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移动终端”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研究

2024-05-16 14:17李彩虹
互联网周刊 2024年6期
关键词:移动终端计算机网络互联网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衍生出“互联网+移动终端”教学模式,优化了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赋予教学趣味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成效。基于此,本文围绕该教学模式,结合课程教学实践,分析了教学策略与教学注意事项,以期赋能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

关键词:“互联网+移动终端”;计算机网络;教学

引言

“互联网+移动终端”教学模式是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将传统的教学内容与现代化的移动通信技术相结合,使教学内容能够以图文、影像等多样化的形式展现出来。这种教学模式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以及提高教学成效提供了有力支持。

运用“互联网+移动终端”教学模式有很多益处。该模式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年龄段,他们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可能感到枯燥,而“互联网+移动终端”能够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教学,学生可以在移动终端设备上进行实践操作,从而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因此,计算机教师应强化认知、优化教学理念,结合教学需求、学情等,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1. “互联网+移动终端”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价值

1.1 有利于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

“互联网+移动终端”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与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高效融入活动过程、实现课堂活动目标,以及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评价[1]。每个学生学习需求不同,依托互联网与移动终端可针对性设计教学内容,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营造良好的自我发展空间与学习氛围。此外,教学内容简单、精悍、精确,有利于激发学生课程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积极主动姿态融入课堂学习,实现多元化学习。

1.2 有利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效果

創新计算机课堂教学是教师进行自我反思与完善,有序完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素材与活动资料的过程。从教学实践看,教师秉承的教学理念有差异,教学成果也会有所不同。有些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时涵盖了教材中的知识与技能,重在教学讲授;有些教师关注学生终身发展,忽视教材本身。然而,素质教育理念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依托“互联网+移动终端”教学模式创设自主化学习内容,有助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效果[2]。

2. 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现状

2.1 学生基础较薄弱

多数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采用文理兼收的招生方式,因部分文科学生数学基础、逻辑思维不强,在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时易出现理解不了知识或者跟不上教学节奏的问题,学生知识理解与掌握情况参差不一,整体教学效率较低。在不懂的知识点积少成多时,学生会慢慢失去学习动力与信心,无法在课堂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环境。

2.2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包含理论与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知识较为抽象,实践课程具有较强针对性与实操性[3]。若学生积累的理论知识不完善,不利于顺利开展实践教学。加之部分高职院校实训条件较差,导致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比如,多在班级教室进行理论教学,在多媒体教室或实验室进行实践教学。此种互相分离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强化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联结。在教学效率低下的情况下,大多数理论教学过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则以被动姿态接受知识。此种被动化的学习过程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遇到诸多学习困难后,难免会陷入恶性循环,不利于提高教学成果。

2.3 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知识基础不够扎实。为顺利推进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教师往往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论教学上,忽视了实践教学,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问题[4]。具体表现如下:一是设置的实践课程较少。因学校多围绕网络概念或者体系结构进行理论化教学,不利于学生将掌握的理论知识合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降低了实践教学成效;二是实训教室不足,实训设备不完善,致使学生不知如何动手操作,动手能力较差。当下,部分高职院校受内外因素影响,整体的实训效果欠佳,仅仅能完成部分性的验证实践,有些学生不能全面融入动手探究,降低了实训成效。

2.4 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具有系统性,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难度。此种情境下,部分高职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仅借助单一化的讲授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长期处于单一化的教学方式下,学生感知不到学习乐趣,甚至部分学生出现厌学心理,阻碍计算机网络教学顺利进行。

2.5 未全面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互联网+移动终端”背景下,社会中应用到的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逐步趋向多样化,要求计算机从业人员不断强化发散性思维[5]。然而,从高职院校教育情况来看,计算机网络教学仍以传输专业基础知识或单一的实践性教学为主。部分学生毕业后并不能很好地融入岗位工作,难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或者缺乏持续学习意识或发散学习能力。究其原因,多因课程教师未全面了解自身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或者市场未来发展情况等,致使教学观念较固化,不利于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

2.6 课堂设施配置待完善

教学改革逐步向纵深发展,高职院校既要注重计算机网络课程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也要关注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操技能。然而,从教学实践来看,部分高职院校配备的教学设施不完备,不利于教师组织实践教学,只能围绕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和演示,这会降低教学质量。此外,部分高职院校分配到计算机教学设备上的采购资金有限,导致教学设备短缺或者现有的教学设备缺乏先进性,无法满足计算机教学需要,最终学生不能将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灵活应用到工作岗位中。

3. “互联网+移动终端”模式下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策略

“互联网+移动终端”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习不再局限于教室和固定的上课时间,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大幅提高了学习的灵活性和便捷性。移动终端设备上的各种应用程序和在线资源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工具,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工具进行多样化的教学设计和活动组织。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3.1 转变教学理念,重视“互联网+移动终端”教学

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应端正教学理念,认知“互联网+移动终端”教学模式价值,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此外,教师应创新与求变,引入现代化教学模式与策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培训,利用新媒体技术更新教学内容,更好地组织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

在此项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更多发挥教学引导作用,赋予学生学习主体地位[6]。结合当天传授内容,将事先准备好的“互联网+移动终端”教学资料通过教学平台传输给学生,合理分布学习任务,促使学生自主学习,锻炼其思考能力与探究力。若设置的问题较为困难,可引入小组合作模式,鼓励小组成员互相协作与互助,共同找寻答案。

互联网与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重视课程建设。合理建构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并组织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知识应用能力,为后续求职打好基础。此外,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合理掌握行业与市场发展趋势,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结合社会发展趋势以及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有效调整教学形式,整合教学内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领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并科学应用到实践中。

3.2 整合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在引入教学模式前,教师须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了解学生计算机网络学习需求,融合以往教学经验与教学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整合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此外,教师须将所教授的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连接,引领学生实现知行合一,借助“互联网+移动终端”,帮助学生获得更多反馈信息,全面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3.3 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环境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均应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传输理论知识上,未全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此,教师须转变教学方法,强化教学内容与学生个人情况间的联结,引领学生掌握系统化理论知识,以及健全知识体系,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实操技能与综合素养,如引入多样化教学方法,以助推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例如,在讲解Excel相关知识时,可融合学生情况,划分为不同学习小组,组织计算机网络知识实践应用比赛。在比赛情境下,刺激学生回忆知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理解与掌握知识,实现以赛促学。此外,为学生创设多样化学习情境,运用教学内容和工具,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知识与技能应用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4 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成效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师需要明确自身定位,以引导者身份融入课堂教学,将课堂归还于学生,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探究中学习知识与锻炼技能[7]。例如,在学习Visual FoxPro部分内容时,教师可提前备课,通过网络与学习平台搜寻教学资料与技术发展历程,将采集到的数据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给学生。在资料与视频辅助下,帮助学生了解Visual FoxPro发展历程、核心架构、功能设计原理或者基本操作模式等,激起学生求知欲。此外,要发挥教学引导作用,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多指引学生,答疑解惑,有效提高教学成效。

3.5 加大实践教育力度

授课教师应端正认知,知晓目前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引领学生打好理论基础,强化实践技能。此外,学校应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操作机会,通过强化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鼓励学生参与计算机专业技术比赛,或者在岗位实践中增强知识运用能力,锻炼知识迁移力与强化应用思维,使其在运用实践中巩固专业基础知识。

3.6 强化教学设施建设

“互联网+移动终端”背景下,为更好地发展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教师在创新教学基础上,学校也要努力优化教学设施,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计算机网络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具有差异,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在教学方面需借助专业化教学设备。高职院校需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教学设施,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4. “互联网+移动终端”模式下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注意事项

4.1 组织交互式学习,统一学习进度

组织交互式学习,确保学生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随时随地学习。教师可将制作的课件与视频发放给学生,由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自由掌控学习进度,或者可进行效果测评,在课堂上稍做指点即可。交互式学习亦可赋予学生自主学习权,由学生自主掌控学习进度,以及结合課下学习情况在电脑上进行自主化练习。此外,“互联网+移动终端”模式下,院校可以将训练题库开放给学生,方便学生练习操作,或者通过实时抽查提问、随堂检测等多元化方式,验证课堂学习效果。

4.2 教学内容要贴近岗位需求

为做到理实一致、知行合一,学校可以凭借自身影响力,积极实施校企合作,整合企业资源,为学生引入现代化操作设备,满足学生实践学习需求,强化理论与实践课时的对应,提高协调性。此外,学校可向企业争取实践学习机会,帮助学生在顶岗实习或者岗位实践中锻炼操作能力,为胜任工作岗位积累经验,打好基础。

4.3 积极推行翻转课堂

“互联网+移动终端”模式下,可积极融入翻转课堂,使学生处于主导地位,如课前发布预习任务,由学生带着任务自主学习,初步理解课堂知识与内容。对于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或者难度较高的操作,可在课堂由教师解答,以此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难点知识。此外,可实施分组化操作练习,在完成某个操作项目后,引领学生分组进行数据分析与相关实践性操作,为后续更好地适应计算机时代打好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优化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合理应用互联网平台收集与教学相关的素材,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依托移动终端为学生发布学习任务,指导学生进行习题检测等,有效实现教育信息化,优化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赖均友.基于移动学习终端的互联网教育资源整合系统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3,35(14):254-256.

[2]胡文婷.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3(5):153-155.

[3]刘丰年.“互联网+教育”视阈下高职院校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4):33-36.

[4]李英杰.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探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5): 149-150,159.

[5]洪鲁.“互联网+”移动终端背景下的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J].中国新通信, 2021,23(18):158-159.

[6]富强.基于“互联网+”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模式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17(11):100-101.

[7]覃竞.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新式教学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2(40):103-106.

作者简介:李彩虹,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教学。

猜你喜欢
移动终端计算机网络互联网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基于移动终端的高校移动学习体系构建研究
移动终端云计算应用分析
手机APP在学生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讨
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