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响

2024-05-10 00:28廖淮光
青年作家 2024年3期
关键词:绿荫青苔影子

所 见

红墙很长很长,一截掩映在竹林里

绕过竹林,有一个人盘坐在路边吹奏笛子

人群往来中,他的裤管空空

庭院洁净,雨若竹枝清扫

屋檐的水,竖起一排闪光的竹子

仿古窗台后面,一位女子正编织着围巾

长长的,像在修一道寺院的围墙

钟声响起,万物泛起微微涟漪

十字路口,那个贩梨的人

小心翼翼地提了提称量的秤杆……

回 响

山洪过后,从彝区到林场的

小伙子阿洛吉曲,再也没有回来

峡谷低矮处,成片的野姜花跪下来

我們经常坐的那块大青石

慢慢渗出青苔,开始散发绿光

野姜花慢慢抬起头来

洁白的花朵,开始灯盏一般点亮

我想起阿洛吉曲说过,彝家多银

他要为心爱的姑娘,敲打一枚野姜花样式的吊坠

在美丽的脖颈闪耀。通往蓝色工棚的简易便桥

半截陷在泥土里,它与工棚

组成一把敲打天空的铁锤

阳光透过绿荫,数不清的银子晃动

叮叮当当敲打,在峡谷空空回响

倾倒的树

沿着步行栈道登峨眉山,郁郁葱葱的树林中

总会看见暴风雪中倾倒的树

有的朝着山的高处倒去,像一个疲惫的人

有了靠山,有了遗世独立的资本

慢慢长成风景。比如仙峰寺路口的银杏

倒下后新枝焕发,有着竖琴的模样

洗象池庭院的杜鹃,搁浅在另一边的矮墙

绿荫砌弧,形成天然的拱门……

也有的朝着陡峭处,一头栽下去

不见了踪影,只有根须突兀在空气中

像一只挣扎的手,想要抓住点什么

而茫茫大山,能被我们看见的

毕竟只是少数;更多的是在无人知晓的角落

想要努力站起来,或者慢慢腐朽……

景 深

在陡峭的钻天坡,一群细小的蚂蚁

怀抱结满云朵的树干

一点点向上攀爬

那匹棕色的马,以及它脊背上沉甸甸的货物

是最耀眼的一只,也是最缓慢的一只

每挪动一步,身体极致拉伸

仿佛稍有不慎,就会抱空、后仰

巨大的鼻息,像铁匠铺来回拉扯的风箱

在为突兀的山峦淬火

赶马人紧贴马后,马鞭系于腰间

拿并不宽厚的肩膀,死死顶住马的臀部

马块状的肌肤、清晰的血管

与赶马人青筋暴突、涨红的脸

一起构筑起了陡峭处慢慢抬升的刻度

我们是小一些的刻度

峨眉山访碑记

石头沉默。铁与火的敲打

在斑驳里,转动钟摆。像我们沉默

在风化、残缺,青苔洇漫中

与漫山的桢楠、香樟、岩桑、柏树、梾木……

镌刻在大地上,古往今来的某一笔

在接天的生长里,在伏地的绿荫中

或清晰、或模糊。轻轻触碰,倾听起笔回锋的应答

他们在风雨雷电里站直身躯

又在日月星辰中低下头来。被铭记,也被遗忘

白蛇在狂草里飞升,流水捂着透明的伤口

一想到你我流星般的交织

我就溪流一样呼喊着,打山间奔赴而来

与峨眉河相拥

它自高处来,带着朝圣的庄重

带着赴海的决心

带着冰雪的影子、云雾的影子、鸟鸣的影子

现在又带着我的影子

柔柔的哗啦——

我在钟声的镜面打开

像非洲菊从低矮处高举起时光的杯盏

大地因此有了温柔漩涡

斑驳或者葱茏,轻轻洇开尘世的指纹……

拥 抱

落日折叠巨大的阴影,城郊的齿轮线

隔着飞翔的列车,一棵树紧紧抱住蹒跚的父亲

像两位失散多年的兄弟

彼此依附着,一枚钉在倾斜大地的坐标

背负列车的呼啸,没有喜悦,也不见悲伤

沉默在落日拉伸的阴影里蔓延

逆着风的方向,侧了侧左身又斜了斜右肩

完美的契合,相拥躺下,这是他们梦见彼此的最好方式

对面,火葬场上空的烟雾还没有完全散去

像一棵树的X光片,悬垂在蔚蓝的天幕

【作者简介】廖淮光,苗族,生于1982年11月, 重庆酉阳人;作品散见《诗刊》《民族文学》《星星》《北京文学》等刊;现居四川峨眉山市。

猜你喜欢
绿荫青苔影子
徽州绿荫
青苔小巷中的情书
风景
雨天
柑桔树青苔病的发生与防治
What a Nice Friend
和影子玩耍
不可思议的影子
谁不在谁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