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求新,展现国产涡流纺优势

2024-05-07 13:32
纺织服装周刊 2024年15期
关键词:环锭棉纺织喷气

近几年,中国棉纺织行业设备改造快速推进,三种纺纱方式都有不小的新增产能。“得益于纺纱速度快、占地面积小、用工少等特点,涡流纺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纺企的发展需求,行业认可度逐年提高,成为纺紗新增产能和技改项目的重要选择。”谈及国内涡流纺发展情况,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景慎全如是说。

发展增势显著

“截至2023年,国内喷气涡流纺产能已超过36万头。特别是近年来,涡流纺纱线已逐步被下游认可,保持了较强的增长态势,并在某些品种上展现出替代环锭纺的一定趋势。”景慎全说。

据介绍,喷气涡流纺的发展一直受到重视,被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录》中的鼓励类项目,同样中国棉纺织行业“十三五”“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中,也将喷气涡流纺作为重点发展的纺纱技术。目前,国内喷气涡流纺产能的行业占比已经从2010年的约1%,上升到目前的超5%,产能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山东、新疆等地区。

“当前国内涡流纺主要布局在长三角地区,特别是盛泽地区已拥有全国远超一半的喷气涡流纺产能,成为了全球涡流纺最密集的区域。除此之外,苏北地区的涡流纺产能也在迅速增长。未来,国内的涡流纺将呈现遍地开花的局面。”景慎全说。

涡流纺进入中国以来,行业企业围绕这一新型纺纱形式不断进行产品创新。目前的涡流纺产品,除了常规的粘胶纱,更多的原料和工艺在不断引入,差异化产品迭出。

“涡流纺纱线领域在不断扩展,近来表现比较突出的品种是高支纱和包芯纱。以往,喷气涡流纺的纱线支数主要是30S—40S,经过企业的不断尝试,目前已将纱支突破到100S—120S。随着喷气涡流纺包芯装置的成熟,近来喷气涡流纺包芯纱也成为行业企业开发的重点,市场上的喷气涡流纺包芯纱品种越来越多。”在景慎全看来,伴随国内纺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涡流纺纱线的品种会愈加丰富,应用领域也会持续拓展。

规避低端竞争

“中国的喷气涡流纺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已初具规模,其发展前景被行业大多数人看好,与此同时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谈及当前国内涡流纺的显著增势以及企业良好的发展预期,景慎全如是说。

在他看来,目前涡流纺的整体规模仍相对较小。“虽然喷气涡流纺增速明显,但与环锭纺相比整体产能小、市场面窄,导致短期内产能集中度高,常规产品竞争激烈。此外,主要设备供应商产能有限,很多设备订单重点集中在一些产能较大的企业手中,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更多企业进入喷气涡流纺领域,也不利于喷气涡流纺市场的进一步开拓。”

此外,原料依存度高是国内涡流纺领域需要直面的课题。在景慎全看来,由于涡流纺生产效率高,加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被降低,这使得原料成本占比升高,原料价格的波动对企业生产的影响极大,最终影响了涡流纺企业的话语权。

再者,产品结构有待调整。景慎全表示,目前喷气涡流纺纱线品种结构与环锭纺相比过于简单,在大多数下游的认知中还只是部分环锭纺纱线的替代品。虽然一些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在着力研发差异化产品,但其占比仍较低。如何发挥喷气涡流纺纱线的特点、增强其竞争力,需要广大企业进一步探索。

“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涡流纺行业企业需要加大产品开发力度,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增加产品附加值,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景慎全说。

合力谋求发展

“事实上,放眼全球,不止在中国,印度等国家的涡流纺也有明显增长。多年来,涡流纺纱线产品的创新主要源于中国,且预期更多的新增产能也会在中国。如何稳住、释放国产涡流纺产品的价值和优势,是我们努力在做的工作。”景慎全表示,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一直非常关注涡流纺的发展,在涡流纺产品推广、行业技术交流、产品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据了解,2023年底,中棉行协联合国内主要的涡流纺纺纱、纺机、原料企业及相关院校机构等,成立了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喷气涡流纺行业分会。未来该分会将在涡流纺产业发展研究、技术创新、产学研对接、流行趋势研究与推广、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化建设、绿色发展、行业自律等方面着力开展工作,推动中国喷气涡流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涡流纺行业的发展中,装备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支撑。我们希望喷气涡流纺设备企业能够进一步丰富设备供给,在产线配套方面进一步提升数据系统整合度。目前,国内也有一些纺机企业在发力喷气涡流纺设备,业界企业期待国产设备能够有所突破,包括国产配件在内,以更优的性能实现进口替代,降低纺纱企业的生产成本。”景慎全表示,产业链上下游的通力协作一定会让中国涡流纺产业释放出更大潜能。

猜你喜欢
环锭棉纺织喷气
2021年《棉纺织技术》主题索引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棉纺织技艺
中棉行协发布主营业务收入百强榜
环锭纺纱智能生产线示范作用明显
喷气的板车
对新疆棉纺织产业集聚发展的几点探讨
喷气织机松经机构与后梁配合的应用探讨
喷气的木板车
低扭矩纱性能和结构
施耐德电气电子凸轮(CAM)在环锭细纱机卷绕成形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