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九顶塔修摩崖造像

2024-05-15 08:58钱欢青
新航空 2024年4期
关键词:李勇摩崖老师傅

钱欢青

悬崖,峭壁,高高的脚手架,面前是一千多年前的摩崖造像,转头是浩荡天空下起伏的群山。一坐至少三个小时,心手必须合一,凝神聚气专注干活,这是摩崖造像维修者最日常的工作状态。

当然会觉得孤独,但也会因为专注而觉得时间过得真快。在很多人眼里这个工作好“浪漫”,在他们眼里,这是一份需要分外专注的手艺活儿,交织着辛劳与欢喜,寂寞与充实。

2023年11月,九顶塔摩崖造像修缮保护工程正在进行,这是九顶塔摩崖造像首次大规模修缮保护,83尊唐代造像将在修缮者的手中风采重现。

不会做饭的“技工”不是一个好“挑山工”

九顶塔摩崖造像修缮保护工程,是39岁的李勇入职以来参与的第四个文物维修工程,他是施工现场的负责人之一,另一位负责人55岁,在工地上得了肺炎,已经住院一个多月,所以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就暂时落在了李勇一个人身上。

“重要的是把控一天的所有流程。”李勇说。对于维修队来说,每一天都有着严格的流程。6点半起床,洗刷,吃早饭,7点50到九顶塔景区门口集合。集合后的晨会,时间虽短,但“安全教育、火种收缴、消防演练、应急方案学习”等等内容却缺一不可。随后,李勇会部署当天每个人的工作。工作人员一般分技工和临时用工,“一开始是8个技工,15个临时用工,现在是5个技工,1个临时用工”。

晨会之后,所有人上山。上山其实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因为车上不了山,所以每个人山上时几乎都要捎带一些施工要用的材料。说是“捎带”,其实和“挑山工”差不多,沙子、水泥、纯净水,一袋水泥100斤,一袋沙子80斤,一桶纯净水40斤,每一步都是上山路,其中辛苦,可想而知。李勇说,工程刚开始的时,上山时大家心里还都很兴奋,还想着到周边山上转转,想着得空再去爬趟泰山,但是没几天就彻底取消了这个念头,“好不容易爬上了山,再也没力气下山去逛逛了。更不用说到济南市里去玩”。开工两个多月,每天工地、驻地两点一线,“一开始一气儿就能上山,现在中间要歇三次”,“雪上加霜”的是,他们在山下租的房子还在五楼,下班再爬五楼,回到驻地已经筋疲力尽。

最辛苦的其实还不是扛沙子和水泥,而是工程刚开始为了搭脚手架扛钢管,六米长的一根钢管,一个人每天只能扛三趟,维修队里25岁的寻执政,就是因为扛钢管导致膝盖积水,并造成半月板轻微磨损,只能上医院治疗。

不仅要扛东西上山,还要会做饭。一天忙碌后,下班要先去买菜,开车三分钟,去驻地所在的秦家庄的超市买菜,做饭由大家轮流。“厨艺”最好的是25岁的张博冉,所以他做饭的次数会更多一些。有时候开玩笑,一句“不会做饭的技工不是一个好挑山工”的话,会把大家逗乐。

对一名技工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手艺”

悬崖上作业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修缮摩崖造像的技工必须年轻,必须没有恐高症。眼下五个技工,有一个是27岁,三个25岁,另一个最小的才22岁。27岁的朱明寒,2019年毕业于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学的是古建筑维修。朱明寒老家曲阜,毕业后进了曲阜市三孔古建筑工程管理处,工作四年多,已转辗四五个工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无论是古建还是石刻文物的修缮,对一名技工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手艺”,而“手艺”最重要的是要老师傅来“带”,“一开始入行,什么也不会,先给老师傅打下手”,慢慢的,才开始掌握一些文物维修的技巧,比如摩崖石刻造像的修缮保护中,有一个环节叫“脱盐”,就是去除附着在造像身上的盐分,这道工序需要用纯净水打湿宣纸,仔细贴到造像表面,将宣纸揭下来后再用电导率测试仪测试,如此反复,直到把造像表面的盐分脱净。为什么一定用纯净水?因为从山上引下来的日常用水会有杂质,那些水只能用来在岩石上打眼时为钻机降温。

无论“脱盐”还是清洗、维修造像,都需要有极大的耐心,需要长时间的专注,所以对“技工”而言,绑好安全带,在脚手架上一坐下,至少就是三个小时,中间上厕所,几乎一动不动,“也会觉得孤独,但是听听音乐,专注于手上的活儿,时间也会过得很快”。最大的感受,其实是“屁股疼、小腿抽筋”。

刚入职时,所有技工都是跟着老师傅一点一点学,从为造像除尘、清洗开始,然后上手“脱盐”,修补造像裂隙,李勇和朱明寒都说,“最难的是色調的调配”,为了让修缮后的造像在颜色上和本体一致,需要在修补裂隙的材料中加入相应的矿物颜料,而矿物颜料的调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反复调试,极需经验和悟性。此外还有造像身上一些关键部位的细致修复,也非常考验手艺。也正是因为如此,虽然技工们的经验和手艺已经十分纯熟,但老师傅还是会定期到工地巡查、指导,以确保修缮工作能精益求。

忙完一天和家人视频,是最开心的时刻

摩崖石刻的修缮保护和室内的文物修复不同,工作时间需要根据天气情况调整。天还不冷时,早上7点50上班,11点40下班,回住处做饭、吃饭后,下午2点再上班,一直到5点30下班。天气变冷之后,就改成上午8点50上班,中午不休息,只派一人下山做饭后带到山上,为的是抓住中午适宜的温度多干活。下午天黑得早,相应的,下班时间也会比原来早,5点就开始准备下山了。

回到驻地,做好饭吃完饭,还需要整理资料,归档当日的影像资料,做好次日的工作计划。

为了赶在天气好的时候多干活,维修队没有休息日,每天“两点一线”。忙完一天,大家都很累,村里也没大有可逛的地方,最开心的是和家人视频电话。李勇老家湖北襄阳,军人出身,退伍后机缘巧合,进了文物维修这一行。李勇现在的家不在襄阳也不在曲阜,而是在西安,两个孩子,大的13岁,小的6岁。自己长年在野外工作,只有放假才能回西安,平时只能靠媳妇一个人在家带着俩娃,这让李勇十分愧疚,“每天晚上唯一的乐趣就是打打视频电话”,媳妇偶尔也会着急、埋怨,不过“说两句好话就好了”。

那几天,济南的天气突然转冷,看情况,预计2023年11月20日左右就得停工。李勇和朱明寒他们都记得,九顶塔摩崖造像修缮保护工程自当年8月31日开始施工,那时候天还热,刚开始施工的那阵子,“山中的花蚊子又大又多,能隔着衣服叮你,能几乎把你抬走。能怎么办?多喷花露水,长袖长裤穿起来!”

猜你喜欢
李勇摩崖老师傅
西狭颂摩崖石刻
秋qiū天tiān的de颜yán色sè
卖早餐的 小贩
摩崖石刻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
组图:丰收中国
“南行唐北界”摩崖石刻考察图辑
巴渝古文化·千佛寺摩崖造像
李勇作品选
“企业可以少赚钱,但苗不可以掉价!”虾苗界20多年的老师傅告诉你一条好虾苗是如何炼成的
盲人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