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莲在滕州微山湖湿地的引种栽培

2024-05-14 22:30邵掌珠
花卉·上半月 2024年5期
关键词:滕州微山湖克鲁兹

邵掌珠

王莲是睡莲科王莲属植物的总称,该属植物以其巨大、奇特的叶片和花朵著称,其叶片直径通常1.5~2米、盘状,具有惊人的承载力——成人可以安全站立其上;花朵直径可达40厘米,初开时具有浓郁的凤梨香味,且在开放的2夜1天,依次为白色、浅紫红色和深紫红色。故此,这种神奇的植物自发现之日起,就引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它所到之处,都会引起轰动效应。本属共有三个种,亚马逊王莲(Victoria amazonica),克鲁兹王莲(V. cruziana),玻利维亚王莲(V. boliviana)。1961年,美国的 Longwood公园培育出第一个王莲杂交品种长木王莲(V. ‘Longwood Hybrid)。1999~2000年美国的 Kit and Ben Knotts夫妇培育出了5个王莲杂交品种。2021年,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正高级实验师吴福川培育出了我国第一个王莲品种‘追梦人(V.‘Dreamer)。1958年,中科院北京植物园首次从东德引入亚马逊王莲,在温室种植虽开花,但未收到种子;1959年又从苏联引入种子,最终于1960年培育成功。此后,西双版纳植物园、华南植物园、武汉植物园、南京中山植物园、西安植物园以及上海、广州、南宁、深圳等地相继引种成功。目前,王莲已成为各大植物园和公园夏季的一大观赏亮点。但由于王莲是热带植物,育苗和栽培技术要求较高,其推广应用远不及其他花卉广泛,在我国北方地区仍以种植耐寒性较强的克鲁兹王莲为主,亚马逊、长木较少见,而玻利维亚王莲目前尚未引进(图1)。

滕州微山湖湿地位于微山湖东北部,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均日照2383小时,年平均气温13.6℃,年平均地温16.3℃。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6.9℃;年平均降水日为81.8天,平均降雪日数7天。该湿地2008年从宁波莲苑引入克鲁兹王莲栽种成功,取得了理想的景观效果。当年秋笔者从水生植物园采收到三个成熟的果实,剖开后得到5百余粒种子。翌年在国内资深园艺专家李淑娟研究员、张会金高级实验师的悉心指导下,尝试王莲育苗并取得成功。2011年初又从西安植物园转引入美国的亚马逊和‘朗伍德王莲种子各7粒,育苗全部成功。王莲育苗过程繁琐,难度较大,李淑娟等老师曾撰文论述,笔者不再赘述。本文主要将2008年以来王莲属植物在滕州微山湖湿地的室外定植及管理,作简要总结,供国内同行参考并批评指正。

一、定植前的准备

1. 种植地点:王莲原产于南美洲的巴西、玻利维亚等国,属热带植物,要求在高温、高湿、阳光充足的环境下生长。每日光照时间应保持10小时以上。同时,在充沛的阳光照射下的水域,其水温也较高。故多年来,我们选择景区内可满足其生长需求的环境,如王莲主要种植于水生植物园、荷花仙子池、体验区人工湖和精品荷花园等处种植。王莲的叶片直径可达二米(其中最大者3.2米),曾见夏天强对流天气过后,叶片局部翻折,甚者整张叶片被风刮翻、叶背朝上的现象,这严重影响王莲的生长。如果种植于相对封闭的小环境中,可避免或减少夏天强风对叶片的伤害,而且深秋初冬可阻挡部分寒流,使气温、水温偏高,延长了生长观赏期。

2. 种植间距:生长盛期的王莲有10片叶以上,以每张叶直径2米计算,至少会占50~60平方米的水面,所以其株行距8米以上。

3. 种植槽(台)尺寸:王莲的根系特别发达,可布满3平方米以上的范围,为了让王莲根系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其种植槽的尺寸应在150厘米×150厘米×50厘米为宜。种植槽制作的具体方法,根据水位深浅灵活掌握:可圆可方,如果水位较高,可以在池底用砖石垒砌种植台,其上口平面在枯水期离水面30~50厘米为宜;如果水位较浅,可以在水底挖种植坑。

4. 栽培基质:每个种植槽或容器内填充肥沃松软的塘泥或掺入腐殖质的园土,可减少根系生长的阻力。由于王莲叶片巨大,生长速度很快,需要大量的养分供给,应在基质内掺入一百斤50公斤腐熟好的干鸡粪或牛粪或饼肥作为基肥。

5. 排灌设施:王莲的理想水位为0.5~1米之间,太深了水体温度会低,不利于生长;太浅了,幼叶甚至生长点会露出水面,受到伤害。所以要为种植池配备排灌设施,使池水保持在合理的深度。

6. 王莲苗准备:笔者一般3月1日开始催芽育苗,至6月初,王莲叶片直径达到30厘左右,大者甚至接近40厘米,就可以择机栽种了。如果是异地购苗,最好驱车原盆带回。对于邮购的商品裸根苗,应在定植前的2~3周内购入,种植入口径25~30厘米的小盆内,放入温室内阳光充沛处的水池内待其缓苗、根系恢复。缓苗后,王莲根系和盆内泥土结合、形成一个沉重的土坨,脱盆种植后可防止王莲苗因水位变深浮起。如将裸根苗直接栽入水池内,一是由于叶片的浮力导制植株难以固定,二是大水池水温偏低于温室,二周以上的缓苗期,使观赏期延后(减少)至少半月(图2)。

二、定植

根据2009年到2019年的实践,王莲苗定植时间在6月1日~6月17日之间,此阶段微山湖景区的平均气温约为23~25℃。种植方法是在将种植槽中心的泥土挖一个较王莲栽培盆稍大一些的坑,将王莲苗带土坨从盆中脱出,直接放入坑内,土坨外的空隙用土填充好,抹平泥面,但不可埋没生长点(图3)。

三、养护管理

1. 水位调控:王莲苗定植时的6月初,北方正处于枯水期,降水较少,水位较低,但只要生长点以上水深15~20厘米就能满足王莲定植初期的生长需求。同时,相对较低的水位,水温提升较快,更有利于王莲的生长。随着苗的生长,逐步加水,生長旺期,水面距种植槽面50厘米为宜。若水位下降,幼叶露出水面,就应该及时引水补给。2014年初夏降水偏少,滕州微山湖湿地水生植物园的三十多株王莲因水位下降干旱而死。滕州气候特点是雨热同季,降水主要集中于7~8月,如降水过多,水位上涨较快超过1米时,水体温度会下降,不利于王莲的生长,需要及时排水。

2. 追肥:王莲定植一个月后进入生长旺季,不停长出新的叶、花、果。相邻两片叶柄基部之间呈125°左右的夹角,交替螺旋状上升。在7~9月的旺盛生长期,平均三天长出一片新叶,这期间共产生30多片的巨型叶片,会消耗大量的养分,需要定期追肥,才能满足其生长的需求。每两周追施一次18-18-18的NPK复合肥,每株约500克,分成4份,用纸包好,塞入种植槽周边泥里。下次施肥调换位置。

3. 修剪:景区内定植的王莲,叶片最多时可达13张,对于生长后期变黄以至腐烂的叶片,要及时修剪,为新生叶片腾让出生长空间。同时清除水面漂浮物,保持水质洁净。每株保留9张叶片,便可以营造美丽壮观的景观效果(图4)。

4. 有害生物防治

在每年育苗期间,由于温室内高温、高湿,阴天寡照时叶片易腐烂,甚至死苗,而湿地景区定植的王莲,尚未发现病害滋生。在滕州微山湖湿地内影响王莲生长的,主要是观赏鱼、青蛙、蚜虫和斜纹夜蛾等。

(1)锦鲤等鱼类:喜欢用身体蹭王莲根部的泥土、使王莲根露出而取食。由于体验区人工湖放养了大量锦锂,2016年笔者栽种于微山湖湿地公园体验区的6株王莲,均受到了锦鲤的伤害,其中一株须根全部被锦鲤吃尽,植株漂移于种植槽较远的位置。可用窗纱铺于种植槽表面,仅露出王莲的生长点,用泥、小石块等压实,可避免鱼类的危害。

(2)青蛙:喜欢栖息于王莲叶片上,跳离时常常撒尿于叶上,导制叶片局部细胞液外渗、脱水、干枯。2013~2014年,种植于红荷广场荷花仙子池内的3株王蓮,叶片受青蛙影响较为严重。特别是水体较小、壁直立的小水塘,跳入的青蛙无法跳出,应捕捉池内的青蛙,并设法防止新的个体进入。

(3)蚜虫和斜纹夜蛾:8~9月时,可见蚜虫和斜纹夜蛾危害王莲叶片。蚜虫主要集中于叶缘刺吸汁液为害,可用吡虫啉喷杀。斜纹夜蛾啃食王莲叶缘背面,造成叶缘筛网状或缺刻状,影响观赏效果。可用20%的灭幼脲Ⅲ号制剂500~1000倍液在清晨或傍晚喷杀。

(4)黑天鹅:另外,黑天鹅喜食王莲的叶片。王莲叶柄和叶背的叶脉上,布满了坚硬、锐利的皮刺,虽可防止鱼类等动物的啃食,可是对黑天鹅的喙毫无阻挡作用。2018年秋,湿地公园繁育的两只黑天鹅飞入体验区人工湖,它们用喙撕扯王莲的叶片而任意取食。因此王莲种植区要禁止放养黑天鹅,发现进入者要及时驱离。

5. 气象灾害后的补救:王莲的叶片直径在滕州微山湖湿地可达1.87米(世界纪录为3.2米),较为厚重,曾见夏天强对流天气过后,叶片局部翻折,甚至整张叶片被风刮翻、叶背朝上的现象,这严重影响王莲的生长,故夏季应于强对流天气后,要立即巡视王莲种植区。对于被大风刮翻、叶背朝上的叶片,特别是局部对折的叶片,要立即恢复原状。否则,翻折后的叶片,在太阳照射下会脱水干枯,严重影响王莲的正常生长。当然,如果种植于相对封闭的小环境中,可避免或减少夏天强风对叶片的伤害,而且深秋初冬可阻挡部分寒流,使气温、水温偏高,延长了生长观赏期。

四、种子采收

王莲开花第三天后,萼片闭合沉入水面以下。受精的子房逐渐发育,果实不断膨大逐渐发育成熟。成熟后果皮会软化腐烂,种子逸出。由于每粒种子外包有一层半透明乳白色胶囊状的外种皮,致使散出的种子可一部分在水面漂浮1~2天,然后沉入水底。为了方便采收,可以用小孔隙网面材料的种子袋把沉下水的整个花朵包裹住。10~11月上旬进行集中采收。采收后的种子洗净,进行水藏,室温下保存。

其中2011年王莲种子大丰收,共采集到了两缸(沂蒙荷花园荷花缸,容积约为38升)种子。可并不是每年都能采收到成熟的种子,尤其是亚马逊王莲,至今没有采收到一枚成熟的种子。有些年份种子发育不成熟,其原因是天气所致,还是重茬所为?笔者不清楚其根源,需进一步探索(图5:克鲁兹王莲)。

五、越冬情况

王莲耐寒力极差,气温下降到20℃时,生长停滞;气温下降到14℃左右时,受冷害;气温下降到8℃左右,受寒死亡。滕州微山湖湿地11月平均气温仅为9℃度,进入11月以后景区中的王莲便逐渐枯亡了。2008年11月初,在当时滕州市委书记王忠林(现任湖北省长) 的关注下,移入温室内18株克鲁兹王莲作越冬试验,但全部以失败告终。2009年定植于微山湖湿地博物馆植物厅内的一株克鲁兹王莲,虽然配置了空调使气温达到了其生长需求,仍然只维持到了元旦前夕(我们的室内种植技术还有待提高)。王莲在微山湖湿地不能自然越冬,仅作一年生植物栽培。

滕州微山湖湿地自2008~2019年连续栽培王莲12年。其中长木王莲仅2011年引种一次,它抗性强,长势快,最大叶片直径达2.23 米,卷边高度介于亚马逊和克鲁兹之间,结实率高,但后代性状分离严重,不宜留种。亚马逊王莲分别于2011年、2018年引种两次,虽育苗、栽培成功,但未收获到成熟的种子,它对气温要求较高,育苗初期长势慢,长成后卷边较低,有些游客误认为芡实,观赏价值相对较低。滕州微山湖湿地每年栽种的是克鲁兹王莲。克鲁兹王莲虽然叶径相对较小(最大达1.87米),但抗寒性强、长势好、观赏价值高(卷边高)、结实率高、种子发育好,甚至在2012年7月下旬还发现1株自然萌发的种苗。栽培12年有5年收到成熟种子,采用丰年贮存种子,基本上能实现种子自给,可持续栽培。

猜你喜欢
滕州微山湖克鲁兹
微山湖上,那一对夫妻“摆渡人”
美丽的微山湖
滕州供水单元泵站主动控制方案研究
滕州前掌大墓地的国族问题
心念美好便如花开
游览微山湖 弘扬先烈精神
滕州电视台“电视问政”搭建践行群众路线的媒体平台
中国海军“微山湖”舰
跟船主过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