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癞宝

2024-05-12 10:39细癞宝
鸭绿江 2024年4期
关键词:柏油路民房祖孙

家乡方言,“小”为“细”,“蛤蟆”为“癞宝”。因此,也就有了“细癞宝”这样富有地方趣味的名词。

雅周到夏堡很近,中间过一条古溪即可。每到周日,爷爷总要骑一辆有黄色帆布包的“二八大杠”载我去大姑家。界河桥过后,左拐路过几间民房,右拐再驶入一条南北横向的泥巴小路。小路很窄,仅容两辆自行车并排通过。炎热的夏季,小路两旁的庄稼地里,青蛙总会呱呱地叫个不停。新出生的癞蛤蟆“初生牛犊不怕虎”,在小路上蹦蹦跳跳、肆无忌惮。

坐在自行车前杠上,我总会两脚交叉、挽着胳膊、托着下巴趴在车龙头上,低头看它们。看它们三五成群地幸福跳跃,看它们是否会被爷爷的车轮碾到。要是出现危险,我总会尖叫着提醒爷爷。而爷爷也总会十分耐心地配合避让。就这样,爷爷骑车,我监督。笔直的泥巴路上祖孙俩一路前行,寂静、和谐。

爷爷知道我的心思,每次骑车,他总会故意将脚踏踩得很慢。尽管如此,小蛤蟆们却还是有恃无恐,一路走来,十分艰辛。泥巴路很长,容易犯困。每次过路,爷爷总会一个劲儿地逗我:“细癞宝,细癞宝!”再后来,叫着叫着,“细癞宝”竟成了我的另一个名字。

小学四年级时,爷爷忽然病倒,每天病床上喊得最多的一句话还是“细癞宝”。回到父母身边之后,去大姑家的次数少了,走泥巴路看“细癞宝”的机会也更少了。初中毕業,我去城里读书。再后来,工作后到了苏南。我再也没走过那条泥巴路。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老家西头那条南来北往的柏油路还在,界河桥还在,柏油路两旁的民房还在。但我却不知那两片农田是否还在,农田中间的泥巴小路是否还在。许是填了,许是成了秧田,许是已被水泥路取代。

可不管怎样,它们始终留在我心里。不管它如何变、如何改,它永远是我心中最美、最长、最深的牵挂。有秧田,有蛙声,有“细癞宝”,还有祖孙俩安静的对话和驶过的车轮印。当然,还有我平生最喜欢的那句“细癞宝”。

猜你喜欢
柏油路民房祖孙
漆黑的柏油路
窗户的诗
昆虫符号
祖孙情
亲情祖孙
“共享村落”萌芽——高陵区开发闲置民房资源
祖孙博弈
祖孙接力学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