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钢云计算数据中心:传统“钢铁巨人”如何实现“超算梦”

2024-05-10 06:59
信息化建设 2024年2期
关键词:算力高性能数据中心

以投资188亿元建设的“杭钢云”和“浙江云”两座超大型数据中心为枢纽,杭钢集团目前已建成全国单元区内规模最大、最节能的数据中心。一个“钢铁巨人”的超算蓝图正愈来愈清晰

杭钢云超算项目(一期)项目建设内容包含高性能计算集群、高性能并行存储、高速计算网络、网络安全、核心中间件、业务软件、工具类软件等超算系统和所需机柜、专线等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配套。此外,还有根据业务要求配置的相应网络传输系统、网络安全、登录/管理系统和软件系统等。

以前在这里炼“钢”,现在在这里炼“数”。钢铁与数字化,听起来仿佛是两个“平行宇宙”的产物,而在杭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钢集团”),数与实的融合与应用,正颠覆着大众对这家钢铁企业的传统印象。

近年来杭钢集团乘数而上,在数字化转型的赛道上不仅切中了脉,找到了新的发展机遇,还通过资源高效整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厂房、能源、生产数据、产业链等固有优势,迈入了建设大型数据中心的数字经济赛道。

以投资188亿元建设的“杭钢云”和“浙江云”两座超大型数据中心为枢纽,杭钢集团目前已建成全国单元区内规模最大、最节能的数据中心。

一个“钢铁巨人”的超算蓝图正愈来愈清晰。

建设“两朵云”,瞄准智能化超算新基建

在2023年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虽然杭钢集团是浙江省最老的工业企业之一,但却在一众数字领军企业中牢牢占据了“C位”。

这是杭钢集团亮相博览会的第三年,却已是企业“破冰”数字化转型的第8个年头——2015年,59岁的杭州半山钢铁基地结束了流水线上最后一道工序,钢花熄灭,1.2万人分流,十里钢城的传奇正式谢幕。但数字钢城的传奇却刚刚开始。此次牢牢占据“C位”的,便是杭钢近年来数字化转型成果之一的“两朵云”——“浙江云”和“杭钢云”两大数字底座。

据了解,这两个超大型数据中心皆具备通用算力、智算算力和超算算力的建设运营能力,将为大模型技术研发、应用普及和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撑。

以杭钢云超算项目(一期)为例,该项目投资预算达1.5亿元,需求规划为2.4PFLops浮点计算能力,以及不低于12.8PB的存储能力。项目建设内容包含高性能计算集群、高性能并行存储、高速计算网络、网络安全、核心中间件、业务软件、工具类软件等超算系统和所需机柜、专线等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配套。此外,还有根据业务要求配置的相应网络传输系统、网络安全、登录/管理系统和软件系统等。

在技术创新方面,杭钢云超算项目的软件设计结构清晰、功能合理、扩展性好,着力解决业务需求和不足,高性能计算采用当前主流的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計算、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与应用模式。在统筹各分系统间,以及与其他项目之间关系的同时,兼顾各类子系统的需求,避免交叉重复。

此外,该项目采用开放性架构体系,能够兼容目前业内通用的设备及主流的操作系统、虚拟化软件、应用程序,大大降低开发、运营、维护等成本。高性能计算系统在硬件、网络、软件等方面考虑适当冗余,避免单点故障,确保资源按需动态调度,保证高性能计算集群的可靠稳定运行。

值得一提的是,在够“硬”的算力基础设施上,在持续推进智能化超算新基建的“施工图”的过程中,始终藏着杭钢集团提升要素配置效率的谋划。

据杭钢云超算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杭钢云超算项目(一期)建设全部基于杭钢云计算数据中心内现有的机房改造。特别是杭钢云现有机房基础设施资源,在建设中加大数据资源、计算资源、算法资源、服务资源的整合力度,考虑系统的集成、集约,做到集成应用。“数据和业务具有其独特性,不同于信息技术兴起和引领的互联网企业和应用,根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特点,结合应用实际去选择、分析、试验、搭配,构建使用高效的业务系统。”

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打造智能化的超算中心

2023年11月中旬,杭钢云计算数据中心收到一封来自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的感谢信。原来,由杭钢云计算投资1.5亿元的“气象云”项目在亚运会期间,高质量协助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完成了气象领域的保障服务。

据了解,“气象云”“藏”在杭钢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超算机房中,能集约共享高性能计算系统和高分辨率数值模式智能网格预报预测系统,使用了106个10kW功率机柜,分别部署了1067台高性能服务器、122台存储节点,软件方面部署了1套作业调度及监控平台软件,可实现东亚区域(9km)—华东区域(3km)—浙江省域(1km)—重点区域(250m)四级数值预报网格产品体系,将浙江全省24小时预报精细度空间分辨率由3km提升至1km,有效提升了天气预报的精准度和精细化程度。

其中,浙江1公里模式历时半年时间,在国产华为高性能计算机上完成了浙江本地计算环境搭建、模式编译、本地资料同化接入、业务流程建设和产品研制等工作,建立了基于自主可控的CMA—MESO模式的浙江1公里快速更新同化系统。该模式在行业内首次实现了国产化业务应用,真正做到模式系统和运行环境自主可控,解决了一直以来数值预报运行系统依赖于国外计算环境的技术难题,更新频次由原先3小时缩短至1小时,完善从分钟到10天的无缝隙精细化预报预测产品链,为亚运期间精准气象服务提供了强大算力支撑。

而这,只是杭钢云计算数据中心打造智能化超算中心的一个缩影。

2023年5月,“浙江健康云”正式上线,通过系统可以实现全省11个地市的医院云上储存医学影像资料。也就是说,只要在全省范围内,在所有医疗机构做过的B超、CT、核磁、病理切片等的检查资料,其他医院的医生都能调取查看,不需要重复检查。

“超算项目的建设,开创了杭钢云计算公司在超算中心产业领域的先河,使杭钢云具备提供超算算力的能力。未来,杭钢云将立足浙江,服务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前沿产业的发展需要,辐射全国高科技产业,顺应算力高质量发展趋势,将建设成为智能化、高科技、高标准、互融互通的高性能计算中心。”杭钢云计算超算项目相关负责人说道。

(本文由杭钢云计算数据中心有限公司供稿)

猜你喜欢
算力高性能数据中心
多方求解智能时代算力挑战
这个第二不一般
卫星通信在算力网络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算力成为数字经济的主要生产力
酒泉云计算大数据中心
民航绿色云数据中心PUE控制
一款高性能BGO探测器的研发
高性能砼在桥梁中的应用
基于云计算的交通运输数据中心实现与应用
SATA推出全新高性能喷枪SATAjet 5000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