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前,中国人登月

2024-05-13 19:07
军事文摘·科学少年 2024年5期
关键词:着陆器登月升空

2024年,中国载人航天有哪些期待的大事呢?

先看看今年的两大任务吧:统筹推进空间站应用与发展和载人月球探测两大任务。

目前,中国空间站已经完成了组建,进入到应用与发展阶段,一批批往返天地的航天员们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航天工作者们也付出了巨大心血。2024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规划了2次载人飞行任务和2次货运飞船补给任务,天舟七号货运飞船补给任务已于1月圆满完成,后续还将陆续实施神舟十八号和神舟十九号2次载人飞行任务及天舟八号货运飞船补给任务。除此之外,还将安排在轨实施150余个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涉及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和空间新技术等领域,取得了多项国际领先的应用与技术成果。

那中国人何时才能登上月球呢?

答案是:2030年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各项研制建设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目前,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月面着陆器、登月服等主要飞行产品全面进入初样研制阶段,文昌发射场配套登月任务的各项测试及发射设施设备也将全面启动建设,各系统相关研制建设工作正在按计划推进。

一张图带你了解“梦舟”“揽月”

新一代载人飞船“梦舟”

“梦舟”寓意载人月球探测承载中国人的航天梦,开启探索太空的新征程,也体现了与神舟、天舟飞船家庭的体系传承。

月面着陆器“揽月”

“揽月”取自毛泽东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的名句“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彰显中国人探索宇宙、登陆月球的豪迈与自信。

“梦舟”“揽月”合作登月

“梦舟”“揽月”进太空

两枚长征十号运载火箭先后将“揽月”着陆器、“梦舟”飞船送至地月转移轨道

交会对接

两个飞行器在环月轨道进行交会对接,航天员进入着陆器

“揽月”登月

“揽月”着陆器将航天员送上月面

月面科考

航天员在月面按计划开展科学考察和样品采集

回程

“揽月”离开月面

完成既定任务后,航天员乘坐“揽月”着陆器上升到环月轨道

再次交会对接

两个飞行器再次交会对接,航天员将月球样品转移到飞船

返回地球

“梦舟”飞船携带样本返回地球

探月工程20年:九天揽月,探索不止

2004年

我国探月工程正式立项,工程领导小组以中国传承千年的浪漫神话为其命名为“嫦娥工程”

2007年10月24日

嫦娥一号发射升空,实现了中国首次绕月飞行。在累计飞行494天后,成功受控撞月,完成了我国探月三步走的第一步

2013年12月2日

嫦娥三号发射升空,并顺利在月球正面虹湾地区实现软着陆。作为嫦娥三号的探测器,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于12月15日驱抵月球表面,进行月球表面勘探

2018年5月21日

中继星“鵲桥”发射升空。它为即将发射的嫦娥四号着陆器和月球车提供地月中继通信支持,确保嫦娥四号成功完成任务

2018年12月8日

嫦娥四号成功发射。它去往了人类从未去过的月球背面,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2020年11月24日

嫦娥五号发射升空,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而后带着1731克月球样本平安返乡。我国成为第三个实现月球采样返回的国家

2024年

嫦娥六号计划于上半年发射,此次奔月之旅将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采集返回。为了与嫦娥六号更好地联络,鹊桥二号中继星已率先发射,建立起“太空通途”

未来

按计划,我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陆月球开展科学探索

猜你喜欢
着陆器登月升空
人类最后一次登月
我有一个“登月梦”
无人机升空播种 智能机施肥浇水
嫦娥四号巡视器拍摄的着陆器图像
登月50年:何日与君再相见?
准备升空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erprise size and economic growth
中国完成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器悬停避障试验
基于多工况的新型着陆器软着陆性能优化
新型联盟号飞船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