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枚“九如”花钱的重逢

2024-05-13 13:32陈宝祥
中国收藏 2024年5期
关键词:郭老钱币花钱

九如,缘于一枚钱币,它有一段故事。这枚清代吉语花钱“福缘善庆背九如”是2009年在日本通过拍卖“回家”的,其可称浙炉花钱之花魁。2 010年7月,我在深圳有缘上手此币,一见倾心。其原藏家割爱相让,它就成了绍兴市戴葆庭钱币文化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为纪念这份难得泉缘,铭记对原藏家的感恩之情,坚守修行路上的崇善之心,我将社交账号之名改为“九如堂”,也祈福花泉收藏像九如一样,基业长青福绵长。

在花钱界,老玩家都知道这枚浙炉名珍“福缘善庆背九如”,目前已知存世量仅两枚,一枚如上述介绍,由戴葆庭钱币文化博物馆收藏,另一枚由民俗钱币收藏家郭宜岭收藏。郭宜岭为江苏徐州人,是民俗钱币收藏文化的积极推动者。他温文尔雅、谦逊随和、博学多闻、藏品甚丰,在圈内有口皆碑。我与郭老因同好民俗钱币,平时素有往来。但他手中的这枚九如花钱,我一直未能上手。何时让两枚九如花钱相亲结缘,一直是我的心愿。

今年3月的一天,我接到徐州泉友邀请,参加徐州户部山文化市场钱币一条街庆典,这也让我的梦想成真了。那天,我带着心爱的九如大花钱坐上了去徐州的动车,下午赶到目的地的时候,看到郭老已经在那里等候了。

郭老知道我去,专门从银行保险柜拿出了他珍藏多年的花钱名珍,当两枚“福缘善庆背九如”相聚在一起的时候,我非常激动,它们可谓交相辉映、相映成趣。两枚钱的包浆一生一熟,可能出自清代同一位工匠之手,历经沧桑。它们再次重逢,两枚花钱让热爱它的人紧密相连,带给收藏者许多快乐,同时也成就了一段泉坛佳话。

花钱,可以见证历史、承载故事、蕴藏文化、传承文明。花钱上的每个文字、图案都有特殊的涵义。“福缘善庆”句出《千字文》:“ 空谷传声,虚堂习听。祸因恶积,福缘善庆。”意为灾祸是作恶多端的结果,“福庆”则是乐善好施的回报。这与“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意境相同,都是劝人向善的。“ 福缘善庆”,说明福是从善行中修来的,行善积德可以积累福分。它的核心思想是福与善的因果报应关系,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处世哲学。此币背面的“九如”就是对“福缘善庆”的延续和诠释。“九如”语出《诗经》,指如山、如阜、如陵、如岗、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松柏之荫、如南山之寿。这是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九种恩赐,常用作对老人的祝寿之辞。

钱币收藏带给人的不仅是厚重的历史文化,享受无穷的精神財富,还会给人快乐与力量。岁月悠悠,我对钱币的喜欢、热爱、执着从未被时光消磨减淡,它成为我人生中的一大乐趣。因钱币而相识、相知、相望,与郭老相识2 0 年,其藏品、泉识、品德令人敬佩,老一辈收藏家也为我们这代人树立了一个收藏者的榜样,激励我们追求更高的精神水准和收藏境界。

我与郭老相见的第二天,北京泉友万兄的一篇《福缘善庆相辉映,三多九如贺延年》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发表,阅读人数过千,两枚九如名珍的佳话得以广为传播,成为美谈。其实,在历史岁月的长河中,我们只是钱币的保管者和文化的传承人,讲好钱币收藏故事,弘扬传统文化才是我们快乐收藏的真谛所在。

两枚清代“福缘善庆背九如”吉语花钱历经沧桑,再度重逢。上图钱币为绍兴市戴葆庭钱币文化博物馆收藏,下图钱币为郭宜岭收藏。

本文作者陈宝祥(左)与郭宜岭让两枚“九如”花钱重逢。

猜你喜欢
郭老钱币花钱
信仰是历史洪流中闪光的金子
钱币翻倍
75年的党龄 一生的信仰
组合钱币
小小花钱看科举
忆郭启儒
我的忘年之交郭布罗·润麒先生
花前月下
突骑施钱币和突骑施
流行的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