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山地梯田苹果生产情况调查及高效生产建议

2024-05-10 05:22孔祥世
果农之友 2024年4期
关键词:烟富庄浪树形

孔祥世

苹果是庄浪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县苹果种植面积达65万亩,苹果年产量61.78万吨,年苹果收入37.35亿元,农民人均果品年收入5000元以上。其中山地梯田苹果占到种植面积的80%以上(图1),不论在种植规模,还是种植效益方面,庄浪苹果产业的发展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产业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如何保持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每个庄浪人所关注的。笔者于2023年8月22—28日在朱店镇牛咀村对山地梯田苹果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牛咀村位于朱店镇东南部,离县城20多千米,西南部与天水市张家川县毗邻,为纯山区村,海拔1832米,年平均降水量468.9毫米,气候温润,很适宜苹果生长,全村有1700多人,土地2600多亩,全部完成了梯田化,种植苹果1600多亩,正常年份牛咀村苹果收益在2000万元以上,是庄浪县典型的苹果专业村。通过与村社干部和广大群众交谈、入园观察的方式对牛咀村苹果产业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情况,指出了牛咀村苹果产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就苹果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合理建议。

1 庄浪山地梯田苹果的优势

1.1 树龄小

整体上庄浪苹果产业规模化发展起步虽然较早,但快速发展相对较晚,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发展才进入提速阶段,有40万亩以上的苹果园是在进入新世纪之后所建,如调查的牛咀村是2010年整村推进栽植的苹果,树龄仅13年,刚进入盛果期,所结果实品质优良,竞争优势明显,代表了庄浪县苹果产业的基本情况,所产的苹果近年来产地销售价格高,销得快,是最具活力的苹果产区之一。

1.2 品种新

庄浪山地梯田规模化发展苹果产业晚,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在庄浪开始规模种植苹果时,富士苹果中的烟富系列已大量普及,水红秦冠也开始在生产中应用,烟富3号、烟富6号、水红秦冠等优良品种开始推广,庄浪种植苹果赶上了好时期,种植品种较先进,如调查的牛咀村,村社干部和果农反映,全村80%以上的苹果为片红富士,由于种植品种好,所产的苹果市场竞争优势明显,近年来,每到苹果采收期,牛咀村客商云集,所产的苹果卖得快,卖价高(图2)。

1.3 果农务果积极性高

由于庄浪山地梯田苹果种植品种比较新,所产的苹果卖价高,生产效益好,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务果的积极性,许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纷纷返乡,加入种植新行列,苹果种植劳动力充足。如调查的牛咀村8社的孔许刚是新生代果农,30多岁的他原先在外地打工,在2015年回家帮家人卖苹果的过程中,发现种苹果比打工收入好,工作相对自由,他立马辞职回村做专职果农,从他父亲手中接管了20亩苹果园,经精细打理,他的苹果园已成为村里最好的样板示范园,目前有13亩挂果园,苹果年收入24万元,孔许钢通过种苹果成为当地以果致富的典型。在牛咀村有1/3的果农像孔许钢一樣种出了好苹果,所产的苹果平均每个售价在2元以上,亩收入在2万元以上。通过种苹果,牛咀村村民的生活质量发生了根本变化,村民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2 庄浪山地梯田苹果产业生产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调查发现,虽然庄浪山地梯田苹果已有规模,群众种苹果已取得了较好的收益,但产业发展中问题较突出,已严重的制约生产效益的提高,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2.1 密度大

庄浪山地梯田种植苹果以乔化大冠红富士为主,是按照3米的株距、4米的行距栽植的,每亩栽植54株。庄浪县为半湿润气候条件,有利苹果树生长,所栽植的大冠红富士进入盛果期后,枝展在5~7米,在建园时对此考虑不周,苹果树栽植过密,已给后期管理埋下了极大的隐患。与庄浪相邻的静宁县仁大镇,栽植苹果较早,栽植乔化大冠红富士密度已调减至每亩22株,株距放大到5米,行距6米,调查的牛咀村苹果的亩栽植数是仁大镇的2倍多,牛咀村目前苹果树冠交接严重,作业道不通,田间作业极不方便,打药、运肥、运果需从树下爬行,极大地增加了劳动强度和劳动量,增加了生产成本。这种现象在庄浪山地梯田苹果生产中很普遍。

2.2 园郁闭

由于每亩栽植苹果数量多,单株所占空间受限,株间行间交接量大,果园郁闭明显(图3),采用改良纺锤形整形,树体留枝太多,树冠下部和内膛受光量极差,结果能力下降,所结果实着色难,品质受到极大影响,如在牛咀村调查时有位叫林林的果农反映,他所产的苹果着不了色,道出了当地苹果面临的困境。

2.3 方法乱

调查发现,庄浪山地梯田苹果由于苹果树栽得密,树体交接严重,苹果生产中乱打头现象十分突出,大部分果园为了解决郁闭问题,对交接的树体左右开弓,采用重回缩的方法以缩短枝长,结果越缩郁闭越严重,重回缩后导致后部大量冒条,适得其反。由于树形不配套,中干上留的主枝太多,主枝上分生的结果枝发展空间所限,许多很好的下垂枝组由于没有空间,也大量的回缩,导致冒条丛生。当地果农种植苹果时间短,技术不太成熟,修剪手法五化八门,仍大量应用短截手法,导致树体条多果少,生产潜力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3 庄浪山地梯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针对庄浪山地梯田苹果生产现状及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调研期间提出了“调品种、调密度、调树形”的改造方案,得到了当地果农的普遍认同。

3.1 调品种

由于我国苹果种植品种日新月异,任何优良品种都是相对的,品种时效性强,庄浪山地梯田苹果种植品种相对于我国传统品种是比较先进的,但与近年我国苹果品种的变化相比较,已有差距,像山东培育的烟富8号、烟富10号、众成富士,陕西培育的瑞香红、瑞雪,从国外引进的爱妃、维纳斯黄金等优良品种,在国内市场上,销售价格和生产效益已远远地高于烟富3号、烟富6号等品种。庄浪县这些品种都刚开始零星引入种植,没有形成规模,品种组成上已明显比国内先进地区落后。品种是苹果产业的“芯片”,品种结构不合理,会严重影响产业效益的提升。当笔者介绍了以上新品种后,引起了牛咀村果农的极大兴趣,纷纷表示要加强品种更新。当地有的果农已在自发地进行品种优化,像孔许钢已将5亩乔化大冠富士低接成了短枝富士,他在种植苹果的过程中已认识到了品种的重要性,为当地苹果种植品种的调整开了好头。

3.2 调密度

多年生产经验证明,苹果园单纯靠修剪是难以解决郁闭问题的,根据庄浪山地梯田苹果种植密度过大的实际,笔者建议采用隔行或隔株间伐的方法,将苹果每亩的种植株数由54株调减到27株,优化园内光照条件,充分发挥苹果增产潜力。郁闭已严重影响田间作业和生产效益的提高,在牛咀村调查时果农普遍有间伐改造的意向,纷纷表示,与其郁闭长柴,不如间伐后结好果,还可减少肥料、农药的投入。

3.3 调树形

苹果不同的栽植密度,要求相配套的树形,果园才能管好,如果树形与密度不配套,则管理易失败。一般苹果树栽的越密,单株发展的空间越小,树形应越窄扁,庄浪山地梯田苹果每亩种植54株,应用细长纺锤形较适宜,但生产中大多采用改良纺锤形,树形与栽植密度不匹配导致园内枝间交接严重。另外现代苹果管理中,树形管理是动态的,一般在苹果树栽后,多采用纺锤形整形,进入结果期之后,向主干形过渡(图4),以后随着枝量增加,为了保证树冠内膛和下部充分浴光,需进行落头、开层、提干,减少主枝数量,逐步向开心形过渡(图5)。庄浪梯田苹果生产中在树体管理上有两个明显的失误:一是培养的树形与栽植的密度不匹配;二是树形调整没有及时跟进,造成了果园郁闭现象严重发生。调查期间,笔者建议加强树形调整,由幼树期纺锤形整形,到大量结果期向主干形过渡,树龄20年以后,向开心形过渡,进行树形动态管理。此项措施实施后,大部分果农有拨云见日的感觉,对以后的管理目标心中有数,当笔者在树下问果园如何改造时,果农能准确指出需去除的大枝,只要改形能去除多余的大枝,就会给所留的枝腾出充足的空间,培养出大量松散下垂的结果枝组,会大幅度地提高苹果产量和果实品质,种植效益因此有较大的提升。

猜你喜欢
烟富庄浪树形
花光卉影
梦道怡然
溪山清色
苹果高光效树形改造综合配套技术
甘肃庄浪饮食文化旅游发展探究
水边的阿狄丽娜
烟富3号苹果的引种表现及早果丰产栽培技术
猕猴桃树形培养和修剪技术
休眠季榆叶梅自然开心树形的整形修剪
脱毒烟富3苹果苗木生长动态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