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海峰四上“两山”

2024-05-07 09:57王绍书赵忠路
铁军 2024年5期
关键词:老山官兵们海峰

王绍书 赵忠路

享年103岁的新四军老战士万海峰上将是河南省光山县人。将军投身革命以来,先后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老山、者阴山自卫反击战争。

今年是纪念“两山”(老山、者阴山)作战40周年,也是万海峰将军离别我们1周年。我们作为曾在万将军身边工作的部下,于1985年12月、1986年7月、1987年5月、1988年2月,先后4次跟随他登上“两山”,当年写下的《战地日记》,翔实地记录了将军亲临前线的情景。

向烈士遗体敬礼

1985年12月12日,万海峰率成都军区机关人员奔赴云南前线。在昆明期间,他分别看望原昆明军区机关部门以上领导,认真听取他们介绍之前组织指挥前线作战的经验。往军区前指开进途中,他还征求了曾参战的军、师领导对组织好“两山”作战的意见和建议。他28日中午到达军区前指,饭碗一推就听取前指领导对5个月来组织指挥“两山”作战的情况汇报。当听到部队官兵士气高昂、斗志旺盛、屡打胜仗的汇报时,老将军连连称赞,并提出第二天就上老山、者阴山慰问官兵。

12月29日凌晨,突传前线传来一些战士英勇牺牲的消息,万将军深感悲痛,当即决定前往悼念。到达后,他向战士遗体逐个告别,并致军礼!在敬献花圈的挽联上写着:为国捐躯的烈士们永垂不朽!你们的战友、成都军区政委万海峰敬挽!他指示前指机关,及时总结宣扬烈士们的英勇事迹,深入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鼓励官兵多打胜仗,杀敌立功,以告慰英烈!

12月31日和1986年元旦,万海峰登上老山主峰和者阴山,给官兵们致以新年慰问。在老山主峰,将军把从四川带到前线的五粮液酒,给每个官兵敬上一杯。他深情地说:“战友们,你们为了祖国的安宁,家庭的幸福,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全国人民都感谢你们!我用这杯浓浓的美酒,表达深深的敬意!”官兵们深受感动,高呼:祖国万岁,请人民放心,感谢老首长的关心!当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这一鼓舞人心的场面。

1987年5月15日,云南前线隆重召开作战庆功大会,万海峰将军宣读中央军委邓小平主席命令,给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和立功的单位及个人颁奖。

登上最前沿阵地

每次到达云南前线,万海峰都要深入前沿阵地,钻猫耳洞、进坑道了解官兵的生活疾苦。1985年12月30日,已过65岁的万海峰,不顾年事已高,不顾地远山险,不顾个人安危,坚持前往最前沿的208阵地。看到工事狭窄,阴暗潮湿,蚊蝇成群,鼠害成灾。战士们长期藏身洞内,90%以上人员出现烂裆、湿疹。了解这一切后,他立即责成有关部门,尽快给前线送去小型的猫耳洞健身器械和新研制的“烂裆松”等药品。同时,他还请服装设计部门,研究解决高温炎热条件下前线阵地官兵的着装问题。

1988年2月18日,万将军再次到达208阵地。欣慰地看到阵地工事拓宽了,卫生条件改善了,生活保障到位了,特别是战士们竟然穿上了“老山裙”,大大减少了“烂裆”的出现。前指领导介绍说,老首长两年多前曾提到这一问题,这是新研制出来,配发给一线部队男兵的制式短裙。这是我国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让男兵们享受的特殊待遇。将军听后高兴地说,这真是创造了作战服改革的奇迹。

像打仗那样抓廉政

1985年11月26日,中央发文要求全党开展党风检查,纠正六股不正之风。1986年1月9日,军委杨尚昆副主席代表中央军委,在中央机关干部大会上讲话,向全军发出端正党风军队要走在前头的号召。万海峰及时组织军区常委开会学习。他说,我们要像打仗那样抓廉政,不然愧对边疆牺牲的革命烈士!针对军区部队的实际,军区党委提出了勤政、廉政的基本要求:不准请客送礼;不准搞超标准接待;不准迎来送往;不准搞层层陪同;不准接受下属单位的土特产等礼品;不准假公济私、绕道旅行。万海峰身体力行,带头落实。去云南前线途中,所属部队按惯例用餐时都要在桌上摆上一瓶好酒。万海峰说,我是政委,要嚴格执行军区党委提出的“六个不准”,话音未落就亲自动手撤掉酒和酒具。后来,每到一地,工作人员都提前到食堂做好“清理”工作。在部队检查时,发现有的机关办公大楼前还修有喷水池等景观。万海峰语重心长地说,机关的营区建设固然要搞,但应当首先考虑到连队和前线官兵的艰苦生活。一定要“少在机关锦上添花,多往基层雪中送炭”。在万海峰的带动下,部队团以上干部都自觉做到从我做起,争做端正党风的带头人。

1986年6月20日至7月4日,中央军委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全军端正党风、整党情况汇报会。7月2日,万海峰将军代表成都军区党委作了汇报,军委领导同志给予了充分肯定。张爱萍对万海峰将军说,你提出“少在机关锦上添花,多往基层雪中送炭”,讲得非常好!为此他专门题词赠万将军:“勿逐名利自蒙耻,要辨伪真休奴颜,破世俗一尘不染,立高洁两袖清风”,对万海峰给予了高度评价。

猫耳洞前为铁军传人讲传统

1986年7月31日,万海峰专程到参战的红军师(六十一师)和官兵们共同庆祝“八一”建军节。该师的前身是万海峰原所在的红二十八军,1938年春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他给官兵们讲述了这支英雄部队在抗日战争时期打响新四军抗日的第一枪,开展敌后游击战,创建淮南根据地,粉碎敌人数百次“清剿”,共歼敌3万余人的光辉战绩,勉励官兵继承发扬红军精神和铁军光荣传统。他高兴地为该师题词:“红军师雄风常在,南大门为国争光”,给予官兵们极大的鼓舞。

万海峰在云南前线指挥作战的几年中,经常思考着一个继承创新发展的重大课题,就是如何让红军精神发扬光大。他根据自己多次深入前线调查研究的亲身感受,联系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同前指机关和参战部队反复研究,高度概括出“老山精神”的实质和特点,这就是:“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舍得一切”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敢于吃大苦、耐大劳,无坚不摧、无敌不克”的顽强拼搏精神;“严守纪律、令行禁止,步调一致、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的集体主义精神。

1988年2月,年近古稀的万海峰第4次亲临云南前线。1990年春节,他与被中央军委授予“神炮八连”的官兵们一边包饺子,一边拉家常。吃年夜饭时,他在向官兵们的致辞时说:“同志们、战友们,无论你是今年刚入伍的新兵,还是我这个老兵,我们都是战友,祝战友们春节快乐。”亲切的话语,深深地鼓舞着战友们!

(责任编辑孙月红)

猜你喜欢
老山官兵们海峰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in magnetic skyrmionics
活着
老山兰——战士的魂
倪海峰
耿老山的大海碗
My School
双语图片
窗外
猎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