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社区教育经费管理研究

2024-05-13 09:10黄静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4年5期
关键词:经费管理社区教育对策

黄静

[摘 要]经费是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重要支撑,合理使用与规范管理社区教育经费是提高社区教育发展水平的关键。文章对海南省近年社区教育经费投入、经费使用情况等进行分析,剖析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从经费投入机制、经费保障、管理制度及人员管理等四方面提出改进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社区教育;经费管理;对策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4.05.044

[中图分类号]F8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4)05-0146-04

0     引 言

经费管理是指对一定领域内的经费筹措、分配和拨付、使用、监督评估诸环节实施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的活动过程,以期达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1]。社区教育经费管理是指某一特定区域内的全体成员从出生到死亡的各个阶段教育学习活动所需要经费的保障与管理。社区在开展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学科研、教学团队、场地设备等无一不需要经费的投入,经费保障是社区教育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直接影响着社区教育工作发展的进程和水平。海南省在发展社区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规范社区教育工作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海南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琼府〔2016〕117号)《中共海南省委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琼发〔2019〕18号)《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实施方案的通知》(琼府办

〔2019〕20号)等文件要求,对社区教育经费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具体的管理要求和措施。

1     海南社区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分析

一直以来,政府投入是社区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各级政府将社区教育经费列入本级政府教育经费预算,列入经常性财政开支,保障必要的社区教育经费。海南省财政拨付社区教育资金:2019年2 200万元,2020年1 512万元,2021年3 570万元,合计

7 282万元。海南各市县地方财政配套资金:2020年和2021年两年地方财政应配套资金合计3 751万元,其中2020年1 889万元,2021年1 862万元。实际配套资金合计1 758万元,完成47%,其中2020年实际配套资金529万元,2021年实际配套资金1 229万元,分别完成28%和66%。

1.1   社区教育财政性经费规模严重不足

2012—2021年这十年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与GDP比值平均是4.13%,与世界平均4.3%和OECD国家平均4.9%的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同时,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中,义务教育、高等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投入占比较大,而社区教育的投入占比相对较少,仅为4%左右。这表明社区教育在经费分配上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其经费保障和管理亟待加强。同样,在海南,2021年社区教育财政性经费为4 799万元,与义务教育24 937万元、高等教育58 347万元和职业教育33 261万元相比,财政的支持度存在很大的差异。社区教育财政性经费规模严重不足,制约了教师团队建设、教学研究和教学设备改革等方面发展,从而影响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

1.2   经费投入缺乏相应的法律地位和依据

一直以来,社会对社区教育的性质、内容、作用都不甚了解,认同度比较低,没有一部法律能赋予它相应的社会地位,造成社区教育推进缓慢。海南省虽然制定了多个发展规划和政策文件作为发展终身教育的保障,但是相关的具体政策、配套措施、实施细则还不健全,更没有从法律和法规的层面做出强制性约束。如社区学院(校)的能力建设,目前只依靠各级领导的认识程度来操作,导致各级载体的建设和设施配置无标准参照;专项经费投入与使用未做明确规定,导致经费短缺或使用效率低下。

1.3   筹资渠道单一融资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社区教育以政府引领推动作为发展模式,政府的主导作用为社区教育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开创了良好局面,但也造成了市场的弱化和低能。相较于其他省市,海南社区教育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目前社区教育经费都来自财政投入,经费来源单一。这种单一的经费来源在全国是普遍存在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决定了政府的统包统揽,加之民众对社区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社会缺乏对社区教育的认同影响了多元化筹资渠道的形成。此外,社区教育全部为财政投入的单一模式,既加重了财政资金压力,也使资本市场缺乏生机和活力。

2     海南社区教育经费使用情况分析

海南社区教育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自2019年至2021年10月31日止,省财政资金支付合计3 463.86万元,完成进度47.54%。为了规范海南省社区教育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海南省教育厅于2022年发布了《关于规范社区教育工作经费管理和使用的通知》,对社区教育财政资金的具体使用和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然而,海南社区教育经费的使用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2.1   缺乏明确的管理主体的指导和监督

社區教育具有公共服务的社会属性[2],决定了其与社会单位的相互关联,社区教育的管理主体涉及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文明建设委员会、社区教育委员会等;在社区教育实施主体内部的管理主体还有学生德育部门、职业教育部门、工会组织等,而且这些管理主体会因为人员调整而不断改变管理职能,造成主体不明确,职责不清,缺乏对经费使用的有效指导和监督。

2.2   资源利用和整合度不高

社区教育是社会一体化的教育,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积极参与,社区学校、艺术馆、图书馆等文化团队的资源都可以作为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利用[3]。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程度很大程度决定了社区教育的质量水平。近几年,海南不断加大政府在社区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新建了各类社区学校及活动中心等,但同时因部分学校如市县中职校等布局调整,相应的校舍、人员和设备等教育资源出现闲置。由此造成新的基建投入,没能经过科学合理的安排,没能做到资源的整合和合理利用。

2.3   缺乏专业管理队伍

调查发现,由于社区教育工作人员工资待遇不高等原因,社区很难吸引优秀人才加入社区教育队伍,造成现有工作人员专业化程度低,很多经费管理人员并非财务专业人员,甚至有些是来自基层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兼职人员,缺乏相应的财务管理知识,对经费的性质认识不够,随意开支专项经费,有些原始凭证不真实、条目不清、不规范等;此外,经费管理人员很难从公共财政的角度去确立项目经费、合理安排开支、有效控制预算、定期开展反馈等。

2.4   经费使用不够规范,缺乏科学管理经费的意识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些市(县)的社区教育资金不能做到专款专用,一些市(县)将经费用于基地建设和大宗采购,没有预留相应的开展活动的经费,造成社区教育活动不能正常开展。一些市(县)将社区教育经费挪作他用,资金效益得不到保障,个别市(县)的社区教育资金还尚未使用,使资金极大浪费,造成社区教育工作严重滞后。一些市(县)没有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政府经费管理办法,也没有建立配套制度,经费使用范围、开支标准、审批权限等内容不明确;经费管理责任制没有落实,经费预算、决算缺乏监管;缺乏绩效考核制度。一些社区的管理人员乃至领导认为社区钱太少,无须专门管理,缺乏科学管理经费的意识。此外,不少市(县)经费使用程序复杂。经费下拨至各社区学校过程较为复杂、耗时冗长,导致活動开展受限。

3     海南社区教育经费管理的对策建议

3.1   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建立以政府为主,多渠道并存的多元投入机制。①积极争取社会捐赠。为吸引企业家及个人对教育捐赠,政府部门应加快推进税制改革,主要举措为:一是提高企业所得税中的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的比例;二是积极创造条件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将教育捐赠的资产从遗产税课税对象中剔除等。使原来的公益捐赠具有一定利益回报。②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投入。首先要完善政策法规,保护民间资本投资社区教育的基本产权。其次对投资兴学的有关企业、个人实行税收优惠或减免政策,以此作为奖励,吸引更多民间资本投入。最后,教育服务同样可以在市场竞争中以“低价高质”的方式提供。比如依托“全民终身学习周活动”

“学习之星”“市民学习品牌”等当地重点项目,吸引更多的投资;与其他部门、行业企业、社会机构、职业院校等合作,在扬长避短,资源共享的同时吸纳资金。③发行教育彩票。彩票既有公益性质又有较强娱乐性,可丰富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发行教育彩票,既能创新彩票品种,又能拓宽教育投入渠道。发行的教育彩票可激发居民捐资助教的热情。

3.2   加快社区教育立法[4]

社区教育的改革措施和各项制度需要专门的法律予以保障,加强立法监督以实现经费使用的有效性,保证社区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社区教育立法要妥善解决机制体制,职责定位,独立办学场地配套,资金保障,资源整合,人员培养、聘用和职称评定和法律责任等问题。目前全国部分省市出台了《终身教育法》和《终身教育促进法》。一是配套相关政策文件,以法律的形式规范社区教育经费投入,确定财政拨款的标准,明确政府的主体地位,划清分担比重,明确各级政府在社区教育经费投入方面的责任,列明可操作的具体条目,创设社区教育经费投入法律环境。二是通过立法,做到有法必依,加强执法力度,发挥监督作用,专项整治社区教育经费投入、分配中长期存在的 问题。三是设立经费投入和管理的奖惩制度,制定具有鼓励和吸引除政府之外的资金进入社区教育领域的相应措施,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经费投入工作,引导社会力量进行监督,保证社区教育资金投入的长期稳定性。

3.3   强化地方各级政府责任

社区教育较其他教育受众范围更广,社区教育支出是一种公共服务支出,政府在保证社区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要做好顶层设计,加强管理职能,强化地方各级政府责任,明确经费筹集和分担的政府职责,并以县级政府为主体,确保地方政府社区教育经费的逐年提高,树立政府责任意识,不断强化社区教育的重要性,改善教育内部投入结构,加大社区教育投入在教育总投入的占比,满足居民教育多样性的需求[5]。此外,政府要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社区教育联席工作会议制度,成立社区教育工作协调小组,统筹共享社区教育资源,研究解决本行政区域内社区教育重大问题,提高社会效益。

3.4   加强经费管理

经费的管理主要是做好经费投入、经费使用和监督管理三个方面工作[6]。经费投入方面,建立坚持政府为主,多渠道并存的多元投入机制,加强各级政府经费投入力度。在经费使用方面,优化政府财政拨款模式,发挥评估激励机制在拨款中的作用。加强监督和考核机制,强化问责机制。一方面,要定期对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和体系,对经费使用的效益进行评估和考核,确保资金使用的效益最大化。强化问责机制,对于在经费管理和使用中出现的违规行为和失职行为,要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做到有责必问、有错必纠。

3.5   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

在社区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培训内容包括财务管理知识、项目管理知识等;同时还要对人员进行廉政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责任意识。此外,还要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各级部门和机构要积极配合、协调行动,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问题的及时解决。同时,应积极与相关利益方和社会公众进行沟通,增强社区教育经费使用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江蕾.中国大都市中心城市社区教育管理经费研究[D].上

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2]彭芳,金娟.西部民族地区社区教育经费投入现状研究:基于公共财政视角[J].继续教育研究,2021(10):29-32.

[3]张娜娜.我国社区教育经费投入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亚太教育,2015(10):279,296.

[4]胡珍薇,黄曼殊,鲁文.社区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30):49-51.

[5]杜颖,龚佑臣.社区教育经费保障与评价机制研究:以常德社区教育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6(22):32-33.

[6]于晶,胡振华.社区教育经费投入现状、问题及对策:以北京市为例[J].天津电大学报,2022(1):53-58.

猜你喜欢
经费管理社区教育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数字化阅读:社区教育的创新
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
论高等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互动合作
少年儿童社区教育的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