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心”感受振兴脉动
——写在全国两会闭幕之际

2024-05-17 13:55本社评论员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24年6期
关键词:三心农村

|本社评论员

浩荡春风里,乡村振兴新气息扑面而来。3 月11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乡村富民产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国两会期间,一件件沾泥土、冒热气,关乎乡村全面振兴的建议,让亿万农民的期盼与心声有效连通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透过两会,我们感受到新时代新征程乡村振兴的强劲脉动。

找准着力点,提振强农信心。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2023 年三农数据格外亮眼。粮食产量1.39 万亿斤,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超过3300 万,脱贫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8.4%……三农基本盘进一步夯实,为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继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提振全社会发展信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粮稳天下安,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明确粮食产量1.3 万亿斤以上。数字背后彰显的是党中央、国务院重农抓粮的决心和信心。如何在高起点上再夺丰收?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部长通道”上给出了“稳面积、提单产、优服务、强政策”的抓粮四策;“五良”集成提单产,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在全国实施三大主粮生产成本和收入保险政策,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补助水平……围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系列实招硬招为端牢中国饭碗注入“强心剂”。

找准切入点,践行为农初心。“永联的福气,来自享受到了党的好政策,来自探索了民主管理的好办法,来自共同富裕的路子。”两会期间,第一次面对面向习近平总书记作汇报的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张家港市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慧芳难掩激动。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从“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 元”到“启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 年整省试点”“大力改善农村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强充电桩、冷链物流、寄递配送、设施建设”,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个个枝叶关情的为农举措,接地气、暖民心,背后蕴含的是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和深厚情怀。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就是要学习其中蕴含的“人民立场”。“群众要什么,我们干什么”,建设乡村、发展乡村,归根结底还是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只有把好出发点,搞清农民的真实需求和诉求,才能将农民的所需所盼变为可感可及的好事实事,提升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找准关键点,坚定兴农决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内涵之一体现在,振兴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政府工作报告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勾勒了施工图,标准不降,措施不松,力度不减,彰显了党中央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决心,这是硬任务,绝对不容有失。乡村振兴,关键是要产业振兴。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农业产业注入新动能;打造集生产、加工、流通、科技、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提高乡村产业振兴专项资金比例……代表委员针对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建言献策,农村基层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发展特色产业带农增收的决心更加坚定,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正在一步步变为美好现实。

阔步春风里,同心向未来。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 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一年。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是喊出来、等出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让我们携手并进、加倍努力、齐心协力,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重要引领,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猜你喜欢
三心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丰子恺的“三心”养生法
课文学习的“三心”“二意”
央企共青团工作要聚焦“三心”
“三心”美德教育之活动性
新时期石油企业领导干部应树立“三心”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