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荒漠之国实现用水自由

2024-05-11 18:43刘可澄
海外文摘 2024年5期
关键词:耐特基布耶稣

刘可澄

曾面临水资源危机的以色列通过滴灌、抽海填湖、废水再利用等科技创新,摆脱了水资源短缺的困境。

你听过“耶稣船”的故事吗?这是一艘在以色列的淡水湖加利利海发现的古老船只,长8.3米,沉睡在湖底泥浆中已有好几个世纪。1986年的隆冬时节,以色列遭遇严重旱灾,湖泊水位急剧下降,“耶稣船”露出了湖面,被一对兄弟发现。科学家使用碳十四法测定了船只年份。他们宣称,这艘由12种木材打造而成的渔船可追溯到耶稣的青年时代——他年轻时确实曾在加利利地区的拿撒勒布道传教。于是,人们在脑海中勾勒出了这样一幅画面:耶稣本人领着门徒泛舟湖上。“耶稣船”吸引了无数游客前往以色列一探究竟,但同时也揭示了一个困扰该国已久的问题:水资源的保护。

加利利海位于以色列东北部,主要补给源为约旦河。这座淡水湖是该国水资源状况的晴雨表。原本沉于湖下的“耶稣船”虽然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但也侧面反映了以色列淡水资源被消耗殆尽的残酷事实。以色列国家水务公司的公共关系负责人利奥尔·古特曼说:“以色列地处干旱地带,60%的土地被沙漠覆盖。对此,以色列人有着深刻的认识。从小,我们就被教育湖泊是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每个以色列人都非常关注湖泊的现状,与湖泊有关的报道常常成为电视新闻的重点头条。”

长期以来,以色列政府依靠引水工程,将加利利海的湖水抽调至南部的内盖夫沙漠。然而最近几年,由于该国人口激增,降水量又少得可怜,加利利海的水位持续下降。面对这般困局,以色列政府采取了科技手段:在地中海沿岸建造了五座海水淡化处理厂及引水设施,计划将地中海的海水抽调至加利利海,使之重焕生机。

“以色列一直在寻求应对水资源匮乏的解决方案。水资源事关国土安全,以色列曾因此与邻国爆发冲突,关系紧张。”法国战略研究基金会的研究员弗兰克·加朗说,“以色列面临着巨大的水资源挑战,只能不懈地探索创新。如今,该国已成为‘水科技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导者。其本土企业也在将技术输送给全世界。”近几年,各大洲无一例外地经受着干旱的折磨。于是,各国记者纷纷涌向以色列,想探究当地人是如何改造一个缺水之国的。

“我们在科研创新上投入了大量资源,也因此找到了解决办法。其實在历史上,旧大陆并不缺水。但如今气候变暖,形势有了变化。”以色列外交部水务特使约拉姆·穆拉德解释道。

| 诞生于集体农庄的滴灌技术 |

以色列的寻水故事要从基布兹集体公社说起。以色列建国后,在农村建立了大大小小的集体社区,即基布兹。初期的首要目标是发展农业。哈兹里姆公社位于内盖夫沙漠的中心区域,距离内盖夫地区的门户城市贝尔谢巴仅有几公里的距离。

1965年,在德裔工程师西姆切·布拉斯的推动下,哈兹里姆公社成员首次使用了滴灌系统来浇灌水果。人们会根据农作物及地形的不同,使用不同形状的小型塑料管进行浇灌。后来,名为“耐特菲姆”的灌溉公司应运而生。如今,耐特菲姆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精准灌溉企业,拥有17家工厂,5000余名雇员,业务遍布110个国家。耐特菲姆中东及欧洲地区的副总裁贾勒·亚登说:“用大量水浇灌农田的做法简直荒唐。就像你去餐厅吃饭,服务员把水直接倒在了桌子上,而没有倒进你的杯子里。我们的使命是,以更少的水助力农业种植者提高产量。”

耐特菲姆将滴灌技术出口至欧洲,意大利人以此滋养水稻,法国人则以此浇灌土豆田。这种技术能在合适的时间把水精准浇灌在农作物的根部,一切都经过了周密计算,土壤类型、种子类型及当地气候均被纳入考量。“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市场对我们的产品需求会越来越大。甚至可以说,农业种植者别无选择。他们不得不使用精准的滴灌技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水来浇灌农作物。”亚登说。

阿米亚德是一家生产过滤净水系统的企业,同样诞生在盛产创业点子的基布兹集体公社。公司总裁多里·伊夫佐里告诉我们:“财产公有化是集体公社的基本原则,土地也不例外。社员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自给自足。”

伊夫佐里是米什马–哈埃美柯基布兹的社员。该公社距离拿撒勒不远,是以色列最富有的集体公社之一。伊夫佐里没有自己的房子,每天拼车上班。即使是公司总裁,他也必须将每月收入上缴给公社。米什马–哈埃美柯基布兹约有600名社员,无论其职业是农民、律师还是医生,大家每个月拿到手的钱都一样多。

| 海水淡化和废水再利用技术 |

真正让以色列实现水资源自由的是海水淡化技术。原则上来说,海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15年来,五座工厂沿着以色列的海岸线拔地而起,背后的操盘手是以色列海水淡化技术有限公司。这家跨国企业在全球创建了400余家海水淡化工厂。

2005年,以色列的第一家海水淡化工厂在港口城市阿什克伦建立。工厂从地中海15米深处将海水抽出,使用“反渗透”技术滤掉盐分。这种技术不但能淡化海水,而且能耗不大。海水被抽离大海4个小时后,就能从工厂周围居民家中的水龙头里汩汩流出;72个小时后,淡化了的海水便能抵达以色列南部,供农业种植者浇灌他们的樱桃番茄。

“如今,以色列80%的用水出自海水淡化工厂。2026年,这个比例就会接近100%!”以色列海水淡化技术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米莉亚姆·布鲁西洛夫斯基自信地表示。她还曾在奥地利开拓市场,并发现了不少潜在客户。“我面见了许多工业领域人士,他们都在考虑建造海水淡化工厂。无论是造纸业、食品工业、冶金业还是矿业,缺水都是一个大问题。”她说。

以色列实现水资源自由的最后一招是废水再利用。在这一领域,该国是绝对的佼佼者。夏夫丹再生水处理厂位于特拉维夫郊区,是以色列最大的污水处理厂。在这里,污水被注入沉淀池,通过与微生物接触,废水就可以转化为饮用水。以色列的污水再利用率高达90%,创下了世界纪录。在法国,这个数字最高也不过1%。

|“淡水换能源”协议|

法国研究员加朗说:“通过种种方式,以色列的水资源变得充足,这极大地改变了当地的政治局面。如今,以色列已成为‘水文外交强国。”

2021年11月,以色列与约旦签署了前所未见的“淡水换能源”协议:约旦为以色列提供太阳能;作为交换,以色列将为约旦提供淡水资源。“这是两国自1994年签订和平协议后达成的最重要的合作。”时任以色列能源部长卡琳·埃尔哈拉说,“此次合作的益处不仅仅在于绿色能源与淡水资源的互换,更在于以色列和与其共有最长边境线的邻国促进了友好关系。”

编辑:侯寅

猜你喜欢
耐特基布耶稣
人口危机与以色列基布兹的转型发展
“稳”字当先,不破不立——专访上海康耐特光学有限公司
一次弯腰等于十八次弯腰
美国爱达荷州斯蒂伯耐特金矿项目的再开发与环境保护
我对每个人说再见
英国耶稣受难日
以色列“人民公社”的蜕变和改革
橡胶膏基布灭菌设备的设计与分析
镇江康耐特光学公司举办首届代理商论坛
涤粘含量对水刺无纺革基布性能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