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食药检测部门预算绩效评价指标探析

2024-05-13 13:08邓阳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4年5期
关键词:检验检测平衡计分卡评价指标

邓阳

[摘 要]预算绩效是对预算管理工作效率的衡量,做好预算绩效评价有利于财政资金在食药安全领域发挥最大效能。文章以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事业单位A为例,分析当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引入平衡计分卡理论,多维度确定合适的评价指标,完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使A单位预算绩效评价效果得以提升。

[关键词]预算绩效评价;平衡计分卡;评价指标;事业单位;检验检测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4.05.010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4)05-0033-04

0     引 言

我国事业单位的公益性决定其各项工作的开展以服务社会大众为主要任务和目标。社会大众对财政资金的收支使用情况享有知情权,因此必须运用合理的分析方法和指标体系开展预算绩效评价,将资金使用效果清晰地展现在大众面前。

1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现状

从当前各地机关事业单位现行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来看,大部分评价工作仍属于摸石头过河。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事业单位A目前采用当地财政部门统一的三级指标评价体系,从决策、过程、产出、效益四个维度进行评价分析,虽对日常财务和业务活动保持了应有关注,但主要侧重于汇总概括财政拨款资金的使用情况,评价结果对单位预算绩效的指导作用还有待提升,距离充分发挥预期的评价效果仍有较大差距。

2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考核指标单一

重完成率,轻具体实效,当前指标多侧重于预算支出进度,只能笼统体现资金使用状况,无法反映各单位预算管理过程中的不同问题以及资金产出的实际效果;重事后评价、轻事前保障,指标多侧重于事后完成情况的评价,涉及事前制度、组织、预算等方面工作保障的评价较少;重定性评价、轻定量分析,主观概念评判式的定性评价较多,数字标准量化式的定量评价偏少,评价结果更多地受到评价人主观判定影响[1]。

2.2   评价方法单一

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工作的宗旨是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其专业性、技术性以及民生保障的公益性、特殊性,使其在业内缺乏可比的数据和案例,预算绩效评价方法和结果较难横向比较和参考借鉴。

2.3   评价结果应用性不强

财政部门已设计出通用评价指标及相应的制度规程。但在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领域,缺少明确的评价流程和反馈机制,得出的评价结果对单位宏观决策及预算调整的影响力较弱。相当于只得到一个评价结论就是工作完成,远没有将结果应用反馈到下一年度的预算实施过程中形成有效的积极循环[2]。

3     平衡计分卡框架下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事业单位A预算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和设定

平衡计分卡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评价管理工作,是具有深远影响力的重要管理工具。运用平衡计分卡方法,单位能将长期战略目标与短期具体目标相联结,从财务、顾客、学习与成长、内部流程四个维度,对预算绩效作出全面有效系统的评价。每一维度内可以分出多个层面设定各种具体指标,指标的重要性可以通过指标的数量及权重来体现[3]。

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事业单位A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承担市区两级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的相关检验检测工作;承担全市药品和化妆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及药物滥用调查表的收集、核实、评价、反馈、上报等工作。针对A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应用平衡计分卡时可以对原有的四个维度进行调整。

3.1   财务维度

财务维度是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单位业绩高低可以较为直观地通过财务数据反映出来。A单位作为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事业单位,没有盈利需求,资金来源都是财政拨款,从其检验检测的特殊公益职能出发,支出主要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因此应从资金支出以及预决算差异等方面选取财务评价指标。选取具体财务指标时主要考虑上级财政部门规定事业单位需要进行评价的共性财务基本指标以及 A 单位作为检验检测类事业单位区别于其他类型事业单位的个性项目指标。

通过查看事业单位在政府网站上的公开信息发现,多数事业单位的共性财务指标主要包含预算总体完成度和预算调整率,具体指标可设定为基本支出预算调整率、项目支出预算调整率、基本支出预算完成率、项目支出预算完成率。选取个性项目指标时主要考虑 A 单位的预算资金大部分用于开展检验检测业务,项目支出主要为食品药品化妆品及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经费支出。对于项目支出的评价分为超支项目百分比、每个项目预算完成率、预算调整率。基于以上分析,财务维度选取下列指标。

基本指标分为:

财政拨款预算完成率=财政拨款支出决算金额/财政拨款支出预算金额;

基本支出预算调整率=基本支出预算调整金额/基本支出预算金额;

基本支出预算完成率=基本支出决算金额/基本支出预算金额。

项目指标分为:

超支项目百分比=项目支出决算金额超过项目支出预算金额的项目数/总项目数;

“食品药品化妆品及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经费”支出预算调整率=该项目支出预算调整金额/该项目支出预算金额;

“食品药品化妆品及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经费”项目预算完成率=该项目支出决算金额/该项目支出预算金额。

3.2   顾客维度

A单位作为食药检测技术公共服务部门,其最终的目标是运用检验检测技术为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把关,因此“顾客”可以理解为社会大众及具体工作业务中的服务对象。A单位的服务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上级部门、合作单位、社会公众,要完成上级部门分派的任务,做好与合作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最重要的是工作成果让社会公众满意。A单位可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来评价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从公共服务质量与数量方面,设计职责履行指标:

财政部门对A单位预算执行满意度=财政局对口业务处室(如预算处、企业处等)对A单位预算执行情况打分平均(百分制);

决算编制满意度=财政局对口业务处室(如决算处、企业处等)对A单位决算编制情况打分平均(百分制);

审计部门审计结果满意度=审计局相关业务处室对A单位审计情况打分平均(百分制);

主管部门抽检任务完成率=在规定期限内实际完成抽检任务批次/主管部门下达的总任务批次;

抽检任务完成质量达标率=实际完成的抽检任务中合格达标批次/主管部门下达的总任务批次;

完成时效性=完成抽检任务规定时间/完成抽检任务实际所用时间。

从社会参与方面,设计社会声誉指标:

检监测公益活动或赛事合办方满意度=合办方相关人员对举办活动情况打分平均(百分制);

被抽检(监测)对象满意度=相关单位和人员对被抽检(监测)情况打分平均(百分制);

社会公众满意度=社会公众对食药检验检测工作情况打分平均(百分制);

投诉举报率=当年投诉举报所涉工作任务数量/下达工作任务完成数量。

信息公开度=在政策规定允许公开的范围内,由社会大众、上级主管部门、内部工作人员、外部客户等相关人员对A单位的信息公开情况打分平均(百分制)。

3.3   内部流程维度

在完备的机构设置、规章制度和运作流程下,单位内部能顺畅地协调沟通各种事项,使单位业务活动高效运转,还可以有效规避管理风险,提高顾客满意度。A单位为市属检验检测事业单位,内部流程的规划既要兼顾国家对事业单位的相关规定,又要考虑如何提高检验检测工作效率、服务质量。结合A单位特点从内部流程层面设计分级指标如下。

预算执行管理指标:

部门预算参与度=有效参与预算编制工作的部门数量/内设部门总数;

预算编制时长=对从预算准备到预算编制完成的时长进行评分。先确定规定天数赋分60,提前完成一天加1分,延后完成一天减1分;

预算调整次数=对预算实际调整次数进行统计评分。无调整赋分100,根据调整记录,每调整一次扣10分;

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反馈=通过单位内审、上级部门、第三方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反馈次数/执行的预算项目数;

资产管理指标:

基础信息完善性:对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打分;

管理制度健全性:有无出台相关资产管理制度;出台的管理制度是否规范完整;是否按照要求执行管理制度等;

资产管理安全性:资产保存的完整性;资产处置的规范性;资产配置的合理性;是否账实相符等;

固定资产利用率=在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总额;

部门管理指标:

管理架构和制度建设:组织机构设置的合理程度;内部控制制度规范的健全完善程度;信息化建设水平;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和舆情监控的及时有效程度等。

公用经费支出占比=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全年总支出(考察 A 单位是否把过多的资金投入到与业务活动开展关联较少的管理过程中,导致运行效率低下)。

3.4   学习与成长维度

学习与成长维度可以说是保障前三个維度能顺利实施的关键。以检验检测为重点的专业技术性事业单位,应时刻保持技术活力,把自身建设成一个学习型单位,从本单位发展目标战略出发,下大力气不断加强技术人员的学习创新能力建设,提升业务水平,强化专业能力,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促进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与成长。

A单位是检验检测专业技术类事业单位,单位整体水平的提高通常是指专业水准的提升。人员素质方面,专业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检验检测技术类的培训、考核提升专业能力;技术引进和更新则是单位不断更新检验检测仪器设备,为A单位专业水平的提升提供基础设施保障。A单位学习与成长维度指标设计如下。

人员管理指标:

高级职称资格比率=获得高级职称资格人数/专业技术人员总数;

检验检测业务能手比率=获得检验检测业务能手称号人数/检验检测人员总数;

岗位技能达标率=岗位技能考核达标人员/参与考核人员总数;

轮岗换岗率=轮换岗位数量/岗位种类总数。

技术投入指标:

培训资金投入率=培训费支出/项目总支出;

信息化资金投入率=实验室信息系统、日常办公系统及各类系统平台运行维护支出/财政拨款总支出;

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资金投入率=大型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购置支出/项目总支出。

3.5   指标赋权

A单位在进行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时,为了能突出重点指标,需要依据各指标重要程度给不同指标赋予权重。目前以行政单位作为研究对象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大多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赋权。该方法运用系统的思想,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量化每层指标与目标结果之间或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建立评价指标的层次架构。一级指标为A单位预算绩效;二级指标包括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每个二级指标下设定具体的三级指标。

第二步:对同级各指标相对于上一级指标的重要程度两两之间打分比较,求解判断矩阵特征向量,计算得出每层的权重值,形成各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可以邀请专家发放问卷,专家范围包括A 单位主要领导以及政府会计方面的专家、A单位分管预算领导、A单位财务人员等。

第三步: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计算出权重后需进行一致性检验,以保证权重的准确性。未通过一致性检验则表明得出的权重值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整。

第四步: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把低层单排序结果与高层单排序结果相结合,求出最末层指标相对于其所属的最高层指标的重要性排序,进行加权计算,通过递阶归并得到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总排序也需进行一致性检验以进一步提高权重的效度和信度[4]。

4     结束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各项财政支出的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的要求。作为财政预算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的提升对推动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平衡计分卡运用于事业单位A的预算绩效评价中,能为优化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和有力支持。平衡计分卡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该方法不仅适用于A单位,在结合实际对维度层面进行适当调整后,也可应用于其他单位。在后续研究中,还要进一步探索具有普适性的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1]许兰飞.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中平衡计分卡的应用分

析[J].财会学习,2021(8):62-63.

[2]沈显荣.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财会学习,2020(1):81-82.

[3]马蔡琛,桂梓椋.平衡计分卡在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与指标设计中的应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6):102-112.

[4]刘柳,孙海涛.层次分析法在平衡计分卡评价指标中的应

用[J].时代金融,2016(15):268-269,273.

猜你喜欢
检验检测平衡计分卡评价指标
“互联网+检验检测”云服务平台可行性研究
武汉建设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研究
试析县域检验检测机构资源优化整合
试析县域检验检测机构资源优化整合
厂内机动车辆检验检测质量研究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基于UML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浅析
资源型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