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性教育应对“关停潮”

2024-05-10 09:33吴晓
小康 2024年13期
关键词:托育创新性幼儿园

吴晓

以创新为指引,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能有效提升教育质量。

教育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7.44万所,比上年减少1.48万所,下降5.1%;全国共有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092.98万人,比上年减少534.57万人,下降11.6%。近日,各省份陆续发布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也显示幼儿园在园人数和幼儿园数量已经普遍减少。

这一状况早有端倪。企查查数据显示,自2021年起,幼儿园相关企业吊销数量激增,同比增长高达142.86%。2022年,我国幼兒园数量出现历史上首次减少,比上年减少5610所,下降近2%。2023年的缩减幅度更是明显加快,下降幅度超过了5%。这也意味着,新生儿减少、我国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后,最先受冲击的就是学前教育。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挑战,也同样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岁至3岁幼儿。随后,托育,甚至托小班应运而生,给了部分面临“关停潮”的幼儿园一个缓冲。根据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针对托育机构的质量评估与调研,幼儿园向托育服务转型的可行性、成功率是比较高的,但这与它们本身就具备的安全、设备、师资等优势条件相关。而更多的幼儿园仍然形势严峻,“大洗牌”已在倒逼其改革,全方位转型升级、提高软硬件服务、强化办园特色、提高师资质量是重中之重。

最近,江苏徐州徐海路幼儿园火了,孩子们在园内烧火做饭的视频引发舆论热议。据悉,有远至哈尔滨、内蒙古等地的家长千里慕名来求学,现在幼儿园的报名已排至后年。作为“逆潮而上”的典型,其展开的创新性教育令人深思,相较于大多数幼儿园以“书面教育+课程辅导+游戏配合”为主的教育方式,该幼儿园更加侧重劳动教育的培养,有助于推动动手能力和生活技能“从娃娃抓起”。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在无法改变人口结构大环境的情况下,以创新为指引,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提升教育质量,方可加速学前教育“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首先是创新性环境的营造。传统模式之下,幼儿园环境往往比较单一、缺乏趣味性,仅仅在园内展开教学,不利于孩童的学习和成长。除了创设主题墙、引进多种材料和道具外,还应该大胆“走出去”,让教育融入生活,以丰富多样的环境来更好地激发孩子的想法和创造力。

其次是创新性内容的打造。在信息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孩子需要具备更强的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不将孩子看作相同的个体,而是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格、兴趣爱好和学习节奏,鼓励自主探究和开放式合作,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情感培养和社交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发展。

再次是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源和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投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而作为专业性极强的群体,幼儿园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实践能力。

最后是资源的创新性投入。不能因适龄孩子数量下降而减少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而是要有的放矢,把扶持用在刀刃上,比如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学前教育事业,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

(作者系资深评论员、编导)

猜你喜欢
托育创新性幼儿园
私人还是公共:我国托育服务体系供给范式研究
《家庭教育促进法》中的托育服务:国家义务与机构角色
解决托育难题需合力托底
中西部托育事业发展研究院筹备暨陕西省托育示范基地启动会在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雁塔校区召开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爱“上”幼儿园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