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山顶的狂风”

2024-05-07 15:18胡建新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4年5期
关键词:敌视狂风成功者

胡建新

有位年轻的登山新手,准备去攀登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因为是第一次攀登高山,他邀请了两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同行。在他们气喘吁吁、筋疲力尽的时候,顶峰就在跟前了。走在前面的向导有意让新手第一个站到顶峰,于是挪向一边,让新手走在最前面。新手一站到山顶,便兴奋地跳起来欢呼胜利,却忘记了山顶上随时可能刮起猛烈的阵风。这时,向导迅速把他拉倒在地,并厉声说道:“你现在所处的这个位置,没有什么姿势是安全的,除非趴在地上!”

有人看完这个故事后感叹:很多时候,人们想高高站起,享受属于自己的成功与荣耀,可就在这些时候,最容易因狂风袭击而从山顶滚落,终致功败垂成、悔恨无比。

俗话说,“树大招风”。古语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们常把这种现象归咎于“风”的殘酷无情,并觉得小树和杂木对于大树和秀木应当心怀敬意、真诚仰慕,而不应该嫉妒挖苦、排挤攻击,从而在自然竞争中和谐共处。这当然不无道理。但要知道,许多大树和秀木之所以遭到狂风的摧折,有些是外在因素,有些恰恰是自身的原因。从自然现象看,当一棵树长得过于高大时,自然会招来大风甚至狂风的吹刮;同时,大树也会改变周围的气流和环境,这种改变又可能对其他生物产生负面影响,如高大的树木会遮挡阳光而影响周围植物的生长,栖息在周围的鸟类等小动物也可能由于环境的改变而离去。这样,高大的树木等于成了独木,失去了众木的拥护,就很容易被狂风摧折。

登山者站到山顶时遭遇的“狂风”,与树大招来的风、木秀于林引来的风如出一辙。它常常会给人以猝不及防、难以招架的打击,而这种打击很多情况下往往是登顶者自己的不慎和过错造成的。比如,有的人取得一些成绩后就高傲自大、故步自封,不再谦虚谨慎、躬身笃行,于是被人言籍籍的“狂风”所袭击,不知不觉地走向了下坡路;有的人取得某些荣誉后就趾高气扬、得意忘形,结果引起周围人的反感,被众叛亲离的“狂风”所袭击,最后成了郁郁寡欢的离群孤雁;有的人获得些许成功后就自命不凡、刚愎自用,致使自己受到排斥,被琴瑟不调的“狂风”所袭击,从此事业不再顺遂……当年,项羽与刘邦一起抗秦灭秦、立下赫赫战功,项羽的英勇无畏和刘邦的聪明睿智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但项羽的高傲自大使其逐渐成了孤家寡人,最终惨败垓下、自刎江边;而刘邦的谦逊包容却赢得了众多人心,最终夺得了天下、成就了霸业。

一个人取得成功、身在高处,难免遭人嫉妒,但只要谦卑低调,不炫耀自己,就不大会遭到别人的敌视。谦卑低调不仅是一种境界、一种风范,更是一种智慧、一种韬略。站得越高,越会遭遇“狂风”的袭击,故而越要放下身段、谨言慎行。倘若一获成功便趾高气扬、显摆炫耀,就很容易招致别人的反感和敌视。因为即使是再低微、再没本事的人,也都有自尊心,当有人表现得十分出色、获得很多荣耀时,往往会使一些人感到自己的价值受到贬损与威胁,从而企望通过否定和攻击他人来维护自身存在感和自我价值。而面对谦卑低调的成功者,他们往往会改变态度。

《菜根谭》说:“地低成海,人低成王。圣者无名,大者无形。鹰立如睡,虎行似病。贵而不显,华而不炫。才高而不自诩,位高而不自傲。”谦卑做人、低调处事,正是终成其高、必成大器的因果辩证前提。谦卑低调的成功者会将自己融入人群,与人平等相处、和谐相融,这样就能够摆脱“鹤立鸡群”的窘境,就可以规避“山顶狂风”的袭击,为自己赢得更多的人缘,凝聚更大的能量,从而走向更加成功和幸福的人生。

(编辑 高倩/图 槿喑)

猜你喜欢
敌视狂风成功者
本期导读
南方,小雪
宽容
成功者的秘诀
解读越裔作家阮清越的越战小说《同情者》中的“中国形象”
可怕的狂风
辛苦
证词
书摘
当秘密遇到狂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