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的企业内部控制分析

2024-05-12 11:34姜文颖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13期
关键词:风险控制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

姜文颖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联密切,共同构成企业管理体系。全面预算管理通过设定具体、可衡量的目标,使企业内部控制目标更加清晰明确。全面预算管理强调战略性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企业内部控制而言,要求各部门之间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全面预算管理强调绩效评估与奖惩机制相结合,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了“激励约束”机制,有助于管理层和员工更好地履行内部控制职责。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信息系统;风险控制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内部控制成为应对风险、实现可持续经营的关键要素。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涵盖全面、系统、前瞻性的管理方法,为企业提供了内部控制方面更为全面的管理视角。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通过全员参与的预算编制、实时监控和灵活调整机制,促使企业战略目标与具体业务运营统一,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意味着企业管理从传统的财务导向向战略导向的转变,因而对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全面预算管理框架下,企业内部控制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管理手段,而是与预算管理深度融合,共同形成支持系统。但现实中,全面预算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内部控制也存在局限性,部分企业存在预算编制与内部控制分离,现有内部控制制度滞后,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脱节等问题。因此,全面预算管理下企业内部控制的高效构建需要深刻认识二者的关联性,正视内部控制存在的局限性,细化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做法,并通过科学的保障措施来提升内部控制的水平。

一、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在关联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关键手段,在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全面预算管理通过设定目标为企业的各个层级明确了奋斗目标。这不仅包括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目标,更涉及各个部门和具体责任人的具体目标。全面预算管理使得企業目标不再是模糊的理念,而是将目标转变为可量化的实际任务。例如,在设定销售目标时,通过预算管理可以将目标分解到各个销售团队,使得每个团队都有具体的销售指标。目标分解和量化过程提高了企业目标的具体性、可操作性。其次,企业资源整合是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相互关联的重要方面。企业在实现长期和短期、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时,往往面临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矛盾。全面预算管理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缓解部门之间的冲突。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全面预算管理对资源分配进行了精确规划,确保不同部门间资源的合理分配,有助于实现企业内部的协同效应,促进各部门间的合作,提升整体绩效。最后,全面预算管理的业绩评价系统具有“惩恶扬善”功能,这也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积极响应。“惩恶扬善”功能通过对阻碍企业创造股东价值的行为进行限制,同时对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行为进行奖励,构建了一套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在评价业绩时,全面预算管理不仅关注企业整体绩效,更注重各部门和个人的表现。对于那些未能履行其预算责任的部门,将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而对于那些表现出色、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部门和个人,将给予奖励。这一“奖惩”机制有效约束了不当行为,同时激发了内部各方的积极性,有助于提升整体内部控制效力。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综合性工具,与企业内部控制密切相关,共同构筑了企业运营的坚实基础。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一是二者的目的具有统一性;二是二者能够实现优势互补。首先,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在目的上具有统一性,均旨在有效管理和监控企业的各项活动,以实现长期战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通过明确的预算目标,为企业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明确资源分配和运营方向。与此同时,企业内部控制致力于确保这一资源分配和运营过程的合规性和透明性,以减少潜在的风险。通过将两者有机结合,企业可以建立全面的管理体系,既能在细节层面有效掌控各项运营活动,又能在整体层面确保这些活动合法合规,与企业战略方向一致。这种目标的统一性使得企业在面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时能够灵活应对,同时保持企业整体运营的稳健性。其次,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企业内部控制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全面预算管理注重从财务、经营、战略等多个维度对企业进行全面规划,而企业内部控制则强调内部流程、制度和风险管理。这两者结合,使得企业既能在管理层面做好整体规划,又能在操作层面确保规划有效实施。在实际运作中,全面预算管理通过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为企业提供了更多实现战略目标的机会。而企业内部控制通过规范和监控企业内部流程,确保企业运营的可持续性和合规性。两者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管理体系,提高了企业内部运作的效率和风险控制的水平。

二、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解决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一方面,内部控制制度落后于企业战略发展,部分制度存在局限性,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覆盖不全。另一方面,预算编制与内部控制分离,预算执行与内部控制考核脱离,制约了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也影响了企业整体运营效率。

(一)现有内部控制制度的局限性

企业内部控制是确保企业运营高效和合规的基石,随着商业环境的不断演变,现有内部控制制度也逐渐显露出一些局限性。首先,现有内部控制制度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局限性。虽然全面预算管理强调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分析,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未必能够确保信息及时披露。尤其是在大型企业中,由于信息流通的复杂性,导致信息沟通的滞后,难以为外界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从而影响了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决策。其次,现有内部控制制度在对风险的应对能力上存在不足。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企业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然而,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往往过于机械,对风险的识别和应对缺乏足够的灵活性。企业在面对新型风险时,无法迅速调整内部控制机制,导致风险管理的滞后性,从而影响了企业的长期稳健经营。最后,现有内部控制制度在员工激励和监督机制上存在一些不足。全面预算管理强调以激励为核心,但在实际执行中,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未能完全解决员工激励问题。部分企业绩效评估标准不科学,激励机制效果不明显。同时,监督机制也存在一些漏洞,企业难以全面了解员工行为,监管措施相对薄弱,使得员工容易出现违规行为却难以被及时发现。

(二)预算编制与内部控制分离

在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下,预算编制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环节,应当与内部控制深度结合。然而,目前一些企业存在预算编制与内部控制分离问题。首先,预算制定缺乏内部控制监督和全员参与。在一些企业中,预算编制往往由财务部门独立完成,而其他部门的参与较为有限。这种分离现象使得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各部门的实际需求和战略目标没有在预算中充分体现,导致预算不全面、不准确。其次,预算编制信息反馈机制不畅通。预算编制应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及时获取和反馈实际业绩数据,以便对预算进行及时调整。然而,由于预算编制与内部控制分离,部门间信息交流不畅,导致实际业绩的变化难以及时被纳入预算调整的范畴,降低了预算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三)预算执行与内部控制考核脱节

在全面预算管理理念下,企业内部控制考核与预算执行紧密结合至关重要。然而,目前一些企业存在着预算执行与内部控制考核脱节的问题,不仅削弱了企业对预算执行的有效监督,也影响了内部控制体系对企业整体运营的科学评估。首先,对实际执行情况缺乏全面掌握。在一些企业中,预算执行与内部控制考核属于相对独立的两个体系,内部控制考核未能全面纳入预算执行的监督范畴。这使得企业管理层难以准确获知实际执行情况,无法及时发现偏差和问题,从而削弱了对企业运营状况的全面了解。其次,内部控制考核与预算执行目标脱节。在实际运营中,企业内部控制考核往往关注于执行过程的规范性和合规性,而较少关注是否实现了预算设定的目标。这使得内部控制考核的指标与企业的实际战略目标存在一定偏差,影响了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全面评价。最后,对预算执行监督缺乏科学的量化指标。在企业内部控制考核中,由于未将预算执行与考核紧密结合,缺乏明确的、量化的预算执行指标,导致企业管理层难以通过内部控制考核体系来客观评估预算执行的效果,使得對内部控制效果的评价过于主观和模糊。

三、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

为解决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要实施全过程的全面预算管理,明确内部控制目标,并将其融入全面预算管理的战略框架,以确保内部控制与企业战略目标一致。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企业预算管理系统,强调建设信息化平台,实现内外部信息的共享,重视目标成本管理与全面预算管理紧密结合,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

(一)实施全过程的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工具,要真正发挥其优势,必须实施全过程的全面预算管理。这一过程包括了预算的设定、执行、监控和调整等各个环节,通过全面的、系统性的预算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提高企业经营效益。首先,确立全面预算管理的战略目标。在实施全过程的全面预算管理之初,企业要明确预算的战略目标,即预算所要达到的长远战略性目标。这一目标需要与企业的战略规划相契合,明确预算在实现企业长期价值创造中的作用。通过明确战略目标,可以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提供清晰的指导方向,确保预算与企业整体战略一致。其次,构建全过程的预算体系。全过程的全面预算管理需要建立一个系统完备、互相关联的预算体系,涵盖企业各个方面的经营活动。这包括财务预算、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等多个层面的预算。通过构建全面的预算体系,企业可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各项经营活动的预期收入、支出和盈利水平,为决策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支持。最后,实施预算的监控和调整机制。全过程的全面预算管理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控体系。监控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实时数据采集、绩效评价等手段,全面了解各项预算的执行情况。基于监控结果,及时调整预算,适应市场变化和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

(二)建立健全企业预算管理系统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需要建立健全企业预算管理系统。首先,树立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企业应明确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理念,形成共识,使全体员工都理解和认同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并为之努力奋斗。其次,构建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预算管理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内容,也需要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共同参与。为此,企业应建立一套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覆盖财务、销售、生产等多个环节。在这个体系中,各项预算需要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例如,销售预算与生产预算之间需要协同,以确保生产能够满足销售需求。通过构建企业预算管理系统,企业能够更好地协调各部门共同提高整体运营效率。最后,利用信息技术建设数字化的预算管理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的预算管理系统成为提升内部控制水平的有效手段。企业可以借助先进的软件工具,实现对各项预算数据的实时监控、分析和反馈。数字化系统可以大大提高信息的流通效率,减少手工操作的出错概率,使预算管理更加科学、精确。同时,数字化系统还有助于建立数据仓库,为企业提供更为全面的内部信息支持。在实践中,企业预算管理系统的建设需要持续地投入和改进。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预算管理体系和数字化系统,使其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和变化。利用企业预算管理系统,企业将更好地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增强对市场的敏感性和应变能力。

(三)目标成本管理与全面预算管理紧密结合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手段之一,其与目标成本管理紧密结合有助于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目标成本管理旨在通过设定目标成本来引导和监控企业的实际成本,为企业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目标提供了重要支持。首先,明确目标成本与预算目标的一致性。目标成本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都以设定目标为核心,在实践中要确保两者的目标具有一致性。目标成本应与全面预算管理中设定的各项预算一致,形成统一的目标体系,确保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的框架下能够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目标的实现。其次,整合目标成本管理与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流。信息流畅通是全面预算管理和目标成本管理能否顺利结合的关键。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信息系统,将目标成本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相互关联,实现实时的数据共享和更新。最后,强化目标成本管理的监控与调整机制。全面预算管理要求企业能够灵活地对预算进行监控和调整,而目标成本管理则强调对实际成本的监控。为了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企业应建立监控体系,借助监控体系,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偏差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目标成本与全面预算保持一致,并在实际经营中取得最优的成本控制效果。

四、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管理正面临更为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为进一步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水平,有必要完善相应的保障措施。一方面,要围绕全面预算管理和企业内部控制培育积极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要完善内控管理制度、监督与考核制度,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保障企业内部控制质量。

(一)培育积极的企业文化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理念,其成功实施不仅依赖于科学的制度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更需要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作为支撑。首先,强调价值观引领。积极的企业文化应以共同的价值观为基础,将员工的个人价值与企业目标有机融合。在全面预算管理框架下,企业可以明确强调成本控制、效益最大化等共同价值观。价值觀引领有助于形成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增强协同合作,提高内部控制的自发性和自觉性。其次,注重沟通和互动。建设积极的企业文化需要打破信息壁垒。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企业应鼓励各级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畅通沟通,确保信息能够迅速传达到每个员工。最后,倡导创新与学习。应该鼓励员工不断创新和学习,适应市场变化。在全面预算管理下,企业需要倡导员工关注最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鼓励他们提出改进建议,不断优化企业内部控制。

(二)完善内控管理制度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工具,为实现内部控制提供了支持。为了更好地落实全面预算管理,企业要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应从明确目标开始,即明确内部控制的基本任务和职责。在全面预算管理的框架下,企业的内部控制目标应包括对成本、效益、风险等各方面的全面管理,确保企业能够有效地达到预算设定的目标。同时,要明确各级管理层和各个部门在内控中的具体职责,保障内部控制任务的有序分工,形成内控责任链。内部控制制度应以全面、细致的框架为基础,覆盖企业各个管理层级、各个业务环节。在制度设计中,要考虑到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将预算设定、执行、监控等环节纳入内控范畴,确保内控的全面性。细致的制度框架需要对各项内部控制活动进行详细规定,包括财务管理、风险管理、信息流通等方面,以确保内部控制能够涵盖企业的方方面面。

(三)完善监督与考核制度

为了更好地落实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应在监督与考核制度上下功夫。首先,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完善监督与考核制度需要明确全面预算管理下的关键绩效指标,以科学、全面的考核指标评估各个部门和员工的绩效。其次,建立多层次的考核机制。全面预算管理要求企业内部控制覆盖各个层级,监督与考核制度也应在层级上进行差异化设计。对于高级管理层,可以强调对企业整体预算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考核;对于中层管理层,可以更侧重于各个部门预算执行的情况;对于基层员工,可以通过具体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多层次考核机制有助于使各级管理层和员工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全面预算管理,形成层层递进的责任链。最后,引入先进的考核工具和方法。为了更准确地评估内部控制效果,企业可以借助先进的考核工具和方法,如360度绩效考核、关键绩效指标(KPI)等。这些工具和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更全面地了解管理层和员工的绩效表现,同时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四)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全面预算管理的成功实施需要建立一套灵敏而全面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识别和应对潜在风险,从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首先,树立风险意识。企业管理层和员工需要深刻认识到,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在全面预算管理的框架下,企业应当通过培训、沟通等手段,重视全员风险意识的培养,使每个员工都能够主动发现潜在风险,并及时上报。其次,明确风险指标。企业应当根据其经营特点和行业规律,确定一套全面的、具有代表性的风险指标体系。包括财务指标(如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指标(如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战略指标(如新产品上市计划、市场扩张计划)等。通过明确风险指标,企业可以更准确地捕捉各个层面的风险信号,为风险预警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最后,整合信息系统。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为建立高效的风险预警机制提供了有利条件。企业可以通过整合财务管理系统、业务运营系统等信息系统,建立全面的、实时更新的数据平台。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企业可以更加迅速、精确地识别出潜在风险,为决策层提供实时的决策支持。信息系统的整合不仅提高了风险预警的效率,也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之,随着企业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先进的管理体系,对企业管理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个全新的管理理念,强调将预算与企业战略、业务运营紧密结合,为企业内部控制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全员参与预算编制,实时监控,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得以更加清晰和具体化。使得内部控制不再仅仅是对财务活动的监控,更成为企业整体战略执行的有力支持。通过深入研究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关系,可以更好地指导企业实践,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朱文俊.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财会学习,2024(01):170-172.

[2]张辉辉.企业预算管理以及内部控制的结合路径[J].产业创新研究,2023(24):156-158.

[3]陈利军,李延喜.企业内部控制、资本成本与EVA绩效评价[J].江汉论坛,2022(01):58-64.

[4]景诚.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优化探讨——基于业财融合嵌入模式[J].财会通讯,2018(29):114-118.

[5]王海兵,冯文静.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十大热点难点问题[J].会计之友,2021(11):50-55.

[6]鲍诗度,陈文懿.当前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评价体系的理论进展与提升[J].河南社会科学,2019,27(02):115-120.

(作者单位:中国供销粮油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风险控制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策略探讨
J电气公司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医院财务管理风险及改进措施分析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