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入川:一场多方利益博弈下的战略进攻

2024-05-13 14:41杨智淋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4年4期
关键词:益州孙权荆州

杨智淋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赤壁之战落下帷幕。这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深刻改变了当时天下群雄的力量对比格局。战后,曹操、孙权、刘备三方加紧了力量调整和地盘争夺。

作为此战最大的获益方,刘备自此告别了四处投靠的颠沛岁月,逐渐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开始朝着《隆中对》规划的“跨有荆、益”的战略目标迈进。入川成为此时刘备集团的阶段性目标,但在群狼环伺的汉末乱世中,其入川之路仍面临不小考验,需要诸多契机。

借南郡:打开入川关键通道

荆州是东汉天下十三州之一,地理位置重要,乃兵家必争之地。诸葛亮曾在《隆中对》中提到“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当时的荆州主要下辖7个郡,分别是北边的南阳郡,中间西部的南郡和东边的江夏郡,以及位于南部的武陵郡、长沙郡、零陵郡和桂阳郡。

赤壁之战后,曹操自陆路从华容退守南郡治所江陵(今湖北荆州),稍作喘息。其后,留大将曹仁镇守江陵,自己则率大军北走,以避孙刘联军锋芒。乘着胜战之威,周瑜率水军追至江陵,后击败曹仁,孙权则率后备大军进驻江夏。

几番征战之下,形势逐渐明朗。曹操占据荆州北部的南阳郡和南郡一部分,孙权据有中间南郡大部和江夏郡,留给刘备的机会只剩荆南四郡。

在上表朝廷请封刘表之子刘琦为荆州刺史后,刘备打着刘琦的名义开始了南征之路。据知名三国文化专家方北辰介绍,经由武战、劝降、敌人主动投降等多种方式,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刘备如秋风扫落叶般夺取了武陵等四郡,并在攻占长沙郡一战中劝降黄忠,极大增强了实力。

虽然占据了荆州南部,但这块土地在当时多为交通不便物产不丰的“蛮荒之地”,且对于刘备集团志在入川的战略目标而言,其关键的入川通道南郡却掌握在孙权手中。

武力硬抢对于当时实力尚不强大的刘备来说,并非上策,且孙刘两家仍处于结盟状态。为了两家修好,孙权还把自己的胞妹许配给刘备,形成事实上的姻亲关系。凭借上述关系,打着抗击曹操的名义与孙权商借南郡,便成为较优选择。

对于借南郡一事,孙权集团内部也有不同意见,周瑜坚决反对。不过,借南郡对于刘备集团来说虽有莫大利好,对孙权来说也并非一无是处。

“虽然孙刘两家内在互有争夺,但曹操依然是当时双方共同的敌人。商借南郡一定程度上暂时可以维持两家和好局面,在客观上,孙权也可借机抽身,集中精力防范曹操可能来自长江下游方向的进攻,守好自己的大后方。”一名资深三国历史研究者表示。

然而,借让南郡无疑又会放任刘备集团坐大,这显然也不是孙权愿意看到的结果。因而,此事便一度搁置,直至周瑜病亡、鲁肃接任大都督之后,事情才发生转机。为了借得南郡,刘备还让出长沙郡东北部等土地作为交换,并约定在取得另一块能够直接进攻北方地区的土地时归还。

到这里,刘备终于获得其梦寐以求的入川通道,但事情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此时的益州尚在汉室宗亲刘璋控制之下,在没有正当事由的情况下,即便占据南郡刘备亦无法名正言顺西入益州。

机会随之而至。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派钟繇率军攻打盘踞汉中的张鲁。曹军的声势令深居成都的刘璋感到不安,意图寻求破局之策。张松、法正等人趁机献计,说曹操兵强于天下,如果拿下汉中再借道南下,恐怕无人能够抵挡。刘备善于用兵,又是刘璋的宗亲,如果能够借助他的力量来讨伐张鲁,一定能取得胜利,即便后面曹操再来,也就不用怕了。

刘璋信以为然,决定派人联络刘备。当然,对于这一包藏祸心的建议,蜀中还是有人看出了端倪。据《三国志》记载,主簿黄权曾劝说刘璋,刘备素有名望,如果以部下的身份对待他,肯定不能使其满足。若以宾客身份对待他,一国难容二主,恐怕是引狼入室。从事王累甚至把自己吊在益州城门上进行劝诫,依然于事无补。

明知请刘备入川有风险,刘璋为何还要孤注一掷?张松等人为何又要主动迎献刘备,包藏二心?据广元市史志人才专家王林乐分析,这与刘璋本人的性情能力以及以法正为代表的益州本地集团与刘璋等外来东州集团之间的矛盾有关。

刘璋之父刘焉曾向朝廷献上“废史立牧”之策,即任用宗室、重臣为州牧,并凌驾于地方刺史、太守之上,这一政策深刻改变了东汉末年的政治格局。刘焉其后借机成为益州牧,进入四川。在汉末大乱中,刘焉又收留了从南阳等地流入益州的数万流民,将其编为“东州兵”。

“这些东州兵四处为祸,刘璋不能及时制止和平叛,引发蜀中人士不满。加之他的外来身份,在蜀中根基不够深厚,不能较好平衡各方势力。因而,在刘璋治下,叛乱时有发生。”王林乐说,像法正这样的蜀中名士思得贤君,意图改变现状,刘璋因内忧外患频出也并无太多办法,倚靠外力虽有风险但也不失为一种可能的选择。

多番思量后,刘璋指示法正和孟达分别率两千人马,前往荆州与刘备接洽入川大计。

守葭萌:做好多手准备静待动手时机

面对这样送上门的机会,刘备自然大喜过望。法正说明来意的同时,私下更直接劝说刘备趁机夺取益州以成就大业。但借帮忙之机夺取他人土地,并非仁义之举,这令一向以仁义自居的刘备感到纠结,一时半会儿拿不定主意。当时,诸葛亮驻守在长沙郡,负责调运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的物资到江陵,不能及时赶回,刘备便与庞统商议此事。

庞统看出了刘备的为难之处,直言劝告刘备说,如今天下大乱,如果你不取益州,益州同样也会落入他人之手,不必对此谦让。况且事成之后,还可以宽待刘璋,这样也就照顾到了仁义,不算失信。

在庞统劝说下,劉备打定了西进益州的主意,决定带着庞统、黄忠、魏延等2万人马随张松入川,留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2万人马守荆州,基本平分既有兵力。

对于这样的人事安排,王林乐分析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从全局上讲,荆州是刘备的大本营,不容有任何闪失,从文武两个方面留下诸葛亮等智囊和关羽、张飞等心腹大将,既可防御曹操进攻,也可提防孙权,刘备才能安心西进。其次,刘备对攻克刘璋拿下益州的难度估计不足,认为依靠现有兵力和庞统在军事方面的智计就已经足够。再次,把关羽等大将留在荆州,某种程度上可以降低刘璋的警惕心,以免引发其怀疑。”

当时,要从中原地区进入益州主要有两条路。一条走陆路,从北面翻越秦岭入剑门(今四川剑阁)。另一条走水路,从东面沿长江上溯穿三峡入夔门(今重庆奉节),两道门易守难攻,都不好走。不过,有了接应的刘备走起长江水道来却轻松得多。

刘备一行船队一过三峡后,便进入益州的巴郡,在巴郡治所江州(今重庆)得到时任巴郡太守严颜的热情迎接。其后,刘备转道嘉陵江北上,又沿涪江上溯,到达了涪城(今四川绵阳),在城郊的富乐山与前来迎接的刘璋相会,两军大摆筵席,欢饮百余日。

表面上虽一团和气,但私下里都有自己的盘算。无论是刘璋阵营的法正还是刘备阵营的庞统,都劝刘备抓住时机拿下刘璋,一举实现攻占益州的目的。不过,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以“初入他国,恩信未着,此不可也”的理由拒绝了。

在王林乐看来,在汉末群雄中,刘备素以仁义立身,如果在此时就擒拿刘璋,无异于宣告自己“人设”的崩塌。加之,其刚入四川,对各方面的情况还不熟悉,他还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等候更佳的时机。

两军相会后,刘璋又送了许多人马和军需物资给刘备,邀请其驻守川北要塞葭萌(今四川广元昭化区),并将驻扎在葭萌以北白水关的近万名人马交由刘备节制。名为节制,某种意义上也是监视。沿着剑门蜀道北上进驻葭萌后,刘备并没有立马出兵进攻张鲁,反而在这里停留了下来。这一待,就是一年多。

当然,刘备在葭萌并不是无所事事。据方北辰归纳,刘备主要干了四件事情。首要的是广施仁政,收买人心。其次是利用法正、张松等人打探益州虚实,摸清益州地理形势、物资储备、交通距离、军事布置等各方面的情况。再次是选择行动方案,最后再等待时机。

至于具体的行动计划,庞统曾向刘备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据《三国志》记载,上计是组织一支奇兵南下奔袭,以快制慢直捣成都。中计是假装荆州有急要带兵东归,邀请白水关守将杨怀、高沛前来赴宴,趁机将二人扣留拿下白水关守军,解决后顾之忧再行南下。下计是退守白帝城,等待荆州后援大军,再慢慢筹划夺取计划。对于这三条计策,刘备认为上计太急,下计太缓,最终采用了中计,只待时机的到来。

建安十七年(212年)十月,曹操率军进攻孙权,意图报赤壁之仇。刘备以回去救援为名假意东归,并向刘璋索要万余人马和钱粮,但刘璋只给四千兵马,其余物资按半数供给,两人嫌隙渐生。此时,张松再度书信刘备请其夺取益州,不料被其兄长广汉太守张肃告发。刘璋下令斩杀张松,并要求下属不得再与刘备有任何公文来往。至此,双方正式撕破脸皮,刘备开始按照庞统的计策武力夺取益州。

攻雒城:变故突生急调荆州大军驰援

武力夺取益州的第一步就是解决白水关守军问题。按照原定计划,刘备在邀请杨怀、高沛前来话别时将两人斩杀。解决二人后,刘备先派黄忠等为先锋官领兵五千,急行军三昼夜,攻打涪城,涪城守军不敌,四散溃逃。刘备自己则领兵一路接管了白水军,并将守军家属留在葭萌作为人质。其后,刘备亲率大军南下与黄忠会合,留下霍峻等两千人马镇守葭萌。

涪城战败后,刘璋守军只得南下退守绵竹。此时,刘璋派李严督管绵竹各军。不料,李严直接投降了刘备,这让刘璋措手不及。从开战到此时,刘备的南下进攻计划进展得都较为顺利,但当刘备再往南攻打雒城(今四川广汉),事情出现了变数。

退守雒城的刘璋之子刘循依托有利的城防地形和充足的粮草储备,在此对刘备大军进行了顽强阻击。雒城之战一打就是一年多,甚至庞统在攻城中也被流箭射中,命丧于此,时年36岁。

雒城久攻不下,加之庞统离世,让刘备陷入不利局面,进不能南下,退亦不可取。当然,除坚守城池外,刘璋也不是坐以待毙,甚至下起了反手棋。

据《三国志》记载,在刘备南攻期间,趁其后方守备空虚,刘璋曾派扶禁、向存等领兵万余人,沿阆水北上围攻葭萌。不过,这二人并未能仗着人多势众的优势一举拿下葭萌,反而被霍峻打起了长达一年的攻坚战。甚至在后期,霍峻趁对方疲惫之机,选拔精锐兵士果断出击,大破敌军还斩了向存的首级,一举解了刘备的后顾之忧。

不过,后方的稳固并不能解决前线的危急。为了加快攻占进度,刘备急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率军进入益州支援,由关羽镇守荆州。

历代不少人认为,在曹操、刘备、孙权三方中,刘备实力天生就较弱,分兵西进益州又进一步摊薄了实力,此番调荆州守军支援实则是无奈之举。“荆州留守力量有限,加之关羽个性高傲,无人从中谋划和劝言阻止,这也为关羽后期失守荆州埋下伏笔。”一名受访者表示。

综合《三国志》《华阳国志》《资治通鉴》等史料记载,遵照刘备指令,诸葛亮等人沿着当初刘备所走的长江水道开始西入益州。在江州,得益于张飞义释严颜,诸葛亮等人得以快速西进。

对于诸葛亮等人的战略意图,结合《三国志》中“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等记载,王林乐分析说,诸葛亮等人并非直接馳援刘备,因当时刘备虽然打得艰难,但攻下雒城兵锋直指成都只是时间问题,然而这样只是攻占主要城市,重在擒王,并没能有效扩大战果。“因此,结合后续行军路线来看,诸葛亮等人应以快速占领益州各部为主要目标,以形成合围之势。”

故而,在江州之后,荆州驰援大军开始分兵。其中,赵云率一部继续沿长江上溯,占领江阳(今四川泸州)后,沿沱江北上,沿途平定各县,从南向北进攻。张飞、诸葛亮则大致沿着涪江西进。待刘备攻破雒城后,几路大军呈扇形状包围了成都。此时,刘备还成功从张鲁那里劝降了马超,又得到一员虎将。

重兵合围之下,成都失守大局已定。不过,据上述受访对象分析,出于减少人员伤亡、彰显仁义道德、加快平定益州等多种考量,刘备在用武的同时还派遣与刘璋私交甚好的简雍入城劝降。

据《后汉书》记载,刘璋当时城中仍有兵员三万,粮草军资亦可支撑一年,尚具备一战之力。面对身边人继续抵抗的劝诫,刘璋却以“父子在州二十余岁,无恩德以加百姓,而攻战三载,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为由拒绝了。“当然,这只是原因之一。在刘备围困成都后,就发生了蜀郡太守许靖欲翻墙叛逃的事情。城内人心各异,继续守下去早晚城破,甚至在里应外合下还可能有性命之忧,投降事实上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受访对象表示。

在双方接洽谈妥后,刘璋打开城门投降。刘备履行了当初的诺言,依然允许刘璋佩戴“振威将军”的印绶,所有私人财产亦归其所有,并派专船将其送至刘备原来在荆州公安的州牧府邸居住。

至此,刘备成功拿下成都,并迅速控制了益州大部,基本完成了“跨有荆、益”的战略目标。在后续诸葛亮等人的有效治理下,刘备集团实力进一步增强,为其在群雄逐鹿中增添更多筹码,一场新的事关战略全局的大战即将打响。

猜你喜欢
益州孙权荆州
三国战争话荆州(下)
魏晋南北朝时期益州财富的非正常东流
益州七友瀞园展——“益州”与“逸品”
Fraud detection on payment transaction networks via graph computing and visualization①
崛起的荆州诗歌
小中见大尺水兴波(外一篇)——李白《秋下荆州》
孙权:“包邮”好有说服力
PHOTO FINISH
任用拆台的人
“唐昌”草市与金马碧鸡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