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清源 激浊扬清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2024-05-11 07:14布旻晟陆永胜
银潮 2024年4期
关键词:凝聚力价值观领域

文|布旻晟 陆永胜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正本清源,激浊扬清,坚决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以增强凝聚力和引领力为着力点,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意识形态事关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当今这个多元化、信息化的时代,意识形态工作不仅关系到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更是国家和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基石。

意识形态工作关乎旗帜。旗帜是方向,是引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种思想文化交流碰撞,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断增加,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尤其重要。要确保国家和民族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保持清晰的发展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意识形态工作关乎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意识形态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确保国家发展道路的正确性,防止错误思想的侵蚀,维护国家的政治安全。在国际政治斗争中,意识形态往往成为争夺人心、影响政治格局的重要工具。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就必须在意识形态领域筑牢防线,抵御外部势力的渗透和颠覆。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提高公民的思想政治觉悟,不断提升国家软实力,让中华文明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更加充分展示出来。

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的生命线。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从根本上说,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争夺阵地、争夺人心、争夺群众”的斗争。只有不断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才能确保党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一个国家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民心是最大政治,意识形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凝聚民心、汇聚力量。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时,这种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推动国家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要通过塑造共同的价值观和信仰,增强民族认同感,激发全民族的创造力和凝聚力。

意识形态领域挑战依然严峻

正本清源,激浊扬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地位,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创新成果被广泛传播,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奠定了坚实思想基础。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同时,文化自信的增强,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挑战仍不容忽视。

主流价值观在市场逐利性的挑战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物质财富的增长,但同时也可能导致一些人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精神文化的追求。这种市场逐利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实践构成了挑战。

舆论生态的深刻变化,特别是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极大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和速度。这种变化使得舆论场更加开放和多元,但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的碎片化、民粹化、极端化倾向。如何在这种新的舆论生态中,有效传播正面信息,引导公众舆论,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新课题。

社会思想意识的复杂多样性是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另一个严峻挑战。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不同文化、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的交流既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也带来了思想观念的碰撞和冲突。而敌对势力的渗透和遏制一直没有停止,企图策动“颜色革命”。在国际舞台上,一些国家和势力出于自身利益,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手段影响我国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安全。因此,如何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抵御外部干扰,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坚定文化自信,强化理论武装,不断加强理论和工作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构建起强大的意识形态工作体系。

一是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的工作体系。理论是文化的内核,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理论武装的核心内容,我们必须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要不断深化理论教育和理论武装,使全党同志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又要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将创新理论成果转化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

二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各级党委要明确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对于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点和薄弱环节,要及时发现、分析和解决,防止问题扩大化。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

三是推动传播方式和载体(手段)的创新,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的传播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因此,我们需要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传播手段,拓展传播渠道,使党的主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

四是努力提升国际话语权,传播中国价值。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话语权的争夺日益激烈。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通过多边外交、文化交流、国际合作等途径,展示中国的发展成就和文化魅力。同时,要加强对外传播能力建设,培养一支懂国际规则、会讲中国故事的专业队伍,提高中国在国际舆论场的影响力。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理解中国,传播中国价值,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历史和实践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离不开积极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在这个充满变革与挑战的时代,我们更要坚定不移地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蚀。我们应当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使之成为指导实践、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应当在全社会范围内,特别在青年一代中,通过教育、文化、媒体等多种途径,培养和弘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仅是对历史的传承,更是对未来的担当。每一位公民都应当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者和实践者,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繁荣、强大、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猜你喜欢
凝聚力价值观领域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如此凝聚力”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领域·对峙
论增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机制建构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