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服装结构与面料对熨斗造型的影响

2024-05-15 22:27宋洪财
上海工艺美术 2024年1期
关键词:斗柄面料服装

宋洪财

Wit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flat ir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article diachronically combines the archaeological typology methodology and data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 order to review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clothing shape and ironing technology. It is concluded that bearing strength of clothes and ironing demand were the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e shape formation and order evolution of flat iron.

中国传统熨斗又称“火斗”“金斗”,俗称“烙铁”,是 一种用于令各式纺织品及服装展现平整之美的生活用具。其始于 两汉时期,相沿至清朝末年,见证了以汉民族文化为核心的历史 演进和转变。

关于熨斗的源流考证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邹卫对中国历 代熨斗的设计发展进行宏观式梳理,通过对中国历代熨斗造型、 纹样、材质和工艺的分析,揭示了中国古代造物设计思想和民俗 意识。倪腾腾、牛犁发展了熨斗的形制研究范式,根据中国传统 熨斗的造型特征,将其进行了三型五式的分类,通过研究其演变 轨迹提炼传统熨斗的造物思想。邹卫着眼于明清时期的熨斗,基 于装饰题材、形制、风格及审美特点探究世俗化特征的成因。

综观前述,研究之所得目前主要聚焦于熨斗的形制变化与 其发展脉络,为本文探究熨斗的造物规律及形制变量研究提供了 主要线索。但作为熨烫工具,熨斗与服装之间的影响关系与成因 差异有待进一步讨论。故本文以中国熨斗为研究对象,以期探寻 其形态生成之因由,推理因服饰面料特性与服装构造的差异,对 熨斗形制塑造所产生的影响。

一、中式服装结构与面料

服装的结构与面料是不同民族自然观念与物用观念差异的 重要体现。服装结构的精髓在于将人体众多部位与多种材料融合 为一,以人为核心展开深入考究,探寻人体与服装之间的和谐共 融之关联。服装面料的选择,是制约与影响服装结构设计的重要 因素,选择适宜的面料可以更有效地支撑与塑造服装结构,二者 互为媒介,共同构成了服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服装的服饰风格各异,但制衣结构始终遵循着 “十字型、一体性、平面化”之样式。汉服可作为东方服装的典 型,制衣时,以平面布料,直剪出所需形状,前后两片合缝成 衣,衣袖与衣身融为一体,对颈侧到肩部等服装关键点采取“放 任自然”的处理方法,不用缝纫,讲求后中部交织贯通,形成十 字形或大字形的平面结构 中国传统服装的造型结构巧取"丝绸面料"之长。其首要,丝 绸材料本身流畅柔韧、轻薄飘逸的特性不可忽视。平面结构强调 了面料的柔软性,使得服装不拘束人体与活动,服装得以“与形 相随”,超脱于人体表面,营造出洒脱灵动的视觉美感。次者, 二维服装结构巧妙地规避了丝绸面料的薄弱。虽丝绸纤维强度较 低,纱线之间相互作用力较微弱,抵御强压与摩擦的能力欠缺, 但广大平直的服装结构,弥补了此缺陷。使得人体对服装的牵引 减少,力量得以分散,延长了服装的使用寿命。

由于中国传统服装结构纵横为简和丝绸面料天然柔软的特 点,故服装的制作采用直线剪裁工艺,版型连贯平直。制作服装 时,衣裳长度可从肩点垂直到脚的距离来测定,衣裳宽度则是通 过双臂水平伸展之间的距离来衡量,无需过多关注胸围、腰围和 臀围等精确数据。这种直线剪裁方式,令服装线脉清爽明亮,减 少了裁剪和缝合的工序。也正因丝绸纤维的天然特性,在洗涤过 程中,易因受力变形、纹理皱褶,常需熨斗将其熨烫平整。

二、熨斗的发展概述及秩序演进

熨斗作为熨衣之器,因服饰之构制逐渐变迁,其形制亦随 之演进。本节在理清其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对熨斗的形制分解、 测量及相关关系分析,基于时代质变的事實,洞察熨斗形制细微 量变的发展脉络与演变秩序的成因。本文以考古发掘报告与传世 熨斗为基础,选取59个两汉至明清时期的中国传统熨斗为主要 研究样本,对熨斗的斗柄、斗身、斗底三者进行深入解析(图 1),并论述其优化趋向。

中国传统熨斗发展年代久远,形制有纵向流变之特征,在 分析时对熨斗的全长、柄长、柄宽、柄高、柄角度、口径、底 径、高度、朝代,共9个变量予以解构与测量。再对所获数据作皮尔逊双变量相关关系(Pearson Correlation)分析(图2), 以统计学观点总结中国传统熨斗的秩序演进。

2.1熨斗的秩序演进

两汉之际,为满足上层社会人群对服饰礼仪规范的要求, 熨斗首先于宫廷贵族间流传开来。以出土实物为证,目前最早之 熨斗出土自长沙汤家岭一号墓,谓之“张端君”铜熨斗。就其形 制而论,“张端君”铜熨斗形呈圆体、浅腹、口沿外折、敞口、 斗身一侧附有一长柄。此形制成为中国传统熨斗的基础构造。此 后,熨斗在熨烫效率及人体适用原则上,不断进行演进,但其形 制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式内。

2.2.1 斗柄

中国传统熨斗的斗柄在两汉时期,呈长柄实心,其横截面 多见半圆形、矩形等几何形状,棱柱的设计增加握持时的摩擦 力;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斗柄的形状演变为扁片长条形,增加了 手指与柄的接触面积;至隋唐时期,斗柄在实心长柄的基础上进 行创新,设计出折叠柄,折叠处设在柄近斗的三分之一处;宋元 之际,斗柄形制经历了重大的改进,始扁柄转变为圆柄,由整体 铸造的实心柄,发展为分体铸造焊接的空心柄,出现了部分銎 柄。此时受文人审美观念的影响,斗柄加设龙吞口的装饰形象; 至明清时期,斗柄形制承宋元之基,銎柄数量达至顶峰,銎柄设 计使斗柄内可插各种隔热材质手柄,并可根据需求调整插入手柄 的长度,故斗柄自身长度缩短。斗柄材质也逐渐丰富,由一材整 体演化为多材组合。斗与柄连处的龙吞口成主流装饰,功能与美 学合二为一(图3)。

对中国传统熨斗的斗柄进行具体数据分析可知,其斗柄 之长与其宽度、厚度、角度之间呈有秩序的关联。柄长与柄厚 (r=-0.386,P<0.05)、柄高(r=-0.675,P<0.00)以及柄角 度(r=-0.467,P<0.00)三者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联系,柄愈 短,柄宽、柄厚与柄的角度愈高。以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分析, “其直径越小,肌肉过度紧绷;直径过大,则手握持困难。”使 用者手部对斗柄直径的把握直接决定熨烫效率。中国传统熨斗的 斗柄高度由约0.5厘米左右的几何形柄,发展至3~4厘米的圆形 銎柄形制,角度由水平演进至10~30度之间,使熨斗与人体结 构和手掌肌肉曲度更为契合,增加手与柄接触面积的同时,手腕 与手臂的姿势也更为省力,为使用者提供了更为舒适和稳定的握 持方式。斗柄总长度维持在13~20厘米左右,因其没有斗盖保 护,为防止温度过高及炭火飞溅导致烫伤,使用者握持熨斗时, 其手距离斗身留有至少4~6厘米的长度。

纵观中国传统熨斗的斗柄演变历程,其形制变化由细到 粗、由长到短、由水平至倾斜、由一体式设计到分离结构、从最 初的单一材料制作到多种材料组合。然而,无论形制如何改变, 斗柄始终呈现出直条状。

2.2.2 斗身

中国传统熨斗的斗身依据其形态与时代差异,可分为两汉 至唐代所见的“盆形”,以及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斗形”(如 图4)。汉唐时期,斗形呈圆体,口沿较宽,向外撇;至隋唐时 期,斗身边缘增添些微装饰,如葵边形和反三角形边;至宋元时 期,为克服汉唐时期浅盆形的不足,防止炭火四濺,斗身高度加 深,衍变为“斗形”。斗形熨斗此时可分为两种形态,主流为直 边造型,次之为斗身上半段呈弧形,下半段直边,整体犹如一顶 倒置之礼帽。前朝斗与柄相接处两旁的葵边形及反三角形边翼, 进化为位于连接处口沿上方的护裆,以葵边形和如意形为主。口 沿部形态亦有外侈和护裆两种并存;至明清时期,继承宋元时期 直边深腹的主导形态,还增添了众多人性化细节。明代时,斗身 多呈斜直边,护裆形态增设官帽形;清代熨斗则别具明代刚直之 特征,斗身腹部微向内弯,以马蹄袖型护裆为主。

对斗身的高度、口径及底径进行测量。由数据结果可知, 中国传统熨斗体积的变化始终遵循着一定的比例规律。其一, 斗体高度影响着口径、底径的大小。斗体与口径(r=0.356, P<0.00)以及底径(r=0.345,P<0.05)呈现正相关的关联, 充分证明了古人对斗体容积深浅的判断具备固定的比例标准。其 二,斗体高度的变化引起了口径与底径的增大,以确保放置时的 稳定性。增大了斗身的装载体积,展示了熨斗结构秩序的变化。 此外,斗身高度的发展,使其熨热物质不易轻易散出,减少了烫 伤使用者和衣物的风险。

综上,中国传统熨斗的斗高逐渐增加,口径与底径逐渐扩 大,口沿外折的护挡结构演进为立于口沿之上。因其无盖,故木 炭与空气直接接触,排烟方式简单直接。

2.2.3 斗底

斗底,即熨斗与服装直接接触的部位,其底部面积大小, 能直接影响熨烫效率。中国传统熨斗的斗底呈圆形(如图5)。 始初呈圜底之状。至隋唐时期,圜形底逐渐演变为平底,此举使熨烫面积增大,效能提升,同时便于平放。宋元之际,斗底已有 升高之态,部分熨斗的底部有了约0.5厘米左右的厚度;明清时 期,斗底高度增加至1厘米,且底边微微带有一个弧形,能够有 效防止熨烫时对衣物的擦损。

三、服装结构与面料促生熨斗的形制发展

服装结构的演变和面料的选择直接关联到人们对熨烫方式 的需求,作为服装制作过程中极为重要的辅助工具,熨斗的形制 根据中国传统服装结构与面料产生了较为稳定的造型结构,根据 熨烫功用需求,推动熨斗的形制演化与更新。

3.1 服装承力大小影响斗柄位置的设计

中国古代传统服装平面结构,丝绸面料,其质纤脆,直线 剪裁的工艺,致使服装表面展现一派平直之态,衣物的缝纫线大 为减少。其制作方式,前后两个衣片缝合成衣,没有过多的重叠 之处,熨烫时仅依赖斗身内部的热量,得以实现平整效果。故熨 烫之际,需轻手柔力,减少压力与停留时间,免得服装残损或留 下明显的痕迹。使用熨斗时,宜不停滑动,循环熨烫。故中国传 统熨斗的斗柄设计在斗身的一侧。人手对器物的掌控度主要通过 五根手指的分工配合。持握时,掌心朝左,四指自然环柄,大拇 指指腹、拇短肌、手腕施加压力,维持熨斗平衡,以食指指节为 主要支撑,持起熨斗。因其适人程度很高的操持方式设计,强化 了人对熨斗的压力控制,使施加在熨斗上的力不在同一条垂直线 上,而是在手柄上得到分散和平衡,减少了熨斗对服装的机械性 压迫,避免经纬纱织扭曲,破坏服装结构与美感。

3.2 服装熨烫需求影响斗身及斗底形状的设计

中国传统服装,熨烫的需求主要集中于迅速高效地展平衣 物上的褶皱。鉴于此,中国传统熨斗的斗身与斗底常采用圆形设计,以消除尖锐的边缘与角落,取而代之的是流畅的曲线,赋予 熨斗一种无限循环的运动态势。当古人施之熨斗,用以烫平衣物 时,常以站立的姿态悬持熨斗,形成左右循环的运动和位移。相 较于前后运动,这种运动方式更为流畅与连贯,使得古人能更好 地掌握熨斗的力度与速度,从而提升熨烫的效能。圆形的斗身设 计不仅符合古人在熨烫时的使用范式,更有效避免了熨斗因形状 尖锐而在熨烫时对丝绸服装造成勾丝等损坏。

四、 结论

本文旨在探究中国古代服装结构、面料与熨斗形制秩序的 内在关系。因蚕丝从属动物纤维,受洗涤或外在刺激时,常使其 纤维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导致衣物形态失序。为重获整齐之姿 态,需借熨烫技艺,使其面料纤维重新布置、修正,以得服装平 整之效果。服装的特性关乎熨斗器型的创设。因服装构造及面料 的特点,在熨烫过程所需的力量与方式具有差异,由是可得出结 论:一则因服装面料展平所需力量不同,故熨斗的斗柄位置在斗 身侧边;二则基于服装结构与面料熨烫需求,衍生出“左右循 环”的熨烫轨迹。其中,为减少熨斗对平面服装与丝绸面料的伤 害,中国传统熨斗之斗身及底部设计呈圆形。由此可知,服装构 造与面料实为熨斗造型设计之决定性因素。

参考文献:

[1] 王烨. 中国古代纺织与印染 [M]. 北京 : 中国商业出版社, 2015: 178.

[2] 邹卫. 中国古代熨斗设计研究[J]. 艺术教育, 2017(13): 246-247.

[3] 倪腾腾,牛犁,王志成.中国传统熨斗的形制分类及造物思想[J].包装工 程,2022,43(20):395-401.

[4] 邹卫.明清熨斗装饰审美世俗化特征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 计),2018(3):123-127.

[5] 单先进. 长沙汤家岭西汉墓清理报告[J]. 考古, 1966(4): 181-188, 3.

[6] 周美玉:人机工程学应用[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139.

猜你喜欢
斗柄面料服装
古今北斗星的变迁(下)
古今北斗星的变迁(上)
让人心碎的服装
探秘星空
《修真秘要》导引系列之六 “治头晕”“神仙斗柄开关”导引法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及辅料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女装流行面料
热销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