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创新小学语文教学

2024-05-10 18:01郭亚伟
中国新通信 2024年2期
关键词:互联网创新小学语文

郭亚伟

摘要: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是大势所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扩展课堂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并提高互动。基于此,本文从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入手,阐述应用信息技术创新小学语文教学的原则与实践方法,希望通过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课堂的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语文;教学;创新

一、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是需要教师一直探究并提升的职业能力之一。根据教育现代化的工作目标,小学语文课堂加强信息技术的融入,可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整合丰富资源,让学生在认知、思维、文化、审美等多个方面循序提升。借力信息技术实现课堂内外的有效联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为学生带来更生动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热情。

二、巧用信息技术创新小学语文教学的原则

(一)生动性原则

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课堂,可以实现白板和黑板的交相辉映,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推进生动的课堂教学。在课前,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播放生动的图文信息,让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尝试有情感地朗读课文,在课堂上也可以突破单纯的文字识读,结合图片让学生说句子,融入教育游戏,让学生眼动、手动、耳动、心到,高效学习,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建立立体的印象,将他们独特的学习方法融入其中,完成教师为他们设计的各种项目任务,完善知识脉络结构,为学生带来丰富而生动的学习体验。

(二)开放性原则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学生学习已不再受限于传统的教室和课本,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参与故事的续编和创编。此外,语文教学应该体现出“和而不同”的育人特色,关注学生个性需求,推动学生主体进步,发展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打破统一化模式,构建开放的课堂环境,除了让学生了解文本的脉络结构外,还可以加入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情景演绎,鼓励学生分享生活趣事和精彩绘本故事,也可以将学生在动画片中学到的优质内容融入课堂,并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思考,切实体现开放育人。

语文教学应该以主题为引领,开放学生的学习视野,鼓励他们广泛涉猎各类信息,突破固定答案和题目对学生思维的限制,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例如,可以通过配乐诵读欣赏古诗词,通过画面绘制展示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到校园和生活中采撷灵感进行写作。这样的教学尝试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开放性,能让学生积极参与、热情演绎,使语文课堂内容呈现更加精彩。

(三)自主性原则

核心素养理念指引下,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和探索答案,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學效果。语文教学要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索,积极高效地学习。借助互联网技术,教师可以设立探究主题,围绕主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者合作对话的方式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的多元方式,尝试对自己的探究所得进行概括提炼。此外,教学要进一步扩大语文学习的输入渠道,鼓励学生带入自身视角,进行口语交际和写作表达训练,以深度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巧用信息技术创新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方法

(一)巧用微课,提升学生兴趣

微课作为一种信息化学习资源,受到各科教师的广泛青睐。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中,将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将声音、动画全面融入,让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微课的运用可以突破课堂教学的限制,让学生跨时空学习鲜活语文知识,一些习题也可以借助微课进行讲评分析,有效迎合小学生兴趣特点,拓展语文学习空间,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新鲜学习体验。

首先,应用微课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高效学习。以《火烧云》这篇课文为例,课前教师可以通过微课为学生播放火烧云的精美视频,让学生对火烧云的外形、颜色有效感知,提高学生对火烧云关注的兴趣。

其次,应用微课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灵活掌握。小学阶段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容易丢三落四,对一些知识点的记忆模模糊糊,影响后续提取和运用。借助微课,教师可以将一些散点资源串联整合。在《火烧云》课文教学过程中,结合需要记忆的字、词、短语,教师可以将内容浓缩于微课视频,让学生对照微课内容来学习观看,加深印象。

最后,应用微课可助力学生积极表达。在课文学完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火烧云微课视频,进行一些画面的快进播放或精彩画面的放大展示,让学生对细节有效观察,进行仿写练习。

借助微课呈现多彩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鲜艳的色彩,立体的动画,能够为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有效唤醒学生对自然现象的热爱,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二)视听并用,引领精彩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的掌握为前提,创新语文教学的实施方法,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教师应当规范学生对字词、字音、字义的理解,通过生动直观的方式,让学生高效识字,流利朗读,并培养他们良好的造句能力。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真正让他们准确理解汉字的音、形、义,为今后自主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以识字教学为例,除了让学生对照课本读字音,记字形,开展书写练习外,还可以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第一,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认识字形,理解字理,了解字意。以汉字“鸟”为例,教师可以展示汉字的写法和读音,并附带展示鸟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汉字与实物在形态、外观、整体架构方面的关联性。通过形象、色彩、动画等直观的手段来激发学生对识字的热情,加深学生对汉字的准确记忆。创新内容呈现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区分“乌”和“鸟”的不同特点,从根源上杜绝学生的认错写错。第二,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可以重视声音的巧妙应用。学生需要学习大量的拟声词,比如“呱呱”,“咕咕”,“嘎嘎”,“哇哇”,“哗哗”等。教师可以结合这些拟声词,先让学生聆听声音,然后尝试模拟这些声音,最后再展示相关的汉字。这样可以让学生先在脑海中想象出动物的形象,然后品味汉字造字的巧妙之处,从而促进生动识字。第三,语文课堂上涉及大量形近字、多音字和同音异形字,这类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教师可以引入一些视频片段,让学生充分认识这些字的形旁和声旁,也可以剪辑各种情景片段,组合出形近字,让学生根据画面编故事或者说句子。在学生说一说、用一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地串联一些形声字。比如,在学习“青”“情”“清”“睛”等汉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照视频编故事、讲故事,真正将图画、色彩和声音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汉字学习过程中充满乐趣。

(三)巧用电子白板,突破教学重难点

以核心素养理念为指引,语文教材在内容呈现、主题设计、图文搭配方面匠心独具,为学生呈现了丰富多彩内容。其中有很多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学生理解较为容易,还有一些内容,与学生当前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去甚远,学生学习有一定挑战性。为了避免学生对教材内容生硬记忆,教师要善于运用电子白板,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内容,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同时可迎合学生兴趣特点,创造声、影、图、文于一体的全新课堂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化静为动,学思结合,将一些抽象内容高质量理解。学生积极融入教师所创设的教学环境,进行趣味探索,可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以《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为例,这是处于东北地区的一条重要山脉,在海拔、气候、物种多样性等多方面与西北地区都有显著差异。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所描述的内容细致了解,教师就可以通过电子白板来扩展课堂时空,为学生补充新鲜学习资源。让学生在与白板互动的过程中,欣赏小兴安岭四季景物变化,身临其境的感受小兴安岭地区物产的丰富。在动态画面的快速切换下,学生极易被小兴安岭美丽景色所吸引,又迫切想了解关于小兴安岭的更多知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对白板内容的观察,来画一画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说一说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借助白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课文表达的思路,实现重难点内容突破。

再比如,课文《虎门销烟》讲的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在这篇课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有效认知,感受鸦片对社会造成的巨大影响,从而促进学生理解文章所傳递的情感。在这篇课文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应用电子白板,为学生呈现当时社会的一些史料。让学生在图文观看的过程中,了解鸦片对国人的影响,理解硝烟的整个过程,唤醒学生对和平的热爱与对当前幸福生活的感恩。在白板互动的前提下,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探究文章的主题思想,可助力学生与作者有效共鸣,激励学生居安思危,积极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四)开展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落实,要着眼于对学生综合潜能的激发,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有效关联。借力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展情景教学,可为学生联想想象提供更为开放的空间,也能有效激发学生创新思维。通过精彩学习活动的落实,可以让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情境,尝试进行精彩表达,唤醒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发散力。围绕需要学习的文本,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助力学生被文本内容所吸引,又能与日常生活见闻有效关联,提高学生对文章内涵领悟力,锻炼学生创新表达热情。

以《观潮》这篇文章为例,这是描述钱塘江大潮的一篇精彩课文,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学生直观感知钱塘江大潮的波澜壮阔,并让学生对课文描述的画面进行联想,接着引导学生赏析课本中出现的精彩的语句,学会用鲜活的文字来描述动态的画面。教学中因为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见过钱塘江大潮,只是进行单一文本的赏析,学生潜能得不到释放,但是学生在生活中见过一些溪流、瀑布等景观,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当地的一些自然景观,让学生仿照钱塘江大潮描写的顺序,来介绍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配上精彩视频,可以让学生通过画外音的方式,读一读自己写的小练笔。这样的教学互动,能够让听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还能结合对生活中真实素材的应用,提高学生观察力和创新表达意识。学生在学习中自觉探知,主动思考,对一些熟悉的生活事物进行精彩描述,还可进一步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创造力。

(五)应用电子设备,开展丰富课外实践

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特色,所以知识的学习要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关联,通过语言与文字运用,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让学生靠近美的事物,学会概述故事,进行角色表演,助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稳步提升。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课堂,可以通过灵活的实践互动形式,将语言的输入、输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有效融合在一起,为学生带来良好学习体验。

加强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通过课外活动锻炼学生综合能力,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收获。以《大自然的声音》这一课为例,单纯让学生阅读文本,进行大自然声音的欣赏,不利于激发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在学完这一课之后,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带着电子设备到户外去郊游,采集更多大自然的声音。让学生融入其中去感受山川风貌,聆听百鸟灵性之美,捕捉虫鱼悠闲自在的神态。在学生有效观察的前提下,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尝试呈现更为丰富的大自然声音。既能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这样的课外实践活动与课内学习相呼应,可滋养学生精神,丰富学生内心的情感,带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稳步提升。

四、结束语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语文教学要结合学生学习需求,不断探索创新性教学方式。通过信息技术在课堂的全面融入,巧用微课,提升学生兴趣;视听并用,引领精彩学习;巧用电子白板,突破教学重难点;开展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应用电子设备,开展丰富课外实践,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真正培养出自信乐观、积极向上、富有个性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孟庆杰.信息技术大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3(02):7-9.

[2]柴成雷.互联网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中小学电教,2022(11):73-75.

[3]陆佳.“互联网+”时代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2(08):13-15.

[4]张金珠.互联网信息技术下小学语文教育模式的创新[J].天津教育,2022(16):126-128.

[5]惠丰丽.“互联网+”时代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新模式[J].中国新通信,2022,24(09): 173-175.

[6]郭秀梅.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实践路径分析[J]. 考试周刊, 2023 (51): 41-44.

[7]冯冬梅.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趣味教学模式研究[J]. 安徽教育科研, 2023, (35): 55-57.

猜你喜欢
互联网创新小学语文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