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算中心“建-运”模式分析思考

2024-05-09 15:28徐喆
中国信息化 2024年4期
关键词:算力人工智能中心

徐喆

一、 引言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已然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2022年2月,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我国算力产业迈入高速发展阶段。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抢抓算力发展机遇,以算力经济赋能先行先试和大胆创新在全国遍地开花。智算中心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中进行,但对于如何建设、运营模式与自身情况的匹配,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标准体系,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摸索研究,希望为未来建设智算中心有更明确的指导方向添砖加瓦。

二智算中心基础设施布局

在新基建、网络强国、数字经济等国家政策影响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驱动下,我国算力产业保持高速增长。预计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52.3%。

我国通用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持续加快部署,2022年基础设施算力规模达180EFlops,位居全球第二,在用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超过650万标准机架,已投运智算中心达到25个,在建智能计算中心超20个。

三、智算中心“建-运”模式探讨

智算中心的建设旨在提供人工智能应用所需的算力服务、数据服务和算法服务,通过算力的生产、聚合、调度和释放,高效支撑数据开放共享、智能生态建设、产业创新聚集,并促进AI产业化、产业AI化及政府治理智能化。以采用领先的人工智能计算架构,基于人工智能理论,提供高强度的数据处理、智能计算能力。同时,应集成先进的智能软件系统和智能计算编程框架,实现云端一体化,形成技术领先、可持续发展的高性能、高可靠计算架构为目的。同时以数据为资源,以算力为驱动,以强大算力驱动AI模型对数据进行深度加工,使算力、数据、算法三个基本要素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和融合平台。此外,智算中心还应为AI算法研发提供大规模数据处理能力,为AI产业应用提供充足的计算资源,并全面支撑各类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演进。加快布署,布局方案,抢抓落地,选择满足自身需求,合理的建设模式及运营方式变得异常重要。

(一) 建设模式

对于投资建设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四种模式:政府独立投资建设、企业独立投资建设、政企合作建设模式、高校或科研机构独立投资建设。

1. 政府独立投资建设

政府作为智算中心的建设主体,利用自己的资金、技术和管理手段,对整个智算中心进行投资建设和运营。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实现政府对智算中心建设的全面控制和管理,但需要政府承担全部的建设和运营成本。

通过构建面向产业升级赋能的平台,提供普惠算力服务。面向绝大多数无法承担自建智算中心和独立运营费用的企业,由政府主导,通过统一建设高性能、大规模的智算中心,并以租赁形式为有需求的企业提供算力支撑,省去企业投资建设和运营费用。通过平台开放接口的方式,鼓励企业将开源的算法、开放的数据资源及运营服务等创新要素输送给IT基础相对薄弱的企业,进一步降低人工智能使用门槛,助力各行业智慧化转型升级。

2. 企业独立投资建设

企业作为智算中心的建设主体,利用自己的资金、技术和管理手段,对整个智算中心进行建设、投资和运营。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引入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提高建设和运营效率,但需要企业承担全部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这种建设模式更多的是通过园区内的龙头企业、企业联盟主导建设,主要服务于园区及企业的发展,为人工智能产业向更深更广行业应用发展提供算力保障。

3. 政企合作建设模式

政府与企业合作,共同成立智算中心建设运营公司,由该公司负责智算中心的建设、投资和运营。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引入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提高建设和运营效率,但需要政府与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

构建面向地区生态赋能的平台,提供生态服务。面向周边地方政府以智慧城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应用为核心发展方向的顶层规划布局,围绕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农业、工业、服务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数字化改造升级需求,通过合力打造面向未来的智算中心、智算产业促进中心等产业配套载体,构建“产业+配套、平台+生态、数字+赋能”数字产业生态,吸引相关技术企业落户本地,逐步促进产业集群规模化发展,立足本地,辐射带动周边,推动地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4. 高校或科研机构独立投资建设

高校或科研机构作为智算中心的建设主体,利用自己的资金、技术和管理手段,对整个智算中心进行建设、投资和运营。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为高校或科研机构提供算力支撑,服务于高校教育场景,但需要高校或科研机构承担全部的建设和运营成本。

(二) 运营模式

基于上述能力,对应的垂直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AI典型应用场景,如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智能制造、自动驾驶、智慧农业、防洪减灾、模型渲染等。同时也适用于面向众多应用场景,应用领域和应用层级不断扩张的情况。各类场景下,人工智能、数据大模型等产业生态的重要基础设施,其运营模式对于建设人工智能产业的效率和效益也具有相当重要意义。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模式:自主运营模式、混合运营模式、第三方运营模式。

1. 自主运营模式

自主运营模式是指由政府、企业或高校等独立出资运营智算中心。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实现自主可控,减少对外部的依赖,提高运营效率。同时,通过独立运营,可以更好地满足自身的需求和利益诉求。然而,由于需要承担全部的运营成本,因此前期需充分调研自身及外部需求,充分論证建议规模等变得尤为重要,因此运营风险较高。

2. 混合运营模式

混合运营模式是指政府与企业依据算力需求分配进行自主运营团队的建立,各自按需建立运营团队,同时也可以直接投资参与项目建设,也可以通过国有控股公司、下属事业单位等参与项目建设,对于自身算力的需求进行自主运营,其余算力的运营由企业自行承担。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政府和企业的优势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同时,通过成立专业的建设运营项目公司,可以更好地管理和维护智算中心,提高智算中心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因此管理复杂度较高。

3. 第三方运营模式

第三方运营模式是指引入第三方运营公司,专职负责算力的运营和对外服务等。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引入三方企业的算力需求、资金、技术支持,提高建设和运营效率,但需要投资方与三方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并且也可以形成运营联合,实现运营风险大幅降低。特别是考虑到智算中心后期维护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在此种方式下,可以保证运营的专业性和高效性。

四、结语

对于初期建设智算中心,可参考独立投资+混合运营模式,结合政府的社会影响力和承建单位的行业生态优势,共同推动当地人工智能产业的落地与发展。前期可由承建单位负责日常算力运营销售工作,由建设方予以政策产业上的优惠;经过一定的过渡期后,可根据运营情况,由建设方独立成立运营团队或与承建单位联合运营,持续深耕算力市场,进一步扩大智算中心的社会影响面,带来更大的产业价值。

作者单位: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算力人工智能中心
多方求解智能时代算力挑战
这个第二不一般
卫星通信在算力网络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算力成为数字经济的主要生产力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数读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