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困境与应对策略研究

2024-05-09 15:28王玉芳
中国信息化 2024年4期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思想

王玉芳

一. 大思政视角下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内涵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指出:经过专业培训学习,引导辅导员掌握系统的知识与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其特征表现为: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的宽口径知识,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教育引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具体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知识素质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法律法规知识

基础知识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基本原理与知识;专业知识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本理论和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务相关知识;法律法规知识是指基本的政策法规,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规定来执行。

(二)能力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等

思想道德素质是辅导员能力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为关键一环,辅导员应该肩挑使命,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能力素质指辅导员要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观察能力、办事能力等,能够带领班集体朝着目标努力,班集体会向凝聚力和向心力迈进;心理素质包括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良好的情感品质等。辅导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断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提升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

二.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困境分析

(一)职业认同度低,主动性欠缺

大思政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是基于国家层面新形势,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展现出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然而,高校輔导员职业能力与现实诉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职业认同度低,主动性欠缺等方面。高校辅导员具备双重身份,既是知识文化的传播者具有教师身份,又是学生工作的管理者实施者,这就导致辅导员工作事务繁杂,事务性工作精力时间耗费过多,忽略专业技能的提升,久而久之出现缺少社会认同与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外动力下降现象。此外,部分辅导员随着时间年限的增加,学生工作的热情减退,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学习的主动性欠缺,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不足,自我提升的动能下降,从而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育人工作存在长期性和艰巨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辅导员育人工作任务繁重,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学生从高中跨入大学阶段,思想意识具有可塑性,如何塑造学生适应社会变化,成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任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校辅导员需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工作任务重要且繁杂。高校辅导员工作涉及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九大方面,育人工作具有艰巨性,需要辅导员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应对纷繁复杂局面。

(三)缺乏健全完备的激励机制

健全完备的激励机制是辅导员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面向高校辅导员对工作情况进行全方位评价,一方面有利于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优化工作范式,提高工作实效性。另一方面有益于鼓励和肯定辅导员工作,提高辅导员工作的使命感,树立爱岗敬业的职业理念。辅导员作为高校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承担着育人使命,但是一定程度上有着存在感稍弱,地位有待加强等问题。各高校虽承接了上级政策文件并结合学校基本特色进行发展,但缺乏健全的辅导员激励机制,动力不足,科学性较弱。

三. 信息化时代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路径

(一)培养职业认同,提升自我效能

职业认同是个体对自我职业角色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具体体现在胜任感、承诺、报酬和满足感四个方面。随着辅导员工作年限的增加,阅历得到增长,对学生工作十分熟悉,创造力稍显滞后,部分辅导员会出现职业倦怠问题,职业幸福感降低,如何培养职业认同,成为制约辅导员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种种考验,辅导员应转变角色,找准定位,制定合理职业规划(短期、中长期、长期发展规划),定期核验执行情况,感知工作进步,提高自我效能感。另外,学校应重视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定期举办榜样的力量交流会,分享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凝心聚力,加强职业认同。

(二)做好顶层设计,完善配套设施

根据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规定了高校应按总体上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高校应执行这一政策,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辅导员数量,促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严格辅导员选聘制度,设定辅导员准入门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高育人本领;政府加大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视,建章立制,以制度来保障,对多方面工作进行统筹,健全监督机构,保证专款专用;高校应关注辅导员的职业发展,鼓励辅导员从事科研活动,支持攻读更高的学位,不断提高辅导员的科研能力,为建设科研强国贡献力量;辅导员自身应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主动参加职业培训,锚定自身发展规划,聚焦思想引领,以此夯实专业基础。

(三)健全激励机制,畅通晋升渠道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由需要引起,需求是行为的内驱力,因此健全辅导员激励机制,畅通晋升渠道尤为重要。高校应制定利于辅导员职业发展的政策,规划其成长路径,来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优化辅导员薪酬体系,按时发放工作酬金、辅导员津贴、绩效津贴等,提高高校辅导员待遇和地位;健全辅导员职称评审制度,按照政策文件落实人员入编,保障辅导员“双线晋升”“两条腿走路”,解决辅导员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职业自信和职业价值感;畅通辅导员晋升渠道,筛选德才兼备、能力突出的辅导员作为学校发展的储备人才,肯定并鼓励辅导员所获得的成绩,对于优秀者进行表彰,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热情;高校之间还应加强沟通交流,增加辅导员外出培训的机会,学习其他高校先进的成果经验,拓宽辅导员的工作视野;聚焦辅导员的内心诉求,打造健康向上、气正风清的工作环境,明确工作分工,厘清职业边界,更好回归本职工作。

(四)借助智慧教育平台,开展思政教育

伴随5G、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学习方式、生产方式乃至生活模式都被赋予了深刻的智能化生存烙印。高校辅导员应不断加强自我教育,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定期参加职业能力培训,例如岗前培训、辅导员工作技能培训、职业能力提升培训等,通过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提高自身职业能力素质。同时,通过运用互联网智慧教育平台,革新学生管理范式,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关注学生身心发展,以适应新时代培养人才的步伐。

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辅导员职业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思想与“剑”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职业写作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