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铖 仰望星空 走向世界

2024-05-06 11:13董杭峰王健舒李连博
新体育 2024年5期
关键词:马宁亚洲杯判罚

董杭峰 王健舒 李连博

从过往经历来看,无论是低级别联赛、顶级赛事还是国际大赛决赛的执法表现,张铖都没有忘记自己的起点以及为什么要出发。中国裁判张铖靠着热爱与专注,脚踏实地地走向世界。

今年的亚洲杯决赛,对阵双方是卡塔尔和约旦。中国足球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出现在赛场上,见证冠军的归属。亚足联指派马宁、周飞、张铖、傅明组成裁判组,中国裁判员首次执法亚洲杯决赛。

现年36岁的助理裁判张铖是裁判组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从2012年在中乙联赛担任裁判至今,张铖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年少时的梦想。中超、亚冠、世俱杯、亚洲杯,那些曾经如星空般可望而不可及的赛事,如今都留下了张铖的足迹。

马宁在亚洲杯决赛后说:“站上这个舞台是几代人接续奋斗的结果,我们既然有这样的机会和平台,就要继续往前走。”张铖也希望未来能更进一步,他说:“如果能看到年轻一代裁判走向世界赛场,展现中国裁判的风貌,我们会发自内心地骄傲和自豪。”

成长之路 从学生到国际级裁判

张铖来自足球世家,父亲曾从事裁判工作。幼儿时,张铖就经常跟着父亲到足球场,父亲在场上全神贯注地吹罚比赛,他在场下玩耍。受家庭氛围的熏陶,上小学后,他开始对足球产生兴趣。

场边的张铖

“2001年起,北京体育大学和中国足协合作,办起足球裁判班。我当时听说这个信息,就志愿报考北体,上大学后加入到足球裁判的学习中”,这是张铖当裁判的开始。怀揣着足球梦想,他一边学习一边实践。2009年,在研究生阶段,他参加了亚足联未来精英计划,接受更高水平的裁判业务培训,逐渐从三级、二级晋升至一级裁判。2012年,张铖开始执法中乙联赛。随后,他成为国家级裁判,一步步往更高的平台发展,直到2016年执法中超,登上中国足球的最高舞台。

从学生到国际级裁判,能够在国际赛场上执法,张铖感谢很多人的帮助和支持。他说:“很多足球裁判的本职工作是教师,他们对我帮助很大,我也从这些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

中国裁判组执法亚冠比赛,左一为张铖。

张铖(右二)执法青少年比赛。

张铖很早就认识了马宁,经过多年的共事,两人之间的关系亦师亦友。马宁执法过世俱杯、亚洲杯、亚冠和世界杯,但张铖清楚马宁经历的挫折,承受的委屈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是靠着对足球裁判工作的热爱与付出,才取得后来的成就。因此,每当在执裁过程中出现争议或失误时,张铖都会向马宁请教,解答自己的困惑。

“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会影响到高级别裁判的执法水平,不过,关键是对裁判工作的热爱,这是我们在面临逆境时的最大支持和力量!”这是张铖从自身裁判实践以及马宁等优秀裁判身上获得的感悟。带着这份热爱与坚守,张铖在晋升为亚足联精英助理裁判和国际级助理裁判后,仍未停止前进的脚步。2023年,他担任了摩洛哥世俱杯揭幕战和亚冠决赛第二回合助理裁判。2024年初,他参与了亚洲杯的裁判工作,以国际大赛的优异表现圆了梦想。

圆梦多哈 站上亚洲杯决赛舞台

回忆亚洲杯的执法经历,张铖说:“亚洲杯决赛令人难忘,现场9万名观众营造出的气氛和双方球员展现的高质量比赛都让我记忆犹新。”决赛之前,裁判组做足了功课,在亚足联专业团队支持下学习了解两队的技战术特点,至少要看两队相关的三场比赛视频来加深印象。除此之外,他们休息日还进行额外训练,以保证状态。

卡塔尔亚洲杯赛落幕后,国际足联裁委会主席科里纳专门在下榻酒店会见决赛执法的裁判团队,对他们表示祝贺。其实,科里纳在赛前就接见过裁判组,在现场全程观看比赛,对决赛的吹罚非常认可,包括那三次点球判罚。

从小组赛走到决赛的卢赛尔体育场,来到距离金杯和亚洲足球顶峰最近的位置,马宁、张铖等人在亚洲杯赛的执法充满自信。足球裁判判罚正确是本分,没有多少人会为裁判的优秀表现鼓掌。当出现争议时,裁判将承受铺天盖地的指责,甚至危及本人和家人的安全。这是一种无奈但又不能逃避的现象,正如张铖一直相信的那样,唯有热爱不可辜负。亚洲杯决赛不是中国裁判工作的终点,也不是一个阶段的结束,而是一段旅程的加油站。未来,张铖希望带着这份激情与骄傲再做更多。

张铖执法亚洲杯比赛。

脚踏实地 为中国足球打好根基

和许多裁判员一样,张铖也是一名高校教师,就职于同济大学国际足球学院,教授运动训练和足球竞赛规则、裁判法等课程。

裁判员是足球场上的“黑衣法官”,公平客观、坚持原则的特质赋予这个身份一定的教育意义。张铖坦言:“从事裁判工作的过程,就是在自我完善和塑造。我们执裁时解决的一些问题,会成为日常教学的重要案例,用来启发学生。我利用课堂上的便利,展开实战模拟演练,比如特殊情况下的越位判罚、点球判罚等,做到教学相长。这些都会促进我的工作,成为我裁判工作的一部分。”

足球也是一种教育,对裁判来说,最重要的一课就是敬畏规则。很多人认为,国际级裁判尤其是执法过亚洲杯决赛的裁判不会出现任何错误。实际上,张铖在实践中也出现过令自己不满意的判罚。当出现失误时,他唯独过不了的是自己这一关,在一遍又一遍复盘中批判自己的过失。不过,越过心理上的这座山丘,静下心来客观面对自身,就会发现消化一个错误的判罚是很有价值的,会让人始终保持谦逊和恪守原则,时刻提醒自己未来要努力训练,抱着学习的心态去看待业务,否则就会被淘汰。

张铖说:“我执法过国内和国際比赛,清楚地感受到国内外足球的竞赛水平和强度截然不同。国外那种高压、强对抗、快节奏下的比赛,不仅对球员要求很高,对裁判员也是一样。中国足球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需要有更多的人走向世界,要有耐心。”

在同济大学的教学经历让张铖更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他曾经教过一名来自土木工程学院的学生,是一名没有任何职业足球经历、完全出自喜爱的学生。他每堂课都提前来到教室前排占座,认真听讲,专心参与裁判实践,最终在本科毕业前获得国家一级足球裁判员证书。

这正好印证了张铖对裁判工作的体悟——保持热爱、不断学习。他说:“每个足球裁判都要仰望星空,追寻一个特定的目标,之后就是脚踏实地,不忘初心,抵挡各种诱惑,承受住巨大的压力。”

现实生活中,张铖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和其他裁判相比,似乎是自己好运更多一些才取得今天的成就。从过往经历来看,无论是低级别联赛、顶级赛事还是国际大赛决赛的执法表现,他都没有忘记自己的起点以及为什么要出发。裁判是孤独的,相比球员在赛场上书写的英雄史诗,没有多少人愿意真正走进裁判内心与其共鸣,所以,裁判必须通过某种方式实现自洽。张铖靠着热爱与专注,脚踏实地地走向世界。

责编 王敬泽

猜你喜欢
马宁亚洲杯判罚
奋楫扬帆 十年辉煌
10年后,中国男排重夺亚洲杯冠军
星环上的杂货铺(下)
明年亚洲杯易地日本?
热事件
星环上的杂货铺(上)
翻番的1季度与疯狂的3月
讨价还价
什么叫越位?