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烙画人生

2024-05-10 14:02马学军
走向世界 2024年19期
关键词:烙画疙瘩葫芦

马学军

葫蘆,谐音“福禄”,是吉祥福气的象征。以葫芦为纸、烙铁为笔,把绘画、雕刻等技艺巧妙地施于其上,就成了葫芦烙画。葫芦烙画又称烫画、火笔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生于潍坊的葛懋新是葫芦烙画的传承人之一。

葛懋新善于通过纹络的明暗和颜色的深浅,巧妙展现作品的层次,他创作的葫芦烙画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审美价值。

葛懋新走上葫芦烙画之路,与儿时的耳濡目染不无关系。“小时候,爷爷经常在家做葫芦烙画,上学后,爷爷有时会指导我烙些简单的画,但我一直没有系统学习过。直到20多年前,我才真正开始做葫芦烙画。”葛懋新说。

从小打下的绘画基础,为葛懋新走上葫芦烙画之路提供了很大助益,但刚开始学做葫芦烙画时,他也掌握不好火候和力度,往往用电烙铁一烙就煳了。后来,他通过慢慢研究,学着用变压器控制烙铁温度,才逐渐摸清门道。于是,在满屋葫芦的房间里,在一次次的废寝忘食中,葛懋新的技艺突飞猛进。

在葛懋新的作品中,难度最大、最费时的要数疙瘩葫芦,也叫“金蟾葫芦”。这种葫芦表面不是光滑的,而是长满了往外凸出的“小疙瘩”。“第一次见到这种葫芦时,我就在想,怎样才能在这些毫无规律的疙瘩上进行烙画。显然,这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事情。”葛懋新说道。于是,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拿起葫芦来琢磨,想象这样的形态应创作成什么更合适。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这些凸出的小疙瘩特别像小孩的脑袋,灵感就这么来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半年过去了,与寻常葫芦烙画完全不同的“疙瘩葫芦”亮相于大家眼前。每个童子的形象跃然于葫芦之上,形态各异、生动逼真、惟妙惟肖,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就是葛懋新比较满意的作品——《百子图》。

葛懋新的葫芦烙画丰富多彩,有传统的工笔画,也有写实的照片、油画、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等。同时,他将葫芦压花技法融入烙画,使得画面更具立体效果,感染力更强。他的技艺特点是“意在笔先,落笔成形”,他独创了焦、黑、褐、黄、白五种色调的烙画概念,用丰富的色调表现作品主题,使之“无彩胜有彩”,画面内容“以小见大”,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从事葫芦烙画30多年,葛懋新创作的葫芦烙画数不胜数,不少作品获得省、市级重要艺术奖项。如今,年过花甲的他依旧保持一颗拼搏向上的心,没有难度就自己增加难度,不断进行挑战与创新。葛懋新说,他正在酝酿一个新的计划:将风筝、剪纸、核雕、泥老虎等潍坊传统民间艺术瑰宝都烙在葫芦上,做成一个系列。憧憬着未来,在葛懋新的脑海中,一个个精美绝伦的葫芦烙画作品已然清晰可见……

编辑/魏伟

葛懋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实践课指导教师,潍坊市奎文区民间文艺家协会艺术顾问,潍坊市工艺美术协会特邀专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烙画山东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齐鲁文化之星,山东省民间手工艺制作大师,获“最受欢迎的民间艺术家”称号。

Ge Maoxin, a member of the Chinese Folk Literature and Art Association, instructor at the Schoo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Shandong University of Art & Design, artistic adviser of the Folk Literature and Art Association of Kuiwen District, Weifang, invited expert of the Weifang Arts & Crafts Association, Shandong provincial representative inheritor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 gourd pyrography, Qilu Culture Star, and folk handcraft master of Shandong Province, won the title of “Most Popular Folk Artist”.

猜你喜欢
烙画疙瘩葫芦
“葫芦镇”上喜事多
写意葫芦
美术作品欣赏
木疙瘩山上的岩
小红薯成为金疙瘩
烙画
烙画的流变与创新
安安琪琪的故事㉑咦?为什么我没有红疙瘩?
宝葫芦
疙瘩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