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语言类课程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2024-05-16 14:17刘智雯
互联网周刊 2024年6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互联网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的方式,教育领域也在这场数字化浪潮中面临深刻变革。语言类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在互联网背景下不断创新,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本文将深入研究互联网背景下语言类课程加强素质教育的意义与策略,旨在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语言类课程;素质教育

引言

从国家语言类课程教育现状来看,教师长期以来注重“双基”的训练,即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听、说、读、写、译五种基本技能的培养。强调“双基”无可厚非,但语言教育不能单纯停留在这两方面上,而应从以知识和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价值观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进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从教育的时代特征来看,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如何将语言教育与素质教育、数字教育相融合,是当下语言类课程教学中应该重点审视的问题。

1. 互联网背景下加强语言类课程素质教育的意义

1.1 开拓学习边界,拓宽学习视野

互联网为语言类课程教学注入了数字技术的活力。在互联网的作用下,语言类课程教学能够超越传统教育边界,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开拓学习的边界。学生不再受制于时间与地点,能够根据个体差异和兴趣自由选择学习路径。在线学习平台、语音识别、虚拟交流工具等数字技术的融入,使语言学习更为灵活和个性化。在线平台让学生能够轻松与世界各地的学习者进行交流,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随时随地学习。语音识别技术则为口语表达提供实时的反馈,促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语言学习。虚拟交流工具使跨文化交流变得更加便捷,为学生拓宽国际视野提供了机会。语言类学习课堂可以通过在线协作项目、国际合作等形式,让学生与其他文化背景的学习者互动。这种跨文化的互动促使学生更深入地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技能,拓宽国际视野,具备更广泛的国际竞争力[1]。

1.2 因材施教,给予学生个性化学习路径及评价

互联网时代,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风格都有所不同。因此,个性化学习路径的设计变得至关重要。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教师能够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以及历史表现定制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學习能力和学科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最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取得进步。在传统教育中,学生通常需要等到作业或考试才能得到学习反馈。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实时反馈成为可能。通过在线平台的实时反馈工具,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纠正错误并调整学习策略。这种及时的学习反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其更有针对性地改进语言技能,提高语言素养[2]。

1.3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要提高学生语言素质,单一的知识传授是远远不够的。互联网背景下,引入实际语言应用项目成为促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设计真实语言场景的学习项目,使学生能够在具体实践环境中提升语言能力。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互联网提供大量实际语言应用的机会,如在线交流、协作项目等。通过这些实践性的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语言技能,从而更自信地运用语言进行实践交流。实际语言应用项目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在真实场景中运用所学语言解决问题,不仅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同时也培养其在生活实践中灵活运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1.4 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职业技能发展

互联网背景下的语言类课程不仅要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更应该结合职业发展元素,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既符合学生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也有助于满足当今社会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通过跨文化交流、语言实际应用项目等方式,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培养沟通、协作、创新等多方面素养,使学生在综合素质上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学生通过在线资源和工具,能够更好地将语言技能应用于职场环境。从专业培训课程到开放式在线课程“中国大学MOOC”,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高质量的职业技能培训途径。通过参与线上课程,学生能够更灵活地学习实际语言工作中所需的技能,从而更好地应对职业市场的变化,满足职业市场的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3]。

2. 互联网背景下加强语言类课程素质教育的策略

2.1 跟随国家战略方向,贯彻落实宏观战略要求

高校应坚定践行国家科技强国和教育强国战略任务,深化教育事业的数字化赋能,以数字化转型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把握机遇,努力塑造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优势,与新时代数字教育的发展方向保持同步。高校应认真研究教育部《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4]《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5]等指导文件,贯彻执行数字化教育战略行动,勇做教育事业创新发展的排头兵、先锋队,为教育数字化转型贡献自身力量。

2.2 改良教学方法,设计个性化学习路径

教师借助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速度。首先,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和开放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性的学习材料。教师可以选择适用于不同水平和兴趣的教材、文章、视频等资源,让学生有更多选择的自由度,根据个体差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其次,借助语音识别技术,提供实时的口语反馈。通过在线语音识别工具,学生可以进行口语练习,系统能够实时纠正发音、语调等方面的错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语言培训,帮助其更快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最后,教师还可以利用学习管理系统和智能推荐算法,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例如,开发实施“教师备课1帮1”“课堂教学1加1”“课后辅导1对1”三个智能教学助手,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校使用多种智能产品辅助教学,自动生成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一系列数据。据此,部分高校以问题为线索,对学生提问和应答的行为数据进行自动分析,诊断学生有没有主动而深度地学习,评估学生的思维水平处于何种阶段,使学生高阶思维可测量。智能算法通过系统分析学生的学科兴趣、学习历史和能力水平,为每名学生推荐适合其自身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构建语言知识结构。

2.3 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数字课堂

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是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教师应学会将传统教材数字化,并增加视频、音频及图像等多媒体资源,建设“语料库”“词汇云图”等电子教育资源,使教材更生动直观与灵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语言的理解。高校应整合多媒体、虚拟实境(VR)与增强实境(AR)等技术,创造出生动而沉浸式的语言学习环境。华东政法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利用信息技术设计了线上课堂虚拟助教“洛洛老师”[6]。课前,“洛洛老师”会提醒学生上课要准备的东西,反馈前一天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偶尔还会为大家展示一段舞蹈,放松心情;课上,她会提示学生积极互动、举手发言;课后,她提醒大家及时订正作业,对于一些有知识点需要解答的学生,还会单独进行“辅导”。

以虚拟教学助手运用实例为启发,教师可以积极探寻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多种方式。教师通过设计真实场景的语言应用项目,模拟实际语境,创造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合作互動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能力,培育语境感知能力。例如,利用虚拟实境模拟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虚拟的语境中进行语言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学科理解。教师还可以整合职业发展元素,通过邀请行业专家进行线上讲座、开展网络职业发展座谈会、模拟线上职场等项目,拓宽学生的职业视野,帮助学生了解语言技能在职场中的实际应用,并提供相关的职业规划指导,助力学生就业发展[7]。

2.4 创设在线平台,构建线上语言学习社群

构建线上语言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多元互动且共享的学习环境,从而加强素质教育建设。高校应以中国大学MOOC为蓝本,推进校内与国际在线平台交流,构建系统化、多元化的在线学习平台。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语言社区,吸引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学科领域和语言层次的学生。通过设立专属板块,包括学习心得分享、语言实践交流以及语言文化探讨等,为学生提供多元的交流渠道。推动实时互动,引入语音和视频聊天工具,让学生能够在互联网空间中进行实时语言交流,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同时,组织定期的线上活动,如语言角、文化节等,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促使其积极参与线上实践活动。

在线平台中应设有专业学习导师,专为学习者提供指导与反馈,分享语言学习心得,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导师制度能够促使学习者更系统地学习语言技能,获得个性化的指导,推动素质教育在平台中深入发展。在拥有平台基础的情况下,高校应结合各网络社交媒体,扩大平台影响力,让更多学习者了解并加入平台。通过这一综合性的线上平台构建,学生能够在开放共享的环境中相互学习、互相激励,共同提高语言水平,感受到学习的愉悦和成就感,从而构建一个充满活力和学术氛围的在线语言学习平台。

2.5 创新评价方式,健全教学评价体系

在互联网背景下,创新评价机制可以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高校应积极探索互联网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评价改革深度融合。各高校要建立个性化学习档案,追踪学生发展轨迹,利用学习管理系统和大数据技术,记录学生学科能力、综合素质、兴趣爱好等信息,形成更全面的学生发展图像。在追踪学生发展轨迹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科知识的学习,还应注意学生参与实践、社交互动等方面的活动。通过互联网技术,这些档案可以由学校、教师和家长实时查阅,从而更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发展历程,有针对性地培育学生。除此之外,教师应实时关注学生社交媒体平台的内容,鼓励学生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思考和项目。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形成互动性评价,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供积极的社会认同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自我认知和社会互动。高校建立在线评价反馈机制,为学生提供详细的评价报告,并指导学生未来的学习方向。教师根据评价反馈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2.6 提高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教师队伍质量

教师数字素养是推动教育数字转型的关键软实力,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支撑。教师应认真阅读《教师数字素养》[8]教育行业标准,提升对数字素养的价值认知,主动承担起利用数字化技术优化、变革与创新教学活动的责任。高校要提供教师数字化教育培训,包括如何使用在线教育工具、为教师提供虚拟教室管理、开发互联网资源等方面,帮助教师更好地融入数字化教学环境,灵活运用技术手段,保障教师能够熟练运用新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作为教育公共服务集成平台,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拥有众多教学培训资源,吸引了大批教育工作者在线交流教育成果。教师可以在该平台上学习先进教学技能,培养自身教学能力。高校应积极创建在线教育专业社群,组织互联网教育论坛,邀请业界专家、学者和教育从业者进行交流,让教师能够在虚拟空间中讨论教学理念与分享经验,促进教学信息流通,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北京市海淀区“一体化联合调研”依托教研员专业指导,综合运用协同编辑文档、线上问卷、电子白板等智慧工具,实现线上同屏书写、分组学习与数据分析,跨校、跨区域、跨学段共享优质资源,助力高校教师集群式成长。互联网时代素质教育发展要求教师掌握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以便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数字教育和素质教育协同发展。

结语

互联网背景下,语言类课程加强素质教育不仅是教育创新的需求,更是适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通过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战略、设计个性化学习路径、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构建线上语言学习平台、健全线上教学评价体系、提高教师队伍数字素养等方面的努力,高校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使学生在未来社会发展中更加成功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亚玲.“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汉语言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融合路径[J].中国新通信,2023,25(11):170-172.

[2]张强.“互联网”与素质教育[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7):56-57.

[3]郭雪峰.“互联网+”视域下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创新模式探析[J].鸡西大学学报,2016,16(10):8-11.

[4]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2022-12-21)[2024-01-20].https://www.gov.cn/zhengce/2022-12/21/content_5732986.htm.

[5]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EB/OL].(2021-10-12)[2024-01-20].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1/content_5647348.htm.

[6]教育变革2.0:元宇宙与教育的深度融合[EB/OL].(2023-02-14)[2024-01-20].https://www.sohu.com/a/640525126_121149102.

[7]盖之华,施连敏,陈志峰.移动互联网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6):85-87.

[8]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发布《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的通知(教科信函〔2022〕58号)[A/OL].(2022-11-30)[2024-01-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2302/t20230214_1044634.html.

作者简介:刘智雯,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互联网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