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情境化策略研究

2024-05-13 06:30王小玲
新教师 2024年3期
关键词:高阶思维能力情境化小学数学

王小玲

本文系2022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新课标视域下发展小学生高阶思维的课堂实践研究”(课题编号:JSZJ22127,福建教育学院资助)的研究成果。

【摘 要】情境创设是培养小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情境化教学,即通过创建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情境,将学生置于问题的解决者、决策者和创新者的位置,引导学生通过情境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深度理解知识的本质。让学生的思维有宽度、有深度,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进阶。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阶思维能力 情境化 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强调了对于学生创新意识与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与当前教育界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的要求相吻合。钟志贤教授认为: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较高层次的认知能力,主要由问题解决、决策思考、反思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构成。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也能促成《课程标准》目标的达成。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离不开课堂教学。笔者认为要将高阶思维培养与课堂活动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高阶思维目标,创建有益于激发学生高阶思维的学习情境,进而融入学习情感,以期将小学数学课堂构建成为富有高阶思维的目标场、情境场、思维场、情感场。在这“四场”中,情境场是基础。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本文着重探讨如何通过情境化教学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其认知水平及能力得到一定提升,为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

一、小学数学创设教学情境与提升高阶思维的关系

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而培养学生思维最佳场所是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关键方法。

1.创设情境使教学内容直观化和形象化。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较为抽象。通過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象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知道知识从何而来,因何而去。因此,创设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2.创设情境能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运用。

教学情境既蕴含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又隐藏着有待探索的新知识,学生在情境中,以旧知识为基础,在不断探索中发现新的问题,继而不断理解信息、分析信息。由此,让学生获得思维的锻炼。

3.创设教学情境能唤起学生“乐学”的欲望。

情境教学不仅能给学生提供知识的“土壤”,还能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将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生活场景,学生更容易产生探究欲望,在解决问题时感受学习的乐趣,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二、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情境化策略

1.创设生活情境,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创设生活情境就是指根据数学知识提炼相关的生活素材,把数学知识渗透于生活情境里,让数学知识变得触手可及。这既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同时能有效地把生活情境与数学问题、学生知识经验及数学情感完美地融合,让学生在情境追问中启迪思维、在思考中促进高阶思维的进阶。

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课前导入中,笔者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学校要举行校运会,班级要选出一名同学参加投篮比赛,随后课件出示班上三位同学的投篮情况(如表1)。

此时学生异口同声推选王孙俊同学,理由是他投中的次数最多。接着,笔者在课件上又再添了一栏信息(见表2)。这时,有学生表示选王孙俊不公平。当笔者追问能否想一个公平的方法时,学生在讨论思考中一致认为要看投中次数和投篮总数的比,才能选出最佳选手,通过通分后发现三个分数的分母都是100。基于此,引出百分数的定义与书写,进而进入百分数的学习。

以上情境创设结合学生最熟悉不过的校园活动,把选拔选手的主动权给学生。笔者先后呈现的两组数据,让学生产生了思维的碰撞,经历确定对象—怀疑选择—优化方案—确认结果的思维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学会了用数学的方法思考问题。学生在情境里既初步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也感受到了百分数容易比较的作用,进而增强了思维的严密性,提升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设体验性情境,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体验性情境教学是通过模拟真实生活中的数学场景,让学生找出问题产生的源头,将传统的“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的模式转变为“学生主导,教师引导”的模式,让学生感受知识的生成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解决问题,展开理性批判,形成合理的观点,深化知识内涵。

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的练习环节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情境:请同学们书写漂亮的百分号,并用百分数表示完成的情况(用时1分钟)。此时笔者故意不出示需要完成的个数。师:“老师写了8个,所以我完成80%。”生:“老师,我觉得您说得不对,我们根本不知要完成多少任务啊!”师:“你提醒得对,看来要给大家一个总量,如果布置的任务是10个,那么,你们完成的情况怎样?”这时有的学生说完成了60%,有的学生说没完成20%,有的学生说超额完成了20%……

以上情境的设计,旨在深化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笔者故意不提供比较量,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敢于质疑,批判“权威”,理解没有比较就产生不了百分数。接着,笔者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述自己完成的情况:可以用顺向思维表述完成情况,也可用逆向思维表述没完成的情况。通过类似的体验性情境不仅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促进学生高阶思维中的批判性思维的形成。

3.创设问题串情境,提升学生创新意识。

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为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可创设问题串情境,即以教学内容和目标为依据,巧妙地设计一系列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探究问题,追寻知识的本质。同时教师要对每个问题都精心设计,应认识到问题太简单令学生没探究的欲望,问题太复杂令他们没探究的希望,所以问题的设计要做到能“抓住眼球”,既要有开放性,也要有层次性;既要有针对性,也要有适度的挑战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百分数的认识”的巩固提升的教学环节中,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情境:96%、3.5%、48%、75%、100%、52%、120%、68%,上面的哪些百分数不可能出现在酒瓶上?学生根据实际很容易明白:酒瓶上的酒精度不可能有100%或120%,笔者追问:“周末老师和朋友小聚,能帮老师推荐一款酒吗?”学生争相“献策”,笔者趁热打铁:“同样这几个百分数,哪些不适合填在下题括号里:班级内的男生人数是全班的(),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以上问题串的设计,环环相扣,设定的情境极大地吸引了学生,学生既要考虑到部分量与整体的关系,也要考虑到部分量与部分量的关系,还得根据生活实际去选择合适的百分数。在这样的问题串情境中,学生深刻领悟了百分数的意义和作用,其思维活动逐层上升。同时,学生在确定的情境中,对可能出现的不确定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思考、推理创造,在解决问题中逐步提升创新意识。

(作者单位:福建省尤溪县西城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宋晓颖)

猜你喜欢
高阶思维能力情境化小学数学
搭建智慧“脚手架”,提升“高阶思维力”
促进《中国地理》课程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
基于实验探究教学,培育高阶思维能力
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高中语文古诗词“情境化”教学策略研究
浅议小班幼儿舞蹈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的情境化教学
构建生活化情境优化数学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