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应急通信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2024-05-07 15:17邵磊
中国新通信 2024年3期
关键词:应急通信人才建设无人机

邵磊

摘要:建设消防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灾害和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准确地信息传递和指挥协调对于救援行动至关重要,而应急通信工作是其基础通信保障,也是指挥协调和提升救援效率的关键。然而,当前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人才梯队建设不足、消防应急通信网络基础薄弱、应急通信设备抗干扰能力弱以及新技术应用不足等问题。为了补齐这些短板,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建议,希望有效提升消防应急通信保障體系的建设水平,推动消防行业的现代化发展。通过引入新技术和加强人才培养和推进信息化建设,消防救援队伍可以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提升应急通信的抗干扰能力和适应能力,以更好地应对新形势下的灾害应急需求。

关键词:新时代消防;应急通信;物联网;无人机;人才建设

一、引言

5G技术、物联网技术和无人机的广泛应用,提升了消防应急通信保障体系的整体质量,实现了消防救援队伍应急指挥的科学化和信息化,提升了应急通信保障的水平。但同时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消防员除了要接受常规应急通信保障技术培训之外,还需要掌握无人机驾驶技能等。

二、应急通信保障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一)提高应急响应效率和安全性的必要性

在灾害和紧急情况下,快速有效地应急响应是至关重要的。构建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对于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健全的通信网络和配备可靠的通信设备,指挥中心可以实现与一线救援人员之间的实时沟通和指令传递,这将大幅缩短救援响应时间,减少误操作和信息传递的风险,从而提高救援行动的效果和安全性。

(二)保障信息传输和指挥调度的重要作用

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在信息传输和指挥调度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可靠的通信网络和设备,各级指挥部门可以及时获取灾情信息、调度资源、协调救援行动,并向一线救援人员传达关键指令和信息。良好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可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避免信息滞后或失真,提高指挥调度的精确性和效率,有力地支持和协调灾害应急救援工作。

(三)提升灾害预警和信息发布的能力

及时有效地灾害预警和信息发布对于减轻灾害损失和保护公众安全至关重要。构建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可以提升灾害预警和信息发布的能力。通过完善的通信网络和技术手段,相关部门可以快速、准确地收集、传输和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及时通知和引导公众采取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应急通信保障体系还可以帮助公众获取和交流灾害信息,增强公众的应急意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应对灾害的合力。

三、应急通信保障体系构建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一)消防应急通信网络基础薄弱的挑战

在构建新时代消防应急通信保障体系的过程中,面临着消防应急通信网络基础薄弱的挑战。这一挑战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网络覆盖不足

在一些偏远地区或复杂地形条件下,消防应急通信网络的覆盖存在缺陷,导致在灾害发生时,一线救援人员无法稳定地与指挥中心进行及时沟通和指挥调度,影响了应急响应的效率和准确性。

2.传输带宽有限

当前消防应急通信网络带宽有限,无法满足大规模数据传输和高质量通信的需求。特别是在灾害发生时,涉及大量图像、视频、声音等信息的传输,网络带宽的不足会导致信息传输的延迟和堵塞,影响指挥决策和救援行动的效果。

3.网络安全风险

消防应急通信网络存在着网络安全风险,容易受到黑客攻击、病毒感染和信息泄露等威胁,严重威胁应急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能导致信息被篡改、丢失或被恶意利用,进而影响指挥调度和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4.技术标准不统一

当前消防应急通信网络的技术标准不统一,各个系统之间缺乏互操作性,这意味着不同的通信设备和系统之间无法实现无缝对接和信息互通,造成了信息孤岛和通信障碍,限制了指挥调度和救援行动的协同性和效率。

(二)应急通信设备抗干扰能力的不足

在消防应急救援现场,通信设备需要应对复杂的地形地貌、烟气、风压、高温、高湿等情况,这些极端环境对通信设备的抗干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电磁干扰

当灾害发生时,消防救援现场常有大量电子设备和通信设备,如无线电台、手机、雷达等,这些设备可能会产生电磁干扰,影响应急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降低通信信号质量,甚至导致信号中断,严重影响救援指挥和协调工作。

2.多路径干扰

在高层建筑、山区、密集城区等复杂环境中,存在多路径传播问题,导致信号受到多径传播的影响,引发信号弱化、衰减和多径干扰,降低通信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天气干扰能力不足

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如暴雨、暴风、大雪等,会严重影响应急通信设备的工作。例如,强风可能导致天线移位或损坏,降雨可能引发设备短路或无法正常工作,进而影响通信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4.恶劣环境干扰能力不足

消防救援现场通常处于恶劣环境中,如烟尘、火焰、高温等,这些环境条件会对应急通信设备的工作造成干扰和限制,削弱了通信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人才梯队建设不足的影响

一支优秀的应急通信保障人才队伍是实现消防应急通信保障的重要力量,对于人才队伍的培养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人才队伍主要面临以下几个层面的问题:

1.技术支持不足

消防应急通信保障体系需要具备深入了解通信技术和设备的专业人才。但由于人才梯队建设不足,缺乏专业人员的支持和指导,导致应急通信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能力较弱,无法及时解决设备故障和技术问题,影响了通信保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应急指挥能力欠缺

一个强大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需要配备具备应急指挥能力的专业人员。如果缺乏经验丰富的指挥人员,就无法高效地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事故,降低了应急救援的响应速度和协调能力。

3.创新能力不足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技术在应急通信领域不断涌现。然而,由于人才梯队建设不足,无法及时应用新技术,限制了应急通信保障体系的更新和升级。

(四)新技术应用不足的限制

新技术在消防应急通信中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当前的应用不足限制了应急通信保障体系的构建。

1.无人机应用不足

无人机作为一种快速、灵活的空中平台,具有在灾害现场进行空中监测、图像传输和通信中继的潜力。然而,目前在消防应急通信中的无人机应用还相对较少,缺乏全面的规范和标准。

2.物联网技术应用不足

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消防设备的互联互通,提供实时监测和数据传输的能力。然而,当前物联网技术在消防应急通信中的应用还相对有限,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平台,使得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受限,影响了信息的共享和传输效率。

3.虚拟现实技术边缘计算等新兴技术应用不足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提供真实感的模拟环境,用于训练消防救援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然而,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在消防应急通信中的应用还不够广泛,缺乏相关培训资源和设备支持,限制了消防救援人员的技能提升和应急响应能力的培养。

四、针对新时代消防应急通信保障体系构建的措施建议

(一)消防应急通信网络基础的加强措施

消防应急通信网络基础的薄弱性是当前应急通信保障体系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消防部门需要不断结合新技术、新基建完善消防保障体系。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确保消防应急通信网络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关键

针对偏远地区和复杂环境,相关部门需要增加投资,优化通信基站布局,以确保信号覆盖范围和提升信号强度。特别是在容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如山区、沿海地带等,相关部门需要加强网络建设,确保应急通信能够在恶劣环境下正常运行。

2.推广5G技术的应用对于提升消防应急通信网络基础至关重要

5G网络具有高速、低延迟的特点,能够满足大规模数据传输和实时视频传输的需求,提高了应急响应效率和信息传输速度。加强5G网络的建设、扩大覆盖范围、确保消防救援队伍能够及时获取准确的信息,提高应急指挥和救援行动效率的关键举措。

(二)应急通信设备抗干扰能力的提升措施

应急通信设备在面对各种干扰源时存在抗干扰能力不足的问题,这对于应急通信保障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挑战。

1.针对电磁干扰

(1)设计和采用抗干扰技术:在研发通信设备时,相关部门应当集成抗干扰技术,例如使用特殊材料和设计来减少电磁干扰的影响。

(2)频谱管理:合理规划和管理无线电频谱,以减少通信设备之间的干扰,确保通信设备正常运行。

2.针对多路径干扰

(1)优化信号传输算法:研究并应用先进的信号传输算法,以最大程度地抑制多径干扰,提高通信设备的可靠性。

(2)使用定向天线:采用定向天线可以减少多路径干扰,提高信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天气干扰能力不足

(1)设备防护措施:为应急通信设备提供适当的防护措施,如防水、防风、防尘设计,以应对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工作环境。

(2)天气预警系统:建立天气预警系统,及时获得极端天气的预警信息,以便提前采取措施保护通信设备,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三)人才梯队建设的提升措施

1.加强培训和教育

针对应急通信保障人员,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培训和教育,包括通信技术、网络安全、应急响应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使其具备应对各类紧急情况和复杂环境的能力。通过不断学习和培训,可以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为应急通信保障提供有力支持。

2.创新人才选拔机制

相关部门应当建立科学多元的人才选拔机制,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应急通信保障工作,并在团队中晋升发展。此外,相关部门在关注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应当注重人才的多元化和跨学科背景,通过拓宽人才选拔渠道,引入更多具备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人才,构建多层次、多领域的人才梯队,为应急通信保障注入新鲜血液。

3.加强团队合作与协同能力也是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方向

应急通信保障需要团队协作,确保各个环节之间的高效沟通和紧密协作。因此,相关部门应当通过团队合作和协同学习,增强人才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日常可以组织模拟演练、实战训练和团队建设活动,加强人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协同作战的能力,提高应急通信保障团队的整体效能。

(四)新技术应用的推广和应用措施

新技术应用不足限制了消防应急通信保障体系的完善和提升,除了制度的保障之外,相关部门还需要在技术应用方面着重应用和实践。

1.引入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物与物的连接和信息的无缝传输,为消防应急通信提供更广泛的覆盖和更快速的数据传输。相关部门可以在消防设施和设备中集成传感器和智能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以便消防人员远程监控火灾情况、烟雾浓度和温度等指标,提前做出響应和决策。此外,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指挥调度的效率和精确性。

2.充分利用无人机技术

无人机在消防救援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搭载高清摄像头和红外热像仪等传感器,无人机可以实时获取火灾现场的图像和数据,为消防指挥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支持。此外,无人机还可以用于空中中继,与5G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相结合,为消防应急通信提供更稳定的网络保障,确保指令的畅通传输。当前,相关部门应当加强无人机应用的推广和培训,培养一批懂得操作和驾驶无人机的应急通信保障人员,以提升消防应急通信的响应能力和救援效果。

五、结束语

在应急管理部门对消防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提出的要求和现实问题的基础上,相关部门需要加强消防应急通信网络基础、提升应急通信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以及推广和应用新技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广5G技术应用和强化网络安全保障是加强消防应急通信网络基础的重要措施;技术升级和改进、设备测试和认证、定期维护和更新是提升应急通信设备抗干扰能力的关键措施;培训和教育、创新人才选拔机制、加强团队合作与协同能力是提升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手段;制定政策和规范、加强研发与合作、建立示范项目和推广平台是推动新技术应用的有效途径。通过采取这些措施,相关部门可以有效应对消防应急通信保障体系中的挑战和限制,提高应急响应效率和安全性,保障信息传输和指挥调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提升灾害预警和信息发布的能力。政府机构、消防部门、通信技术企业和相关行业应当共同努力,加强合作与协调,全面推进消防应急通信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郭彬毅.消防应急通信保障训练体系建设研究[J].今日消防,2023,8(01):130-132.

[2]唐斌.城市洪涝灾害消防应急通信保障策略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2,24(12):7-9.

[3]戴起.浅谈新时期消防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J].数字通信世界,2022,207(03):155-157.

猜你喜欢
应急通信人才建设无人机
应急通信需求分析
突发事件应急通信系统原型设计
基层群文队伍人才建设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电力应急综合通信系统功能与应用分析
科学发展观背景下煤炭企业人才建设问题探讨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分布式多视点视频编码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
一种适用于输电线路跨线牵引无人机的飞行方案设计
国防经济动员信息化建设展望
浅论环境监测垂直管理后的人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