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跨度有方

2024-05-12 11:32张浩程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4年3期
关键词:跨学科教学以生为本思维能力

张浩程

[摘 要]小学音乐跨学科教学是以音乐的素材和表现形式为主,与其他学科内容进行整合,实现优化教学的实践方式。在实施小学音乐跨学科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适合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音乐教师应与其他学科教师紧密合作,共同制订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确保小学音乐跨学科教学的有效实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跨学科教学;思维能力;核心素养;以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 G623.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09-0045-03

随着《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艺术新课标”)的颁布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艺术课程强调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总目标,出现了跨学科、结构化、大观念等的教学新样态。小学各学科的核心素养虽然维度不一样,但也有相同之处。音乐学科具备与其他非艺术学科融合的特性。如音乐、语文的核心素养跟文化、审美有关联,音程、和声中的奥妙与数学、科学相通,等等。这样进行学科整合,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因此,如何实施跨学科教学,逐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成为专家、学者、一线教师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以生为本,小学音乐跨学科教学“跨什么”

核心素养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小学音乐跨学科教学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艺术新课标强调,注重学科之间、课程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功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以生为本的课程观强调了知识与技能的迁移和转化,以深化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

1.品味文本,彰显文化魅力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传递情感、表达思想和展现文化特色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小学音乐课程中很多歌曲都蕴含丰富的经典文学,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歌曲的韵律和歌词,让学生感受蕴含其中的文化魅力,增强学生对经典作品的理解。通过音乐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学生学习、欣赏和演奏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作品,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音乐风格、传统乐器以及音乐背后的文化,深化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合唱、舞蹈或乐器演奏等形式,展示和分享不同文化的音乐,体会文化的多样性和魅力,加深学生对所学音乐的认知。

2.建立链接,形成迁移方法

开展小学音乐跨学科教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寻找学科间的连接点,通过音乐表演、歌唱或创作歌曲与音乐配乐等方式,将文学作品转化成音乐形式。这样既能发展学生的音乐技能,又可以加深学生对歌曲中经典文学的理解和欣赏。音乐课堂中,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表达,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如运用到艺术、写作和科学实验等方面。另外,开展音乐跨学科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其他学科知识探究中理解和应用抽象的概念。

3.创设情境,培养创造能力

一是创设跨学科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关联。如可以通过听古典音乐的演奏来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加深学生对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理解。课堂上,教师可运用音乐来营造氛围、描绘场景,展现音乐蕴含的情感,并利用视听媒体和科技手段,创设出与音乐相符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创设跨学科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和进行创造性思考。学生对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探索和思考,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不同学科的特点与价值。

小学生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将音乐与其他学科整合,可以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体验到其他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增强学习的体验感和价值感。因此,小学音乐跨学科教学的提出,既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和反映,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全面发展的要求,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以生為本,小学音乐跨学科教学“跨多远”

1.跨出高度,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高阶思维是指在认知和思维过程中,超越基本知识记忆和简单推理的能力,涉及更高层次的抽象、分析、评估和创造等认知过程。它强调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和综合思考,以及对多种观点和解决方法的分析与评估。高阶思维包括分析思维、综合思维、评估思维、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解决复杂问题的思维。音乐是一门多元化的艺术形式,涉及声音、节奏、旋律、和弦等要素。开展音乐跨学科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拓宽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解决复杂、多变、有挑战性的问题。

(1)提供启发性问题

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如《阿西里西》这首彝族歌曲的教学,教师课前可布置任务,让学生去调查彝族的生活场景、风土人情及有关歌舞等。课堂上,学生分小组进行汇报:一组调查彝族的风俗文化,发现彝族火把节的由来;一组调查彝族的居住环境,发现环境对民歌音域的影响,在学唱中更加深刻地理解民歌旋律中的三音列;一组用《阿西里西》旋律中的“la do re”创编二声部,进一步理解民歌与人民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感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文化意蕴……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2)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课堂上的评价,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使用口头回答、书面作业、项目展示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鼓励他们质疑和挑战现有的观点与结论。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辨别能力,促使他们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且能够提供合理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高阶思维的培养,对深入学习以及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开展音乐跨学科教学,旨在鼓励學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2.跨出广度,培养学生的统筹思维

统筹思维是指一种通盘筹划的思维模式。它强调整体性、全局性、有序性,倾向于将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寻求最优的解决方案。开展小学音乐跨学科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统筹思维,使学生能够同时考虑多个因素、多种观点和多个选择,进行全面权衡和综合考虑。

(1)建立个性化学习环境

开展项目化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整合能力和统筹思维,让他们在综合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考虑多个因素并做出合理的决策。开展音乐跨学科教学,有助于学生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来分析和探究问题,培养他们的跨学科思维和学科整合能力。如《过新年》是一首具有汉族民间音调和秧歌舞蹈节奏特点的儿童歌曲,曲调欢快活泼,尤其歌中模拟锣鼓声响的衬词“咚咚呛”反复出现,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喜气洋洋过新年的快乐场景。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了解有关春节的习俗,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使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声音表现过年热闹的情景。如可以开展剧本演绎活动,将音乐与语文、美术等学科整合在一起,组建演唱、道具、演奏三个小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编创剧本并演绎出来,即演奏组用锣鼓演奏出过年欢庆的气氛,道具组通过剪窗花、贴窗花等进行实景演出,演唱组唱出喜悦的情感。这样开展跨学科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听、奏、唱、动等方式学习歌曲,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又能增加学生过新年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

(2)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

音乐课堂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在音乐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运用系统性、批判性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能力。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能够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3.跨出深度,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思维

融会贯通的思维,是指在学习和思考过程中,能够将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知识、概念和技能进行融合与运用的能力。它强调将各种学习经验进行整合,形成新的理解和应用。

(1)整合学科共同点

小学音乐作为一门具有较强趣味性和创造性的学科,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开展音乐跨学科教学,将音乐与其他学科整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融会贯通,要求学生具有跨学科思维,能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关联与综合,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能根据新的理解和应用进行综合思考。如教学三年级音乐教材中的《读唐诗》《长歌行》《游子吟》时,教师先教学《读唐诗》,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歌曲独特的韵律美、情感美,并借助声势律动画旋律线,探寻诗乐之律;再到将《长歌行》加入影视画面,让学生体会古诗意蕴及情绪特征,并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编创、吟唱、分享;最后通过《游子吟》体会古诗的内涵,发掘古诗声律与音乐旋律的关联,懂得用悠长、绵延的声音去表现伟大的母爱。

(2)框架联结知识点

开展跨学科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建立不同学科知识的整体框架,以获得更加完整和深入的理解。课堂上,教师可通过多媒体等方式来呈现知识结构,引导学生将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内在逻辑进行沟通,强调知识的联系与应用,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也可以通过课例分析、实践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将知识应用到问题解决中,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融会贯通。如二年级《我们一起玩游戏》这一单元的教学,先从课间游戏“拍皮球”开始,从节奏的单一运用走向编创较复杂的组合节奏,从体育运动融合音乐走向音乐本位;再到在“儿童在游戏”的课间游戏中体验新的节奏型,找出两个基本节奏型;最后到学习歌曲的演唱。这样以节奏为线索,关注音乐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并融合体育学科知识,有效帮助学生联结不同学科的知识点,建立整体认知结构,达成融会贯通所学知识的目的。

在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融合,引导学生根据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想法,并提出思辨性问题,帮助他们深入分析和解决问题,以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表达能力。将音乐与其他学科整合,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促进他们认知、情感、审美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跨度有方,才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实现课程育人的总目标。这样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以生为本,跨度有方,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形成全面、深入和融会贯通的思维,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崔云霞.跨学科视域下音乐融合其他课程教学的策略分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6):113-115.

[2] 苏斐.信息技术赋能小学音乐跨学科学习的实践探究:以“玩:音有高有低”为例[J].教育传播与技术,2023(3):70-73.

[3] 何艳.小学音乐课程跨学科主题活动路径研究[J].天津教育,2023(22):67-68.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跨学科教学以生为本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跨学科整合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
浅议高校跨学科教学
跨学科教学视阈下的教师角色意识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发挥后勤服务育人的作用,培育合格的高职大学生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基于职业导向性高职护理解剖学跨学科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