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经济增长透露了什么

2024-05-09 02:30
南风窗 2024年10期
关键词:制造业出口经济

一年之计在于春,备受市场关注的中国经济一季报成绩单,于4月如约而至。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3%,较去年四季度提高了0.1个百分点。

随着稳增长措施逐步落地,5.3%这个数值,是中国经济在曲折中恢复并稳定向好的表现,不仅印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全年预期目标“5%左右”,同时也超出4.9%的市场预期,为中国经济打出良好开局,增强了市场信心,将对后续经济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面对5.3%这个数值,我们要问,一季度经济增长的抓手是什么?或问,是谁支撑了5.3%?

答案是,强劲的出口和表现良好的制造业投资。

首先看出口。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0万亿元,进出口增速创6个季度以来新高。

去年,“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的“新三样”出口增长了近30%,令人印象深刻。今年一季度,尽管“新三样”暂未公布具体数据,但它们隶属的大类—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长了6.8%、占出口总值的59.2%。此外,今年4月北京车展上的诸多变化引起人们注意,比如外国人变多,国际化程度变高,更有一段韩国人全神贯注围观中国电动汽车的视频,在不经意间走红网络。

眼下,我国对欧美地区的外贸尽管存在一定压力,但需求并未出现大幅下滑。一个例证是,中国已连续12年位居全球中间产品出口的榜首,中间产品对外贸的增量贡献接近6成。可以说,在当前多国供应链重塑的背景下,中国进入了一个对外投资带动贸易的阶段,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将继续扩大,长远的全球格局正在形成。对中国来说,把自己放在全球化过程中去寻找机会,持续扩大开放仍是头等重要之事。

其次,在增速上,制造业投资贡献了9.9%增长,超过了基建投资,还几乎填补了房地产投资下降9.5%所带来的空缺,被视作另一个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细分来看,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加了10.8%,彰显了中国经济持续转型升级的态势。

制造业投资的表现超预期,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上述提及的出口回暖,带动了制造业景气度的提升。二是工业企业利润持续改善,实现了连续三个季度增长。

不过值得留意的是,真金白银在今天大量投入市场了,在明天是否能形成新的产能、产能利用率能否上升,是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若需求一旦不足,供给必将面临制约。

从这个角度讲,经济向好不仅仅是看增速回升,更要看是否有质量改善,我们需要更客观、更仔细地看待“漂亮数字”背后,真实、全面的中国经济。

当然,从另一个视角也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去理解—一季度的名义GDP是4.2%,比实际GDP的5.3%低了1.1%。

名义GDP,简单来说,就是算上通胀后的GDP数字。今年一季度,通胀指标下降较快,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与同期持平,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为-2.7%。名义与实际两者之间的差距,意味着,落在企业端,尤其是那些中小企业们存在以价换量、增收不增利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会进而导致消费者购买力降低,以及加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压力。

这也从一个侧面解释了一个普遍的疑惑:宏观数据“热辣滚烫”,与微观“体感”有不同。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也表示,从恢复程度来看,中国的消费恢复不如生产,中小微企业的恢复不如大企业,所以经济恢复存在不平衡性。因此,下階段,中国仍要在调整结构、转型升级上下功夫,而那些需要进行转型升级的企业,仍将承受阵痛。

消弭“温差”,抑或经历“阵痛”,都是向改革要动力,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组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这是高质量发展的硬道理。

猜你喜欢
制造业出口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