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到中年,做个情绪稳定的妈妈有多难?

2024-05-16 16:02晓萧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24年3期
关键词:情绪稳定育儿婆婆

晓萧

一个周末的早晨,我悠闲地坐在餐桌旁吃着早餐。此时距离儿子起床已经有一个多小时了,但他还是穿着睡衣,没洗脸没刷牙没吃早餐到处晃荡。当婆婆不断明示暗示我,该带孩子去洗漱时,我只是象征性地喊一下,看儿子没有积极配合的意思,我也没有像往常那样不顾他的反对直接把他抱到洗手间。

这是我决定成为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的第10+天。

一旁的餐桌上,先生正在沉浸式刷手机,我和婆婆的交谈并没有引起他的注意,他总是有能力自动过滤掉这些在他看来没有营养的对话。当我意识到儿子已经从我视线范围消失了许久,并且在此期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时,心里顿时产生了不好的预感。本着“谁发现端倪谁负责到底”的原则,我匆匆结束了早餐时间,开始挨个房间寻找儿子的踪影。终于在主卧的洗手间看到了儿子正在往马桶里倾倒我的化妆水,看到我出现,儿子一脸开心地对我说:“妈妈我在给你煮汤。”

待我快步上前从他手中夺回我的化妆水时,原本几乎满瓶的粉色液体只剩下不到一半了。马桶里粉色的水面上还漂浮着我的腮红和一支护手霜。我感觉到了一股怒意从体内升腾而起,好在我并没有忘记自己要改头换面的决定,此时某位心理学家分享的控制发怒的五个步骤在我脑海中缓缓浮现,第一步按下暂停键,第二步深呼吸……后面的步骤我想不起来了,只好重复了几遍深呼吸,再次提醒自己:我要情绪稳定。

如果用人们通常用来奖励孩子的方式来表彰我的话,这十几天内,我大约能获得至少40朵小红花了。我已经能坦然面对那些曾一度让我血压瞬间升高的场面了,比如说孩子拿起画笔在床单上随性创作,吃饭时不肯乖乖坐在餐椅上,不断提出各种无理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威胁老人“我不吃饭了”,刷完牙后开始闹着要吃水果等。

作为家庭内部隐形“育儿条例”的制定者和维护者,一直以来我承担的都是唱白脸的角色,老人和先生则自觉地站到了孩子那一面,也就是我的反面。无论孩子提出什么不合理要求,他们都不会直接予以拒绝,通通都以“去问妈妈,妈妈同意就可以”的方式甩锅给我。这种看似对我非常尊重的行为,却无形中增加了我的心理负担。

曾经用来记录生活的日记本,一度变成了我的《忏悔录》,里面详细记下了我在育儿路上一次次情绪失控的经过,后面通常附带着长长的个人检讨。除了自我否定,还要忍受孩子的排斥情绪。在我表现得很严厉时,孩子会通过拒绝和我睡等方式来表达他的不满,这时被孩子选中的奶奶一脸得意,而先生对我的失落也无法共情。

心理学专家陈默曾说:“教育就是加减法,加法就是你多了一个战友,减法就是四分五裂你变得孤立无援,愿意加法还是减法这样一算全明白。”但一直以来,早已习惯不断在“崩溃—自责—自愈”的循环中煎熬着的我,显然和其他家人一起接受了这种减法模式,从未想过去改变家里长久以来形成的“严母慈父”的教育模式,同时内心也积压了诸多不满。没有在憋屈中灭忙的我,因为一个小插曲,选择了在憋屈中爆发。

某天夜晚,我忙着清洗孩子的玩具,时间已接近10点。我便嘱咐先生去哄儿子睡觉,特意强调不用等我,我还需要很久。结果将近一个小时后,我推开卧室的房门,发现父子俩靠在床头刷手机,听声音还是在播放短视频。我强忍住怒气确认了下,孩子有没有刷牙洗脸。先生毫不在乎地给了我一个否定的答案,这个答案也让我当场拉下了脸。

哄睡完孩子后,我和先生终于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了起来。我吐槽他总是等着我来处理孩子的所有琐事,他偶尔带娃或是做家务,言语中不经意就会流露出在帮助我的意味。对于我宣布的原则,他时常拆台。他则抱怨我像一台上了发条的时钟般,制定了数不清的规则禁忌。

而对于我今晚突然的爆发,先生将它称之为“情绪不稳定”的表现,并帮我分析了長久以来我出现的种种不稳定表现,最后还不忘升华一下,用不知从哪个育儿鸡汤文上学来的话术,鼓励我做一个“内心坚定、情绪稳定的母亲”。

不用说,早就习惯自我检讨的我,听完他的话,一开始自然是又开启了新一轮的反思。我承认从孩子出生到现在,我有无数次感到过崩溃和无助。但作为一个中年人,在单位里要保持情绪稳定,回家后还要戴着“为母则刚”的高帽子,一边操持大大小小的家务,一边扮演没有情绪波动的母亲,这样的要求多少有些强人所难。

但谁不想做一个情绪稳定,讨人喜欢的妈妈呢,我决定彻底放手试试。当我对先生宣布我要痛改前非,不在孩子面前流露出任何负面情绪后,先生一脸的惊喜和感动,看我的眼神俨然像是在看经过漫长的叛逆期后终于懂得父母苦心的孩子一般。但他并不知道,这样的决定背后,多少藏着点要让他“吃吃苦头”的坏心眼。

做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其实很容易,只需要向孩子的爸爸看齐就行。先是制定任何计划时忽略掉孩子这个因素,和闺蜜的逛街聚餐可以提上日程了。在实际带孩子的过程中,诸如不好好吃饭睡觉,到处乱画乱剪这样的小问题,只要没有安全隐患,一概视而不见。遇到原则性的问题也很好办,对着孩子挤眉弄眼一番,示意他去征询他爸爸的意见即可,在孩子被拒后再惋惜地表示自己永远和他站在一起。

孩子是最能敏锐捕捉到家庭氛围变化的人,他很快就将我视为同盟,接着将矛头转向了对他的各种淘气行为横加阻止的爸爸。虽然有些场面还是不禁使我心跳加速,但我已沉浸在快乐妈妈这一角色带来的红利中不能自拔,不愿再去打破我和孩子之间新建立起来的相处之道。

与此同时,我开始冷眼旁观婆婆和先生的齐齐崩溃。一开始他们不断称赞我突然好转的心态,但随着孩子开始不断挑战大人忍耐底线的时候,他们发现不能像向之前那样,继续向我求助了。要么就是忍受孩子的无法无天,要么就要选一个新的“白脸”出来,婆婆和先生选择了后者,这光荣的任务被交给了先生。

没想到,先生在“亲密育儿”的过程中,逐渐走向了我之前的画风。最初他是以讲道理为主,接下来看到说服教育的效果显然有限时,开始唉声叹气。几天下来,他时而会露出不耐烦的表情了。发展到最近,在应对孩子的有心无心之失时,先生偶尔生气,这时声音会不自觉提高几度,语气里也带着几分严厉。通过我的放权,他无师自通,开始变成了一个有情绪变化的父亲,但好在同时他也开始学习如何成为恩威并施,有原则有底线的父亲。

但最终,看着崩溃的先生、婆婆和沮丧又莽撞调皮的娃,我还是决定耐下性子来,重新跟先生一道努力制定规则,不再彼此甩锅。美剧《蛇蝎女佣》里有这样一幕:不想与领养来的孩子交恶的贵妇伊芙琳,只愿意承担育儿中快乐轻松的那一部分,一到孩子犯错误,伊芙琳就派出女佣卡门来代替自己惩罚孩子。在生活中总是缺少一点原则和底线的女佣卡门破天荒地贡献出了一个金句,她郑重地对伊芙琳说:“你不能只做教育孩子里有趣的那部分,你方方面面都要做。”回想过去的这一个月,我或许成了一个内心不坚定,但外在表现还算稳定的妈妈,但我却自觉逃避了教育孩子中最艰难的那一部分,也就是如何以不讨好孩子的方式帮助他建立起规则意识。

我和先生再次促膝长谈,这次他没有再对照那些育儿的金科条例来剖析我,而是认真地表示,以后会和我统一原则立场。当然,我也表态了,比起一味地追求情绪稳定,我更想做个能认识、表达、接纳自己所有情绪的妈妈。

猜你喜欢
情绪稳定育儿婆婆
神回复
哲理漫画
偷偷摸摸育儿
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
别把婆婆当成妈
延边地区朝鲜族留守儿童情绪稳定状况的研究与对策
献给婆婆
育儿神器
育儿Q&A
育儿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