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时期党的纪律建设

2024-05-16 08:54朱文通张静
党课参考 2024年7期
关键词:请示报告党的纪律西柏坡

朱文通 张静

西柏坡时期在我们党历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此时,军事斗争从游击战向大兵团作战转变;革命形势从农村包围城市到进城、学会做好城市工作,进而领导全国转变。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党中央清醒地认识到:如果领导中国革命的中国共产党没有极严格的真正铁的纪律,并取得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最忠心的、全心全意的拥护,那么,我们就将不能取得全国革命的胜利,而且不能保持已得的胜利。

由此可见,我们党不仅高度重视纪律建设,而且不断推进党的纪律建设。这为创造西柏坡时期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学习西柏坡时期党的纪律建设实践经验,对于新时代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制度治党

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保障

中国共产党是用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西柏坡时期,虽然军事斗争捷报频传,革命形势大好,但是党内开始出现山头主义、纪律松散等苗头。党中央深刻认识到,没有严格的纪律约束,就容易滋生腐败,甚至失去民心。要领导中国革命走向全面胜利,就必须从严治党,用更加严格的纪律来管党治党。因此,“立规矩”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1948年9月,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中共中央提出“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号召,并着重强调加强纪律建设。在此期间,党中央认真总结革命战争时期党的纪律建设经验,并针对西柏坡时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纪律规定,起草发布《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补充指示》《中共中央关于各中央局、分局、军区、军委分会及前委会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等重要文件,重新修订颁布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及发布《关于整顿全军纪律的训令》来规范军纪。在短时间内,如此集中、广泛地“立规矩”,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重视以制度化方式加强纪律建设。

高度重视制度治党是西柏坡时期的宝贵经验。西柏坡时期,中共中央强调“立规矩”,加强纪律建设,从制度上规范工作程序,从纪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有效地贯彻落实,确保了全党在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为形成党内高度集中统一的领导局面提供了坚实保障。

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是党的纪律建设的重中之重

西柏坡时期,我们党极为重视纪律建设,并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保证了全党上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团结统一。

1948年1月,党中央准确把握革命形势,开始着手建立请示报告制度。同年9月,党中央对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组织纪律性进行了严密部署,提出了确保党夺取全国胜利的一系列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特别强调,凡属决定权完全属于中央的事项,中央已有决定指示者,各地必須严格遵守,正确执行;在执行中遇有困难及特殊情形,或有不同意见时,均可向中央说明理由,提出意见,等候中央批示,但不允许擅自修改。那时候要求,将一切可能和必须集中的权力集中于中央和中央代表机关手里,以便达到全党全军在方针、政策、行动上的完全一致。

1948年9月,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各中央局、分局、军区、军委分会及前委会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对各项工作中哪些决定权属于中央,哪些必须事前向中央请示并得到中央批准后才能实施,哪些必须事后报告中央备审,作了明确规定。请示报告制度的正式建立,对于改变当时党内存在的无政府无纪律状态,抵制地方主义、山头主义,保证政令、军令畅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之后,党中央还组织起草了《关于健全党委制》,进一步严明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加强纪律教育

是推进党的纪律建设的有效方法

纪律教育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环节。加强纪律教育,是增强党员纪律意识、端正党风、增强党性的有力措施。西柏坡时期,我们党十分注重通过加强纪律教育来不断推进党的纪律建设。

1948年4月30日至5月7日,中共中央在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把“加强纪律性”上升到战略层面,把“反对无政府无纪律状态”列入会议议题。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全党专门开展反无政府无纪律状态的斗争。各地各军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对照中央系列指示和要求,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检讨无政府无纪律思想行为,强化了对中央路线方针政策及策略方法的认知,增进了党的团结统一。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毛泽东分析了因为巨大胜利可能出现的四种情绪——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提议通过“六条规定”: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与马恩列斯平列。这是党中央对革命胜利后党内可能滋长享乐主义、功成名就等腐朽思想的告诫,通过加强纪律教育,使全党同志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西柏坡时期如此加强纪律教育,就是要打造一支廉洁自律的革命队伍,以良好的面貌“进京赶考”,考出一个“好成绩”。实践证明,西柏坡时期的纪律教育,敲响了拒腐防变的警钟,有效增强了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摘编自《河北日报》)

猜你喜欢
请示报告党的纪律西柏坡
“三强化”加强和规范国有企业请示报告工作
西柏坡精神引领实现“中国梦”——期刊中心党支部赴西柏坡参观学习感言
西柏坡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行党委重大事项请示报告若干规定
严明党的纪律,克服自由主义——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导读
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制度
如何坚持纪律面前一律平等
新时期党的纪律体系建设探究
浅谈新时期加强党的纪律建设
风雨西柏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