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新形势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探析

2024-05-13 22:21龚慧敏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4年5期
关键词: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

龚慧敏

[摘 要]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要积极落实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创设具有创新性的经济发展模型,从而利用二者之间有效的渗透和扩散,共同提高并重塑发展动力,推动我国经济主体产业升级,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和谐统一的目标。本文简要分析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新形势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性和关键点,并对发展路径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数字经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4.05.055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4)05-0182-04

0     引 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结构演变进程的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模式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在全面创新发展的基础上,基于融合逻辑本质构建更加合理的發展机制,能在凸显新动能、新优势的同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1     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新形势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性

第一,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新形势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响应国家政策导向的必然路径。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国要想突破传统经济体系的瓶颈,就要深度落实融合管理体系。因此,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对经济结构予以强调,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上着力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性部署。在应对经济发展形态变化的过程中,全面塑造新优势、增添城市经济结构发展新动能。

第二,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新形势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时代发展的产物。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数字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态之一,无论是推动生产方式变革,还是重造社会生产关系,数字经济都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结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的相关数据可知,在2021年,全球各国家数字经济增长值规模超出38万亿美元,相比2020年增长近16%,占GDP比重也近50%。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也是维系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能更好地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进程,实现综合利益的全面增长[1]。

第三,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新形势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数字经济的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具有突出的时代优势,是提高传统产业结构发展水平的重要动力,因此,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党中央指出要坚持将发展经济的着力点落在实体经济层面,并同时加快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进一步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2     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新形势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规范,将新发展理念作为核心,在明确经济发展条件、过程以及结果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更好地搭建良好的渗透与扩散模型,确保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要素都能得到落实和推广,为实体经济提供新的发展动能。

2.1   创新能力

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而言,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也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为此,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过程中,要充分关注通用性和共同性技术要素,确保创新机制得以落实,在优化创新能力的基础上,为实体经济赋予数字经济的内生动力,从而更好地协同进步,实现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2]。

首先,要充分关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内容和实体经济集成化管理的要点,从海量数据中识别关联性,从而提供创新发展所需的信息内容,不仅能拓宽认知边界,也能从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的角度出发,确保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过程能更好地落实和开展。

其次,在5G通信技术全面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字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应用路径更加多元,能在拓展创新资源配置空间的同时打造更加合理的信息交互空间,并配合多元创新主体完成实时性在线交互和信息共享,也正是借助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处理,为实体经济多方渗透提供良好的保障,也能共同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最后,基于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创新融合,能提高多方远程虚拟协同作业的效率。数字经济应用的技术体系能降低不同主体之间跨界融合的难度和交易成本,突破性地建构更加多元的交互平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过程能有效呈现出无标度网络特征,在辅助创新发展的基础上优化信息转换效率,从而为经济发展赋予创新能量,最大程度上辅助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全面落实。

2.2   产业升级

在经济实现质的提升的过程中,产业升级是重要的助推动力,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后的必然结果。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数字化新技术模式的应用和集成处理,必然会推动产业发展变革,衍生出不同的新工业体系、新经济链条模式等,而经济也将呈现出良性循环发展态势,更好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数字经济中,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体系以及云计算等是核心产业模式,战略性新兴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高度成长性,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能为产品和服务升级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不仅能在扩大市场规模的同时优化产业创新发展,还能更好地利用交叉业务形态促进新运行模式的建立。比如,截止到2022年6月,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业等行业营业收入超出65万亿元,并且工业区块链市场增值也非常显著,数字产业带动了经济体系内各个产业的升级转型。

另一方面,5G移动通信技术的推广应用,也为市场集成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数字技术逐渐渗透到实体行业中,包括实体经济中的研发设计环节、生产环节、产品制造环节、经营管理环节,甚至能直接调控市场服务模式,为此,数字经济能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建立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转型模式,从而突破传统经济体系的发展瓶颈,形成更加多元和新颖的产业链条。

综上所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数字经济提高传统产业研发能力和生产效率提供了良好保障,积极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在优化管理治理效果的同时,为盘活经济体奠定基础。

2.3   全要素生产力

在探讨经济高质量发展话题的过程中,生产效率的优化是核心主题,只有提高生产效率,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进步。而在新一轮产业革命发展进程中,数字化信息和知识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相较于传统生产要素,为数字化经济提供支持的数据要素具有高度利用价值,其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保证了新生产要素的广泛适用性。

另外,数据要素生成主体本身具有多元性价值,能为数据反馈循环提供良好的支持,并借助数据关联性,更好地打造深度挖掘机制,从而形成精准的推送模式,确保要素生产边界成本大幅度降低。并且,数据要素能被多主体同时使用,能发挥其不同作用。也正是基于数据要素使用主体以及网络节点数量的增加,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数据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也会优化,共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除此之外,数字化知识和信息与传统生产要素相融合,能在改善传统经济体系发展动态的同时,衍生出新的要素表达方式,不仅能优化产出效率,还能构建更加完整和可控的经济发展平台,为传统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提供保障。也正是基于数字化经济的特点,数据要素和传统生产要素的融合才能突破空间、时间的限制,有效利用共享内外资源的方式搭建共创体系,在不断拓宽配置边界的基础上,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也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效率的优化创设良好的发展空间。

3     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新形势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

为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新形势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积极完善相关工作内容,构建更加合理的管控机制,确保能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更好地整合数字技术模式,实现综合效益的全面提升。

3.1   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基础设施的管理工作非常关键,是维持相关工作后续发展动力的根本。结合党的二十大关于优化基础设施布局、功能和系统集成的相关指导思想,要积极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促进数字技术快速且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完善数字经济渗透到实体经济的过程,促进新型生产要素合理化交互,也能保证数字经济发展结构和实体经济发展结构更紧密地融合与进步。

一方面,要对设施布局工作予以重视,在全面调研分析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确保基础设施设置工作更加贴合实际需求,并且为数字技术自我更新以及交叉融合提供良好的保障。比如,加快推进千兆光纤网络建设,更好地辅助5G移动通信技术的推广应用,确保商用部署和规模化管理等工作都能陆续开展,在提高阶段性管理水平的同时,保证相关经济行为和业务服务工作都能落实到位。

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数据中心建设进程,搭建完整的大数据控制中心平台,保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数据交互管理等工作都能逐步落实,要积极完善布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项目,更好地维护云网协同管理和算网融合管理工作水平,保证多元化发展机制能顺利落实,也为实体经济产业化和规模化数字转型提供坚实的平台。

3.2   积极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在传统实体经济落实产业数字化转型工作计划的过程中,要按照阶段性管理标准和要求逐步推进工作内容,利用共性技术的扩散和应用维护后续工作的质量效果,在减少负面影响和阻力的基础上,利用数字技术对实体经济进行全方位、全寿命周期、多角度的剖析處理,保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第一,要关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作模式,制造企业要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完善生产过程,从研发设计、制造管理、经营销售以及市场分析等方面,制定更加完整的融合规划,确保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过程中,相关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都能得到优化升级,从而保证转型的实效性。

第二,要深度剖析传统实体经济结构发展“疲态”的内部原因、市场原因等,从而有效融合5G移动通信技术、区块链技术等,加快物流、商贸等环节的转型升级速度,建立更加完整的数字化转型规划,并逐步推动相关规划内容,更好地建立从内到外“焕然一新”的发展模式,在维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基础上,更好地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

第三,积极落实创新发展规划,打造跨越物理性边界的产业数字化新生态模型,确保产业资源虚拟化集成管理工作能顺利落实,并调动传统实体企业的发展积极性,依托数字经济建构完整的控制平台,优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基础上保证上、下游协同发展效率得以提升[3]。

3.3   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

要想更好地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并向着良性方向发展,就要充分意识到数字经济发展的特点,并解决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中存在的矛盾问题,建立更加科学的制度保障机制,确保相关工作内容逐步得到落实,维系协同发展的规范性和合理性,避免不健康、不规范的趋势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产生负面影响。

第一,要完善数字经济相关法律法规内容,从政府职能的角度出发,打造更加完整的制度约束体系,提高数字经济运行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对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协同管理工作予以重视,共同构建完整的管控框架,从而提高数字化监督的综合水平,避免隐患问题留存造成的不良影响,在保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基础上,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第二,要依据市场动态制定更加合理且通用的数据标准,强化数据安全管理水平的同时,保证数据流通共享等工作都能基于数据保密管理,打造数据要素的公开化市场,更好地完善交易模式,在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的同时,维系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确保相关工作都能依照国家关于数字经济发展规范逐步展开[4]。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新形势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要从经济体融合要素出发,全面分析创新能力和全要素生产力,并建立更加合理的产业升级规划,更好地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利用数字化技术提高实体经济产业链发展水平,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洪银兴,任保平.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内涵和途径[J]. 中国工业经济,2023(2):5-16.

[2]钞小静.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新形势下经济高质量发展[J].财贸研究,2022,33(12):1-8.

[3]王斌,卢德馨,肖洁锐.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机制及路径研究[J].新经济,2023(9):146-153.

[4]朱克力.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J].金融博览,2023(9):35-37.

猜你喜欢
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中小学教师助力深度融合的培训模式与实践
论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
电商发展过快的成因及对经济的影响
虚拟资本理论发展探究
浅谈我国实体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实体经济在金融支撑下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