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数据要素价值,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05-09 15:28孙杰贤
中国信息化 2024年4期
关键词:新质算力浪潮

孙杰贤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三大关键技术创新

大模型被誉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人工智能的第三次浪潮。浪潮集团执行总裁、总工程师,浪潮云董事长肖雪认为,新质生产力起点是“新”,关键在“质”,落脚于“生产力”。大模型的问世,让我们有新的抓手,去培育新质生产力。

浪潮云日前正式发布了海若大模型业务战略,将投入50亿元资金,依托数字生态创新共同体,加快推动海若大模型在100个城市的快速落地,持续激活数据要素价值,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肖雪表示,浪潮云以扎实的算力服务能力、丰富的行业服务经验和开放的生态体系建设,打造“云网边端”分布式体系,支撑海若大模型分布式结构;打造“云数智”新产品,提供软硬一体的行业大模型+行业智能体,推动数实融合;提供“建管运”全栈本地大模型落地服务,持续安全释放数据价值。

海若大模型定位行业大模型市场,首批面向政府、制造、医疗、交通、应急、农业六大行业,具备“可信赖”“易落地”“可持续”三大核心优势。

海若大模型通过采用MoE架构、全面优化RAG、全链路安全防护这三大关键技术创新,解决了行业用户在大模型落地过程中所关注的运行成本、可靠性、安全性等问题。这里提一下RAG(检索增强生成)。RAG是一种大模型优化方式,它结合了信息检索与自然语言处理的优点,能够实现对海量文本数据的高效、高速处理。通过检索相关文档,RAG可以为生成式模型提供更多上下文信息,从而提高生成文本的质量和准确性,减少模型幻觉。传统RAG需要从外部知识数据库中获取文档并向量化,然后通过检索和Prompt构建最终传输到LLM用于生成响应。浪潮云对RAG进行优化,通过查询重写,优化上下文,帮助大模型更好理解真实意图,同时采用融合检索和智能排序,进一步提升检索精确度与召回率。

此外,在大模型部署應用上,浪潮云总结了行业落地三步法。第一步,快速交付,开箱即用。这一步看似简单,其实对大模型产品要求非常高,比如适配复杂多元的算力环境,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部署需求等。第二步,强化训练,精调模型。这一步考验的是大模型产品的学习和进化能力。第三步,业务驱动,持续迭代。在这个阶段,实现了人机协同和自主执行,这是最终目标,也是最难实现的。

带着算力和算法入场

当前市场上大模型产品很多,所以有“百模大战”之说。浪潮云征战大模型的差异化优势在哪里呢?海若大模型的三大关键技术创新当然是,但不是全部。浪潮云总经理颜亮说:“浪潮云是带着算力和算法入场的。”这句话很好地总结和提炼了浪潮云征战大模型的撒手锏。

得算力者得大模型,在算力方面,浪潮云不仅构建起以数据为核心,以“云网边端”为支撑的分布式数据云体系,打破了算力藩篱,解决了长距离数据传输延迟高、算力资源利用率低、数据隐私安全等问题,更依托在全国布局7个核心云中心、113个区域云中心,493个分布式云节点,打造分布式算力网络,并基于浪潮云全球运行指挥中心OpsCenter实现了大规模算力调度,提供一站式运维专家级服务,支持政府、企业、行业的不同计算需求,实现无处不在的计算。

算法的背后是行业积淀。浪潮云连续九年蝉联中国政务云市场第一位,并位居中国数据云市场第一位,这为浪潮云征战大模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海若大模型已经深入千行百业,赋能产业升级与业态创新。面向政府行业,浪潮云积极探索政务大模型在公文写作、基层减负等场景的落地,实现基层材料整理效率提升100倍,回复准确率提升至75%;面向医疗行业,浪潮云依托海若医疗大模型,在帮助医生生成电子病历过程中,实现一份入院记录生成时间仅需15秒,内容准确率90%以上,降低工作量超过70%;面向制造行业,在促进新产品研发方面,借助海若制造大模型,实现靶点识别准确率提高至95%,每周分析专利数量提高至3000篇。

随着“数据要素×”计划的深入推进,大模型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技术底座,必将加快产业升级、业态创新。未来,浪潮云将继续携手生态伙伴,深挖数据要素价值,推进海若大模型在各行业的快速落地,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添砖加瓦,为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新质算力浪潮
寻找新质生产力
多方求解智能时代算力挑战
这个第二不一般
形成新质生产力要先锻造新质思维
卫星通信在算力网络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算力成为数字经济的主要生产力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构建训练伤一体化防治模式 为新质战斗力生成提质增效
新色彩浪潮
基于体系仿真试验床的新质作战能力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