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换位置,意思大不同

2024-05-15 09:13邱戊琴
小学生学习指导·爆笑校园 2024年4期
关键词:句读慈禧太后凉州

邱戊琴

学习古诗文时,同学们一定从老师的口中听过“句读”这个词。简单地说,就是古诗文中没有标点符号,完全得靠语感和知识去把握停顿,因此,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的意思,必须“明句读”,即学会点逗。

时代在进步,人们做事也越来越细致,点逗非小事,万不可小觑。时光回到四十年以前,同学们感到陌生的电报在那时可是很便捷的通信手段呢。下面,我们来看一名同学围绕电报这个主题写下的片段——

习作(优化前)

爷爷说:“电报在我年轻时是最便捷的联系方式,这头发一下,那头立刻就得到消息了,还有专门的邮递员送上门。即使是在山沟沟里,一般也是当天就能收到消息的。”

“那比八百里加急快多了。”我应道。

“但电报有它的不好。”爷爷摸着胡子说,“它太贵了,按字计价,一般人不会发电报,只有遇到急事才不得不挤出几个字去发。因为字少,电报还容易使人产生误解。”

“真的吗?”

“当然,比如一封电报内容是‘儿已出发三日即归,就有多种理解。”爷爷举了个例子。

我想了一会儿,应道:“果然是这么回事呢。”

这个片段采用了对话的方式来写,着重谈了电报的优缺点,虽然很详尽,但我们不是写说明文,没必要对过时的电报做太多介绍,应该着重写标点在不同位置产生的不同意思,因此我们对它进行了一些改动,如下。

习作(优化后)

老人说:“我那时最快的通信方式是电报,但和现在的网络比起来差太多了。电报价格贵,文字简练,容易产生误解。如一封电报——‘儿已出发三日即归就可能让人误解。”

“怎么说呢?”我好奇地问。

“我来加上标点,你就明白了。

如果这是一封父母发给儿子的电报,可理解为‘儿,已出发,三日即归和‘儿,已出发三日,即归。如果这是一封儿子发给父母的电报,可理解为‘儿已出发,三日即归和‘儿已出发三日,即归。到底是三日后归,还是即刻就归呢?如果要你接站,不傻眼才怪呢!”

“哈哈哈……”我跟著老人笑了起来。

优化后的片段也采用了对话的方式来写,可行文思路是不同的,它直接谈出了电报的不足,并对例子进行了趣解。文字上比优化前的片段更有趣,内容上也比优化前的一句“果然是这么回事”丰富多了。

有人曾说,古代文言文之美,全在句读。虽然经过20世纪初的“白话文”运动,现代汉语才开始使用标点符号,但同样能在点逗上别出心裁。在写作时,我们仍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借点逗来制造幽默:第一,引用古代诗文,巧妙点逗为文章服务。如引用据说是祝枝山戏谑财主的对联“此屋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巧借点逗“此屋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带来乐趣。

第二,抓住句子中的多音字、多义字、同音字、音近字等,用不同的组词方式,形成不同的点逗,可制造幽默。如“南京长江大桥欢迎您”,有人误加了个“市”,成了“南京市长江大桥欢迎您”,你就可以借点逗善意地帮他指正,说成“南京市长,江大桥欢迎您”。

第三,巧妙变换标点符号制造幽默。如把感叹句“他好勇敢!”的叹号改问号,意思就完全变了。

素材亮相

绝句变填词

王之涣的《凉州词》是边塞诗的代表作品,深得很多人的喜爱。据说,清代慈禧太后对该诗也钟爱有加。

有一次,慈禧太后觉得一位书法家的字不错,就让他给自己写个扇面,内容为王之涣的《凉州词》。书法家接到太后懿旨后诚惶诚恐,写完后才发现第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的“间”字给漏写了。这可怎么办呢?换个扇面重写根本不可能,因为这扇面是慈禧太后送来的。书法家无奈,只能硬着头皮把扇面呈上去了。

慈禧太后接到扇面粗粗一看,对字很满意,可当读完第一句,脸马上阴沉下来,派人把书法家带到了跟前。慈禧太后严厉地问道:“你写的《凉州词》到底是怎么回事?”

书法家听后,忽然灵机一动,道:“禀太后,我写的就是词啊。”

“大胆!”慈禧太后拍了下椅子。

“太后,我写的是:‘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真的是写凉州的词啊。”

慈禧听罢,觉得不同点逗别有一番意境,就笑道:“来人,有赏。”

书法家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兴高采烈地领赏钱去了。

运用指导

书法家在“凉州词”的“词”字上做文章,少写一个字的名作《凉州词》经重新点逗,变成了“写凉州的词”,不仅巧妙,而且别开生面,怪不得慈禧太后能转怒为喜。

习作实例

妈妈出差了

斯雯

“爸,手机借我玩一下呗。”

“不是昨晚才玩过吗?”爸爸有点儿不高兴。

“这可是你和妈妈允许的,才第二天就不算数了?”

“胡说,我们哪有说过?”爸爸明显生气了。

“来,您看看。”我拿出妈妈出差前留下的《约法三章》,“这可是您也参与编制并肯定了的。上面这一段我读给您听:‘……约法三章如下:一、天可看电视;二、天可玩手机;三、天可吃外卖。白纸黑字写着呢。”

“你这完全是曲解。‘一、二、三可不是序号,后面哪有停顿?那是隔一、二、三天的意思。”

点评爸爸妈妈的《约法三章》原是“……约法三章如下:一天可看电视;二天可玩手机;三天可吃外卖”。小作者为了玩可谓挖空心思,想出了把“一、二、三”当序号的点子,虽然解释有些牵强,但也挺巧妙的呢。

小试牛刀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几个字,点逗不同,意思也完全不同。你能用不同点逗写出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吗?稿件可发至本刊微信公众号:爆笑校园期刊(二维码位于本刊封面)。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猜你喜欢
句读慈禧太后凉州
最爱凉州面皮子
Painting the Buddha
短句(主语+谓语)
“咬文嚼字”三篇
心道与民国时期凉州佛教的复兴
凉州瑞像示现之“正光说”献疑
京剧武生的机敏
京剧武生的机敏
敦煌P.3619卷一首有关凉州瑞像诗歌的考释
《〈曹刿论战〉句读解惑》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