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慈子贵

2024-05-16 14:57王国刚
现代苏州 2024年7期
关键词:程氏犯人苏轼

句句是直,篇篇见情,苏轼的文章,云卷云舒,至刚至柔,所具品德,传自父亲、苏门,也离不开母亲,以及程氏一族。

1095年3月9日,抵惠州将近半年,耳顺之年,于星华馆思无邪斋书房,经枕籍伴,此时苏轼,归去来兮,偏好田园诗意。手中一册,正是陶渊明写其外祖父《孟嘉传》。

一通家世,尤其孟嘉。君少失父,有母在堂,便步归家,兄弟相欢,怡怡如也。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闺门孝友,人无能间,乡闾称之。孟嘉一生,襟怀宽广,冲默远量,温雅平旷,名冠州里,声流京城。“孟嘉落帽”,了不容思,文辞超卓。秀才、功曹、别驾、巴丘令、参军,在朝,柔顺随和,门无杂宾。桓温谓君,“人不可无势,我乃能驾驭卿。”疾终于家,年五十一。始自总发,至于知命,行不苟合,言无夸衿,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饮,逾多不乱。至于任怀得意,融然远寄,旁若无人。桩桩件件,点点滴滴,苏轼感到,无不与己相映。更见渊明之先亲,君之第四女,凯风寒泉之思,实钟厥心。凄然悲之,遂记母亲曾祖父仁霸公逸事一篇,以赠程氏。

仁霸公,眉山人,以仁爱宽厚在乡里赢得信任。蜀地平定后,中原朝廷士大夫们忌惮至偏远为官。职位空缺,选有德行和义行之地方人士暂且代理,仁霸公为代理录事参军。

眉山县尉捕获一偷挖芦菔根人,是盗窃,但所持之刀误伤主人。希望得奖赏,县尉将此作劫案上报。狱吏受贿,拷打犯人,使其屈打成招。太守将审,囚犯坐于廊下哭泣,衣服尽湿。仁霸公路过,知他受冤,教其申诉,“我会帮你”。于是,犯人喊冤,案件被提,仁霸公为他伸张正义。未料,县尉和狱吏争论不休,导致此案又被移交他方审理。终,犯人被杀。

仁霸公因被人诬陷而罢官归乡,一个月内,县尉、狱吏相继离世。

三十哉过,时年日,仁霸公九十,沐浴更衣,置身于床,喊子孙于旁,交代了一件如今看来不可思议之事。

依稀中,当年,被审之犯人前来相告,“县尉和狱吏没有承认,等你前来决定。之前,地府想召你前往暂时对质,我磕头力争,‘不能因为我的缘故而惊动你。’所以一直拖到现在。今天,公寿数已尽,我来帮你承担此责,一起去对质。完成后,你就可以生入天人之道,你的子孙们将会长寿富贵,满门朱紫。”语尽,仁霸公归。

不以其真,程氏后裔心知,仁霸公教导慈行善事不假。

谨记于心,遵此而为,母亲舅公辈始显贵,寿八十五。曾孙皆仕出成绩,同时担任监司职务的就有程之元、程之邵、程之才。程之才即苏轼母亲武阳君程夫人之侄。

十八岁嫁入苏门,其时,程富苏穷。进苏门,执妇职,孝顺恭敬,勤俭节约。同族环视,无丝毫骄傲可以指责处,一致认为,母亲拥贤德。

有人谓说:“父母不缺,凭他们对你疼爱,可以提些要求,定将答应。何以甘心蔬粝,难道说不上一句话吗?”母亲说:“可以。如果我向父母所提,将如你所言。但是,万一有人说我的丈夫是靠妇家养活,将若之何?”

家中,二十七岁还不肯学习的父亲,一天,忽然感慨地对母亲说:“看自己,现在还可以学。然而,家庭生活与学习难以两顾,如何是好?”母亲说:“我早想言此,只是怕耽误你学习,因此未语。如果有志读书,再苦再累,我也心甘。”于是,拿出自己全部嫁妆,卖出后用以维计,不出几年,颇为富裕。因此,专心一意,父亲终成大学问家。

母亲自小喜读,理解书中大道。我与子由兄弟两人年幼,她亲自教授,常常告诫:“你们读书,不要效仿那些只应付考试死读书、读死书者,学以致用。”常常称引古人名节激励我们:“你们果真能够死守正直之道,我也就没有什么可忧愁的了。”

一路回想,愈发思念,如今提笔,母亲大人,以及程氏一族身影时时出现眼前。

猜你喜欢
程氏犯人苏轼
苏东坡的母亲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清代潜山井股程氏家族史构建研究*
《豫》卦释义
监狱犯人室内定位算法研究
《程氏墨苑》中广告宣传的举措及效应研究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谁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