刷墙是一种职业。第二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在职业的后面加上人物的姓氏?有什么含义?第三步,通过阅读文章,可以从中发现“刷子李”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特点?最后,当教师带领学生完成以上问题的答疑后,鼓励学生“随文练笔”,以“刷墙技艺”“人物元素”等为写作要求开展练笔。此时,学生会在写作中融入情感,写出包含人文情怀的好作文。

2.5 落实课外积累,锻炼练笔思维

当今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任务加大,其不仅要牢牢掌握课内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同时也要同步积累课外知识,发展语文素养。课外阅读内容与题材更加丰富,有效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阅读思维得以锻炼发展,同时对学生写作技能的发展也起到促进作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例如,在《猴王出世》教学中,教师不仅重视课内的文章知识讲解教学,同时在备课时收集整理适合当前学生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的课外阅读文章,并推荐给学生,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猴王出世》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孙悟空成为猴王的故事,故事吸引力强,所以学生在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前就已经完成了初步阅读,对文章内容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4]。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轻松地完成基础知识讲解任务。因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兴趣爱好和阅读习惯不同,所以其书写的阅读笔记内容多不相同,教师可以开展阅读笔记分享活动,鼓励学生认真阅读并对比阅读笔记,从他人的阅读笔记中强化阅读情感,激发写作练笔思维。此外,教师也要注重优化随文练笔教学评价,以个性化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以评价内容和形式强化学生的随文练笔意识,促进学生形成练笔思维,提高写作水平。

2.6 借助阅读矛盾,实施随文练笔

每一篇文章都蕴含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每篇阅读文章中都有一些阅读矛盾,这些阅读矛盾并不是说文章内容或者思想有争议,而是用反面教材来体现正面教育难以达到的教育效果。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会有自己的想法,那么对矛盾之处更会“有话可说”,教师借助学生的“有话可说”实施随文练笔,不仅能达到锻炼学生读写结合能力的教学目的,还能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文化素养。例如,在《铁杵成针》教学中,教师借助其中的阅读矛盾实施随文练笔。这是一篇历史成语故事,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故事内容是小时候的李白贪玩,不爱学习,后在逃学玩耍中遇到正在磨铁杵的老婆婆,在与老婆婆的对话交流中明白读书的重要性,进而不再贪玩,主动学习,成为一名古今中外都熟识的诗人[5]。学生在阅读故事后提出矛盾问题:“老婆婆将一个又大又粗的铁杵磨成又细又小的绣花针,这个行为就不对吧,不仅浪费时间,更浪费精力,将铁杵卖钱购买绣花针不是更好吗?”此时,教师肯定学生的阅读发现,并提出反问:“许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那么为什么还有人在一直做呢?”在教师的反向提问中,学生进行矛盾问题思考,形成个人观点和想法。这时,教师实施随文练笔教学,鼓励学生以“铁杵磨针”为观点,从自己的理解出发,进行读后感写作。教师可通过学生的文章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随文练笔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写作技能,还能通过矛盾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与人生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举多得。

3 结语

综上可知,随文练笔这种依据阅读内容进行创新写作的方式被应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后,有助于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形成阅读思维。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明确“随文练笔”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研究适合的实施策略,如增加仿写练习,分析表达技巧;引导想象联想,练习语用能力;实施穿插练笔,开展读写结合;联系生活实际,形成读写情感;落实课外积累,锻炼练笔思维;借助阅读矛盾,实施随文练笔。总之,教师必须重视结合教学实际及具体学情,探究“随文练笔”的价值优势,借助“随文练笔”提高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猜你喜欢
随文练笔阅读文章随文
线上录课教学设计“如何对同一主题下的英语阅读文章进行对比分析”
让随文练笔回归语言本位
随文仿写:由读到写的有效迁移
随文练写,汇滴成河
随文活色 练笔生香——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践举隅
随文练笔,随意不得
浅谈随文练笔的几种形式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策略分析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
为学生打开阅读文章的便捷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