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面裙到泼天的富贵,曹县做对了什么?

2024-05-07 13:32云娟娟
纺织服装周刊 2024年15期
关键词:马面曹县汉服

云娟娟

在历史的长河与现代潮流的交响乐章中,曹县如一颗璀璨的明星,以其深邃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时尚气质,划破天际,跃升为全球风尚的新焦点。在这里,古老的传统与现代的创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而富有魅力的画卷,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再破圈——

从曹县出发,走向世界

近日,“龙年战袍”热搜款生产基地、火出圈的“网红”曹县,以一场璀璨夺目的第二届曹县汉服文化节暨2024春夏款新品发布会,再度聚焦全国乃至全球目光。那一袭袭流淌着古韵的马面裙,如同被时光轻轻唤醒的诗篇,不仅深入挖掘和演绎了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魅力,更生动诠释了“中国原创汉服生产之都”的实力。

在为期一周的活动中,100余家汉服企业带来了550款春夏新款汉服。这些新品吸引了314位来自全国50多个城市的汉服经销商和926名主播达人。此外,20多所高校和专业协会的专家们也参与了此次活动,为汉服产业注入了新的智慧和力量。

文化节期间,51场丰富多彩的活动接连上演,包括汉服走秀、巡游等,吸引了1.5万余名观众到场参与。线上线下销售异常火爆,参展企业的曝光率实现了指数级增长,店铺平均增粉近万个。现场订单金额达到了5100万元,意向订单数量也超过800个,预计可完成销售额1.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的春节期间,曹县马面裙的销售额更是实现了惊人的增长,平均每家企业每日售出的马面裙数量竟然多达600余条,客流量暴涨三倍。这一火爆盛景甚至在周边的海宁等纺织重镇引起了巨大反响,超百家海宁企业纷纷转型,积极投入到汉服及相关面料的生产,夜以继日地赶制马面裙面料,希望能够在这片繁荣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与此同时,今年以来,为曹县马面裙提供面料供应的绍兴柯桥商家纷纷表示,目前整个新中式面料全部面临断货,谁有面料谁挣钱。

据统计,2023年曹县全年汉服网络销售额高达72.15亿元,占据全国汉服市场的半壁江山。马面裙作为汉服的一种品类,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亲民的价格赢得了消费者的持续青睐,彰显了曹县服饰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也进一步证明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需求的完美结合。

内生力——

裙裾飞扬下的曹县模式

曹县汉服产业的崛起,特别是马面裙这一新中式服装的盛行,绝非偶然。曹县县委书记赵福龙自豪地称,曹县已经构建了全面而稳固的汉服产业链生态闭环,汇聚了超过两千家相关企业、万余家网店、千余台印花机与三千余台绣花机,汉服从业人员近十万,形成了五公里范围内的强大产业集群效应,并在2023年占据了全国汉服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其中,以马面裙为核心的龙年拜年服系列,仅新春期间的销售额就突破了3亿元大关。这一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品牌孵化体系,不仅推动了曹县纺织、妆造、物流等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更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引领了新中式文化的潮流。

据统计,曹县2282家汉服相关企业中,专注于马面裙设计与制造的企业数量约达1500家,直接从业人员达6万人,占整个汉服产业劳动力的比重超过六成。这种规模化和集群化的产业布局,使得曹县在设计研发、原料供应、生产加工到市场营销的全产业链中占据领先地位,为马面裙的高效生产和市场推广提供了坚实支撑。

曹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主任张龙飞指出,曹县马面裙的火爆早在去年就已初见端倪。他解释说:“一店带一户,一户带一街,一街带一村,一村带一镇,一镇带全县,这是我们总结出来的曹县发展模式。”近十多年来,曹县人凭借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使得每个家庭都能深度参与到产业链中,推动了汉服、演出服产业的迅猛崛起。2023年,曹县汉服产业不仅带动了超过十万人的就业,网络销售额更是达到了惊人的72.15亿元,成为了曹县乃至全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曹县马面裙产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深谋远虑和积极行动。政府通过举办汉服文化节等精心策划的活动,不仅强化了地区品牌形象,还创建了交流展示的舞台,为马面裙的推广打下了牢固根基。同时,政府积极推动政企合作,鼓励企业创新技术,显著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全方位的扶持策略确保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此外,曹县还敏锐把握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大力发展直播电商,通过构建电商环境、调整产业结构、提供服务支持、对接直播平台和培养直播人才,构建起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布局,为马面裙的高效生产和市场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常态美——

文化美与时尚美双向奔赴

相较于西方“精英传奇式”的时尚叙事,马面裙等新中式风格的崛起,体现了一种从下至上的“草根式”时尚态度。这种时尚态度无需重量级品牌的引领,也少有设计大师的助推,却以其自然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姿态,成为了生活美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事实上,马面裙的火爆,离不开其内在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

浙江凯喜雅时迈服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鹏铖表示,马面裙等新中式服饰的兴起,摒弃了西方时装叙事中的激烈反抗和冲突元素。它以和谐中庸的姿态,让现代女性能够毫无违和感地转换穿搭风格,从西装衬衫到充满东方韵味的新中式服饰,这种转变不仅彰显了时尚选择的多样性,更体现了中华文化血脉的觉醒和文化自信的力量。

此外,马面裙以其精致的设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跨越四季,成为时尚与传统的完美结合。它适应春秋的温婉,冬季的暖意,夏季的轻盈,无论配上保暖内搭或轻薄上衣,都能展现四季变换中的穿搭智慧。其雅致的剪裁和包容性的宽松轮廓,赋予了不同体型的女性以优雅与自信,每个人在马面裙的映照下,都能绽放独一无二的韵味和魅力。这种融合古典与现代的特质,让马面裙从宫廷的瑰宝走向大众的日常,完成了从华丽殿堂到人间烟火的优雅过渡。

除了獨有的文化之美、百变风格和生活化的应用,曹县马面裙的魅力还在于实惠的价格与卓越的品质。这座小城中的马面裙,价位通常在200至500元之间,物超所值。正如曹县商家任先生直播间的爆款“喜上眉梢”马面裙,售价180元,以亲民的价格和高质感,赢得了众多顾客的青睐,真正让传统之美走进了千家万户。

境无界——

从“一时红”迈向“长久红”

随着新中式服饰风潮在全球时尚界掀起热潮,各大服装企业纷纷涌入,希冀在此中觅得商业突破。然而,繁荣之下暗藏隐忧。据蕾丝界的蔡老板透露,当前至少八成厂商投身国风服饰生产,但令人诧异的是,退货率也很高。杭州福歆歆品牌的负责人也表达了同样的忧虑,直言新中式市场已呈现饱和状态。

退货率飙升的背后,反映出多重问题。蔡老板分析,国风服饰非人人皆可驾驭。也有供应商指出,许多厂商为迎合市场,过分追求表面的新中式元素,却忽视了文化内涵与品质。他们选用廉价面料,虽加入刺绣等工艺,但仅模仿了新中式的外观,未能传达其精神实质。这可能导致消费者对新中式的期望下降,对整个行业产生消极影响。

曹县作为此领域的代表性地区,同样面临挑战。春节期间,当地生产能力无法满足直播销售的旺盛需求。为解决供需矛盾,曹县采取预售模式限制销量,并积极扩充产能、提升生产效率,引进新设备、扩大招聘,制定长远发展策略。

山东省服装设计协会会长、曹县汉服设计研究院院长周锦表示,曹县电商发展稳定,产业转型顺利,但在生产环境和原创性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她建议马面裙设计应结合文化形制等研究,打造中国时尚和生活方式的流行趋势,同时注重绿色、低碳、环保。近两年,周锦曾带领曹县汉服亮相意大利、新西兰等国家,向世界展示中国华服之美。

如何走向“一直红”?赵福龙深知,要使马面裙产业持续繁荣,必须兼顾品质与品牌建设。因此,曹县成立了行业协会以强化行业规范,设立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坚决保护原创设计。目前,曹县的原创设计比例迅速攀升,专注于提升产品质量和塑造知名品牌。

此外,曹县规划了一系列重大项目,如e裳之都·曹县数字经济产业园、农村电商园区及投资上百亿的e裳之都·中国(曹县)华服智创城,致力于通过“一镇”“一区”“一城”“一院”的高质发展模式,将新中式风尚推向国际。同时,曹县正打造“e裳之都·曹县汉服”和“曹县汉服”两大品牌,以及启动“e裳之都·中国(曹县)华服智创城”项目,目标也是要建成全国最大的华服制造基地,推动产业升级。

曹县马面裙的成功转型,不仅揭示了传统产业转型的可行路径,也成为了文化产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典范。政府、企业、设计师的共同努力使得文化与产业交相辉映,共同铸就未来的辉煌。曹县正致力于提升社会文明、壮大产业规模、优化产品结构、推动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希望将“一时红”变成“长久红”。这不仅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結合,也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重焕生机与活力的生动例证。

(中共曹县县委宣传部、曹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供图)

猜你喜欢
马面曹县汉服
马面裙,“褶”真有意思
何为马面裙
我的家乡——曹县
“北上广曹”,曹县凭什么这么火
曹县“出圈”的秘密
农牧交错地带视角下史前马面研究
读懂“宇宙中心曹县”热梗背后的期待
汉服新“江湖”
不懂松手求生的马面猴
上台说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