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中的学校体育训练发展
——以“2023年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为例

2024-05-17 19:38冯旋
核农学报 2024年5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体育训练服务体系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农村体育服务体系逐渐受到重视。学校体育训练作为该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农村青少年的体育兴趣、提高体育技能、增强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新农村学校体育训练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师资力量薄弱、训练设施不完善、教学理念落后等。学校体育训练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农村地区来说更是如此。通过开展学校体育训练,可以发掘农村青少年的体育潜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运动员,为国家和地方体育事业做出贡献,同时,也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对此,在2023年《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提及让体育运动成为孩子的健康必修课,从而推动全国青少年体育运动发展壮大。

10月18日,2023年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在重庆举行。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党组书记高志丹,副市长但彦铮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刘国永主持会议。本次会议强调推动体教融合,明确了以满足民众对于高质量体育的渴望为主要方向的关键性改革策略在政治层面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必须竭尽所能,以最大的热情去关注和推动青少年足球、篮球及排球“三大球”运动的发展,并以此作为体育战线未来的核心任务。需要进一步提升政治素养,深化对青少年体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明确自身的核心职责,确保各项具体措施能够得到优质实施,转化为真实有效的成果。此外,还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青少年赛事体系,大力加强青训体系建设,持续拓宽优秀运动员的成长渠道,为我国竞技体育的未来培养出更多的后备力量。结合会议中提到的体育服务体系以及学校体育教学等内容,笔者将简要介绍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中的学校体育训练发展的重要性、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讨相关完善措施,以期拓宽学校体育训练发展的思路,助力我国青少年体育事业快速发展。

一、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中的学校体育训练的重要价值

近年来,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其中学校体育训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学校体育训练有助于全面提升农村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水平。伴随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速,不仅农村的物质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如住房、道路交通以及生活用水等等,同时青少年的生活环境和饮食条件也有了质的飞跃。然而,相较于这些显而易见的进步,农村青少年仍然面临锻炼机会匮乏的严峻挑战。学校作为专门组织和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场所,其体育训练课程能够提供科学且系统的体育培训内容,包含体能训练、技能强化以及情绪管理等多个层面的训练,助益于青少年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刺激骨质生长,进而全面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同时,学校体育训练有利于培育农村青少年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在体育训练的实践过程中,农村青少年需逐步学会与同伴互帮互助、紧密配合,共同达成锻炼效果的最大化。这种团队协作的理念不仅加强了农村青少年间的交流与沟通能力,更孕育出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学校体育训练对于乡村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在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框架内,体育事业的蓬勃壮大亦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校体育训练不仅培养出卓越的运动员,更为农村地区的体育文化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通过举办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及赛事,能够激发农民朋友的体育激情,增进大众对体育运动的认知程度和参与意愿,进而为农村体育事业的长足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学校体育训练发展现状

会议中提到,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地区的学校体育训练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了对学校体育设施的投入,改善了训练条件,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少年积极参与学校体育训练,展现出了较高的训练热情。在各类体育比赛中,农村学校的运动员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学校和家乡争得了荣誉。同时,学校体育训练的发展方向更加多元化。传统的学校体育训练主要集中在某些传统优势项目上,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的多样化,学校体育训练的项目也在不断拓展。除了传统的田径、游泳等项目外,一些农村学校也开始开展篮球、足球、羽毛球等常见项目,甚至还涉及一些特色项目,如民俗体育、户外拓展等。这种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也丰富了学校体育训练的内容和形式。此外,越来越多的农村学校开始重视学校体育训练。随着教育部门对学校体育的重视和提倡,越来越多的农村学校开始将体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加大对体育训练的投入力度。一些地区还成立了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学校体育工作,督促学校认真落实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加强对学校体育训练的指导。未来,随着政府和社会对学校体育的进一步关注和支持,相信学校体育训练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为推动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中的学校体育训练发展问题

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中的学校体育训练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首先,师资力量不足是制约学校体育训练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很难吸引和留住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体育教师。这导致了学校体育训练的教学质量不高,训练方法不科学,甚至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师意味着学生无法受到系统、科学的体育训练,难以提高技能水平和身体素质。同时,没有专业的教练员参与也制约了学校体育训练的专业性和长远发展。其次,训练设施不完善也是影响学校体育训练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许多农村地区,学校的体育设施普遍存在设施陈旧、场地不足等问题。这使得学生无法进行有效的日常训练,影响了他们的训练效果和成绩。此外,设施陈旧可能增加学生在训练中受伤的风险,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没有足够的训练场地意味着学生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训练,限制了他们的训练内容。最后,教学理念落后也是制约学校体育训练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一些农村地区,学校的教育观念仍以文化课成绩为主导,体育训练往往被忽视。这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较低,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同时,教学理念的落后使得学校体育训练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不高,缺乏足够的重视。

四、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中的学校体育训练发展应对措施

为促进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中的学校体育训练健康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从投资、设备、人才等方面出发,来积极应对学校体育训练发展的需求。

(一)完善教师队伍

相关部门应当加大招聘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力度,提升教师待遇和福利待遇,吸引更多具备专业知识的体育教师来到农村学校任教。同时,也要构建完善的师资培训机制,为现有的体育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和再学习的机会,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准与专业素质。培训内容应该涵盖新颖的教学手段、训练技巧及体育理论等方面,以便指导教师更为成功地引导学生开展体能训练。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呼吁广大高校毕业生及有志于投身体育教育领域的人士,加入农村学校的体育教育团队,从而为整个学校的体育训练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二)加强体育训练设施建设

相关单位应更加关注农村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其提供必要且充足的资金支持。比如,建构现代化的体育场馆、环形跑道等体育设施设备,以满足广大学生日常训练需求。同时,还需要高度重视现有设施的维护升级,确保这些设施具有足够的安全保障。这样一来,既可以让学生享受到更为优越的训练环境与空间,也能显著提高他们的训练效果和竞赛成绩。在此基础上,可以鼓励社会各界力量踊跃参与到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中来,通过合作共建等方式来改进改善学校体育设施环境。社会的广泛参与无疑会为校园带来更多的资源支持,也将有效推动全社会对学校体育训练的持续支持。

(三)创新体育教育方法

学校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更加重视体育训练在学校整体教育体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在体育训练过程当中,应采用科技化、系统化的训练模式,充分考虑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以及每人所拥有的不同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地发掘出学生内在的运动天赋。这样做不仅能调动学生们积极参与训练的热情与动力,还能提升他们对各种活动的参与度。同时,要积极向学生家长以及整个社会展开深度宣传教育,增强他们对体育训练的认知程度及参与度。例如,通过热热闹闹的体育赛事、趣味横生的各类体育活动,营造出如火如荼的体育氛围,争取使学校体育训练得以加速发展。这样做能够有效增强全社会对学校体育训练的持续关注和支持,为学校给予更多资源和发展机遇。

(四)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地方政府应致力于构建一套完整、健全的评价体制,对学校体育训练的各项工作进展进行定期而专注的评估。例如,设定明确的评价指标与评判标准,全盘考量学校在师资力量、设施装备、教学成果等多个维度所展现出来的实际状况。如此一来,便可以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助推学校体育训练的稳步成长。同时,建立起一套可行的激励制度也是至关紧要的,对于在体育训练中取得突出成就的学校和优秀个人,应当予以他们应得的表彰奖励。运用激励措施鼓励学校及广大师生积极效仿,进而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训练的长久发展。

综上所述,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中的学校体育训练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强化学校体育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完善做出积极贡献。“2023年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探讨了青少年体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强调了学校体育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展望未来,要加强农村学校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来共同推动青少年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体育训练服务体系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体育训练教学中的平衡发展
营养健康与体育训练结合的思考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简述体育强国战略下残疾人体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青少年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