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高新材料:以“马组精神”助力世界领先纤维新材料企业建设

2024-05-13 13:41通用技术高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文明 2024年4期
关键词:新材班组弘扬

通用技术高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用技术新材)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26”重要讲话精神,胸怀“国之大者”,聚焦国家行业重大需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以创新服务纺织工业发展为使命,赓续红色血脉,将马恒昌小组精神(以下简称:“马组精神”)融入企业改革发展各领域,推动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支撑推动纺织工业发展的核心功能日益显现,为建设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世界领先纤维新材料企业凝聚强劲动能。

强化思想引领,深刻领悟“马组精神”核心要义、丰富内涵

通用技术新材坚持党委统筹、支部牵引、全员参与,引领广大干部职工深刻领悟以“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坚定不移地服务国家战略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关必攻、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拼搏进取、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爱岗敬业、专注执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核心要义的“马组精神”,将其转化为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

党委统筹,健全工作机制,把稳“方向盘”。坚持把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作为重要任务,传承弘扬“马组精神”,坚定不移地服务国家战略。通用技术新材党委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建立“边学习、边思考;边探索、边部署;边落实、边跟进”的“六边”学习机制,健全“学、办、督、报”管理机制,发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动作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沈阳机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传承弘扬“马组精神”,积极推动学习成果转化,制定印发《新时代全面加强班组建设的实施方案》,畅通道、搭平台、建机制,增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支部牵引,赋能强基提升,筑牢“主阵地”。将传承弘扬“马组精神”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开展“党建+”工程、党员能力素质提升“四个一”工程,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严格落实开展班组建设“五个一”要求,聚焦阻碍公司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引导干部职工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坚定兴企报国之志,始终保持拼搏进取、百折不挠的韧劲,始终保持有关必攻、敢为人先的闯劲,始终保持爱岗敬业、专注执着、精益求精的干劲,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各级党组织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将“新时代马恒昌小组式先进班组”建设与“一强两无三高”五星党支部创建深度融合,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示范区等方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强化班组建设水平、提升管理水平等领域持续发力,制定整改措施108项,不断提升班组建设水平。

全员参与,赓续红色血脉,当好“传播者”。通用技术新材坚持将“马组精神”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文化感召作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系统学习,开展“凝心聚力 向新启航”企业文化系列活动,组织马恒昌小组故事展播、马恒昌小组精神诠释等活动;建立企业文化宣传内训师队伍,开展宣讲活动100余场次,推动成效到基层、进班组、入人心,覆盖职工超3000余人次;开展“學习身边榜样”活动,挖掘“新时代马恒昌小组式”先进班组和先进个人,运用官网、官微等媒体阵地,推出“向劳动者致敬”“点亮精神火炬”等30余期专栏报道,讲好奋斗者故事,赓续红色血脉,引导全员切实当好传承弘扬“马组精神”的实践者、推动者、示范者。

深化创新创效,着力促进“马组精神”融入日常、践于行动

马恒昌小组创造出劳动竞赛、民主管理、技术革新这三大创新做法,孕育出“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的实干精神,成为马恒昌小组战胜困难、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年来,通用技术新材以劳动竞赛、民主管理、技术革新为抓手,坚持实干兴企,深化创新创效,激励干部职工奋勇担起建功立业的新使命。

抓好劳动竞赛,动员职工岗位建功。通用技术新材以“马组精神”为牵引,围绕公司改革发展目标和中心任务,聚焦“推动技术创新、促进管理提升、提高产品质量、助力提质增效”等方面,广泛开展技能竞赛、创新创效、岗位练兵等活动,着力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通用技术新材举办“喜迎二十大 岗位大练兵建功新时代”“学思想 见行动 强技能 建新功”等劳动技能竞赛,将传承弘扬“马组精神”贯穿竞赛组织全过程,精心设计“马组精神”学习等环节,开设“焊工、电工、叉车、数控车加工、物理指标检测”等比赛工种,累计超600人次参加竞赛培训,12名公司级技术能手脱颖而出,有效提升了公司产业工人队伍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通用技术新材各级工会组织积极发挥作用,围绕数控技术、纺织检测、织物分析、叉车操作等重点领域,组织岗位技能竞赛20余场次,引导职工将“马组精神”学习成效转化为实际行动,助力生产经营任务高效优质完成。

深化民主管理,汇聚企业发展合力。马恒昌带领组员创建了“三人互助组”,开创了我国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先河。通用技术新材积极落实集团公司企业民主管理办法,完善班组民主管理机制,推进班务公开、业务公开,畅通一线职工诉求渠道,及时回应和解决职工关切问题,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强化制度保障,发布领导接待日管理办法、建言献策管理办法、信息公开实施办法等系列制度,开展班组建言献策、合理化建议征集等活动,更好地保障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公司领导班子成员每月轮流与职工代表进行面对面交流,职工围绕“科技创新、质量管理、提质增效”等内容进行建言献策,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推动技术革新,强化企业发展动能。通用技术新材聚焦智能制造、精益管理、科技创新等方面,开展“五小”创新、精益管理、QC竞赛、质量月等职工创新创效活动,激发班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技术革新,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通用技术新材工会连续开展以“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为主要内容的“五小”创新评选活动,围绕“安全环保、提质增效、节能降耗、技术提升、管理提升”等领域,征集120余项自主创新能力强、创新创造价值高的创新创效成果,累计产生经济效益超1300万元,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建设世界一流,全面推动“马组精神”服务大局、助力发展

通用技术新材将传承弘扬“马组精神”与企业战略规划落地深度融合,聚焦建设世界一流企业,锚定科技创新引领支撑,构建纤维新材料、化纤装备制造与工程服务、纺织新材料、纺织化工及生物技术、标准检测与技术服务五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的全产业链格局,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在高质量发展和创一流赛道上奋勇争先。

聚焦构筑竞争优势,以弘扬“马组精神”助力科技创新。通用技术新材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新材料业务发展的战略支撑,号召企业各级班组大力传承弘扬“有关必攻、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依托公司科技创新资源积累和国家级研发平台,深化专精特新企业建设,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打造纤维新材料领域“国家队”。抓好核心能力建设,聚焦公司重大项目、科研工程等任务,发挥科研型班组作用,成立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持续提升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平台创新能力。近年来,通用技术新材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1家,设立重点科技项目37项,新申请专利127件,授权发明专利85件,新发布国际标准2项,新发布国家、行业标准26项,获得省部级、行业级科技奖励10余项。

聚焦提升质量效益,以弘扬“马组精神”助力产业发展。通用技术新材注重在公司战略全局中谋划和推动“马组精神”传承工作,推动质量效益理念融入班组建设中,以抓好班组建设夯实公司产业发展基础。化纤装备制造与工程服务板块坚持走差异化与智能制造发展道路,积极开展“新时代马恒昌小组式班组”创建活动、“郝建秀小组式全国纺织先进班组”活动、“学邓建军科研组·建创新型班组”活动,加速推进卷绕机夹头细径化、高速化研产。标准检测与技术服务板块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股权激励,建强检验检测班组,提供标准、检测、计量、认证、验货等综合性技术服务,持续提升企业运营效益。纺织化工及生物技术板块发挥高学历科研班组作用,自主研发年产1200吨羟胺生产线,产销实现稳定增长,助推产业绿色化发展。

聚焦释放企业活力,以弘扬“马组精神”助力人才培育。通用技术新材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内容”的人才培育体系,将传承弘扬“马组精神”紧密融入人才培育工作中,开展“领英”“精英”“新英”等系列培训,2023年以来累计培训1500余人次;紧抓生产经营、服务保障等各类班组建设,广泛开展数控机床操作、数控编程技能等技能培训,发挥班组长“传帮带”作用,推广师带徒结对帮扶机制,打造有技术、会创新、能担当、善作为的产业工人大军;聚焦抓好科研型班组建设,培育引进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行业领军人才,发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作用,与高校联合发掘培养人才,逐步形成“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格局,以人才队伍素质提升充分释放公司发展活力。近年来,通用技术新材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纺织行业创新型班组、中國纺织大工匠、集团公司QC成果一等奖等荣誉。

立足新起点,通用技术新材将大力弘扬“马组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不断提高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以新担当、新作为开创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新征程中迈出新步伐,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季 榕)

猜你喜欢
新材班组弘扬
“党员进班组”促进班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XF新材股份财务风险研究
“4+1”班组运行见实效
楚江新材600mm铜带强力粗轧机组新技术
万顺新材集团股份公司
海顺新材董事长兼任博云新材副董事长
海顺新材董事长兼任博云新材副董事长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创建“放心满意班组” 打造精品班组品牌
The Main Modes of Alternative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and Their Impact on Tradition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