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新品种成果转化推广方式浅析

2024-05-10 05:22张丽欣
果农之友 2024年4期
关键词:成果转化果树新品种

张丽欣

摘 要:简要总结了国内果树新品种培育者的身份類型及所有制属性,阐述了国内外果树新品种培育单位或个人对新品种成果目前采取的六种转化方式,为新品种成果转化推广应用采取的方式提供了参考方向。

关键词:果树;新品种;成果转化;方式

果树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或实生果树加以改良,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并有适当名称的果树品种。完成育种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授权,享有排他的独占权,拥有果树新品种权。

在我国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北方果树的三大宗树种——苹果、梨、桃的育种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19年,苹果育种工作者共培育苹果新品种近400个,其中2009—2019年选育登记的苹果新品种110余个[1];梨育种工作者共培育梨新品种333个[2]。从20世纪初至2021年,桃育种工作者共培育桃新品种683个[3] 。

培育果树新品种,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优化果树品种结构、丰富人民群众的“果盘子”,对激励果树育种自主创新,实现种质资源安全与自主可控,强化果树品种权保护,推进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育种单位培(选)育的果树新品种完成鉴定、审定并经主管部门授权公示后,即成为新的享有独占权的科研成果(图1)。如何迅速地将新品种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在果树生产上,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是摆在完成育种单位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在本文中总结归纳了国内外目前采用的几种果树新品种转化推广方式,供育种者参考。

1 果树新品种培(选)育者的身份类型

依据育种单位的所有制属性、级别与行业的不同,果树新品种培(选)育者可分为以下几类:

1.1 国有果树科研机构育种工作者

主要为国家级与省级果树(园艺、林业)研究所(院)、地市级农业科学研究所(院)的专司果树育种的科技工作者,属职务育种人。他们承担同一级或上一级科技、农业、林业等政府部门下达的科研课题,利用课题经费开展所在地优势果树的专项育种研究工作。采取的育种技术方法有芽变选种、实生选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胚挽救、花药培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培(选)育出的果树新品种经专家鉴定、主管部门审定授权后,获得新品种权。

1.2 大中专院校专业教师

主要为中央部属、省属、市属农(林)业大学、专科学校及中专学校从事果树(林业)教学或科研工作的教师,多数为职务育种人,少数为非职务育种人。他们有的承担政府相关部门的科研课题,利用课题经费开展所在地优势果树的育种研究工作;有的与林果苗木企业合作开展果树育种研究工作;有的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开展果树育种试验活动。采取的育种技术方法与国家级科研机构育种工作者大致相同。培(选)育出的果树新品种经专家鉴定、主管部门审定授权后,获得新品种权。

1.3 农林业推广机构技术人员

主要为省、市、县三级农林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人员,属职务育种人。受自身技术手段和条件所限,其采取的育种技术方法通常为本区域优势果树的芽变选种、实生选种和少量品种间的杂交育种,且前两种方式居多。技术人员选育的新品系在经多点试种性状表现稳定后,再申报政府相关部门的科研课题,利用课题经费开展进一步的研究示范。果树新品系经专家鉴定、主管部门审定授权后,获得新品种权。

1.4 民营果树科研机构或林果苗木企业育种工作者

主要为坐落于果树主产区,主业从事特定果树的种植或苗木繁育并同时注册登记为某某研究所的名称,自身具有一定经济实力且痴迷于果树新品种培育的民间业内人士,属非职务育种人。受自身技术手段和条件所限,其采取的育种方法多为杂交育种,针对的树种主要为结果期早、生长发育快的树种,如桃树、葡萄等,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利用自有资金支撑育种研究。培育出的果树新品种经专家鉴定、主管部门审定授权后,获得新品种权。

1.5 技术水平较高的果树管理者

主要为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技术水平较高的基层果树技术管理人员。他们熟悉自己种植的树种品种,精通果树栽培管理技术,对果园内树体上出现的品种芽变能及时发现和识别,并通报给本地农林业技术推广机构或果树科研机构的技术人员。接下来的工作步骤将由农林业技术推广机构或果树科研机构的技术人员接管推进。

2 果树新品种培(选)育单位对新品种成果转化推广的方式

众所周知,果树育种周期长,人力财力投入大,加上果树种苗的无性繁殖方式,知识产权保护难度大。为此,果树新品种培(选)育单位在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前提下,采用合适的新品种成果转化推广方式将新品种推向社会,推广应用于果树生产,实现育种者的最终目的。目前,国内外果树新品种成果转化推广的方式大体有以下6种。

2.1 新品种苗木自育自销

即果树新品种培(选)育单位自己繁育新品种的苗木(图2),自主对外销售苗木,获得经济收益。这是前述1.1~1.4类新品种培(选)育单位前些年推广新品种最常采用的方式。但近年国家收回了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的产品自主经营权,前述1.1~1.3类新品种培(选)育单位已不能自育自销苗木,所以这种方式只有1.4类新品种培(选)育单位目前在采用。

2.2 合作培育新品种苗木

即果树新品种培(选)育单位与苗木公司协议合作育苗(图3),前者无偿提供新品种接穗,后者负责苗木繁育和管护,新品种苗木销售后按协议约定比例进行利润分成。这种方式前述1.1~1.4类新品种培(选)育单位目前仍在采用。

2.3 建设新品种示范基地示范推广

即果树新品种培(选)育单位在地方政府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配合下,有偿提供高规格新品种苗木,以生产性项目形式高标准建设具一定规模的新品种示范基地,实施新品种的转化推广。这种方式适于前述1.1~1.4类新品种培(选)育单位采用。

2.4 出售新品种的苗木生产经营权

果树新品种培(选)育单位一次性出售新品种的苗木生产经营权或品种使用权,购买企业被独家授予该品种的苗木生产繁育与经营权,并通过该品种的苗木销售获得经济收益。这是前述1.1~1.3类新品种培(选)育单位近几年新采用的成果转化方式。例如,2020年10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1100万元的价格将自主培育的苹果新品种瑞香红(图4)苗木生产繁育与经营权独家授权给了木美土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2.5 以新品种苗木折资入股投资经营

果树新品种培(选)育单位与农业种植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入股投资经营规模种植基地(图5),前者以其苗木及配套管理技术折算投资股份,后者出资土地、农资和人工管理,占据更多的股份,双方合资经营,果品销售后的利润双方按投资股份分成。在当前形势下,这种方式只适合于前述1.4类新品种培(选)育单位。

2.6 出售新品种果实后提取一定比例的品种使用费

这是新西兰佳沛奇异果采用的新品种推广方式(图6),目前在国内暂未应用。其运作方式如下:佳沛公司每年向新西兰皇家植物与食品研究院投入3500万新元,用于新品种及其他创新研究,培育出数个具自主知识产权的猕猴桃新品种。佳沛公司与新种植者签订协议,免费向其提供猕猴桃新品种苗木;一旦新种植者栽植的猕猴桃树进入结果期后,其商品果只能出售给佳沛公司。佳沛公司将果品出口外销后,再从每千克奇异果的销售额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新品种使用费,一直延续20年[4]。

参考文献

[1] 王金政,毛治泉,丛佩华等.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苹果[J].果树学报,2019,36(10):1255-1263.

[2] 王文辉,王国平,田路明等. 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梨[J].果树学报,2019,36(10):1273-1282.

[3] 王力荣.中国桃品种改良历史回顾与展望[J].果树学报,2021,38(12):2178-2195.

[4] 清扬.你猜猜,假如翠冠梨有新品种保护,现在会卖多少钱一斤[Z].(2022-12-03)[2023-11-07].花果飘香微信公众号.

猜你喜欢
成果转化果树新品种
种果树
果树冬季要休眠 易受冻害要注意
青菜新品种介绍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天渐冷果树防冻要抓紧
几个杏新品种介绍
适应新常态,推动军队院校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策略研究
我国电力专利成果转化因素分析
怎么解决施肥引起的果树烂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